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载作原理出发,详细阐明各种部件的工作本质,论述了数据处理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提出了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使TSP探测中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各项操作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文章初步探讨了共生与融合对产业系统演化的作用。基于IT产业的特点,文章首次描述了产业融合、产业共生与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共生与融合运行的内生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产业系统的演化模型与分析共生状态的稳定性,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产业系统的子系统相互协同发展或相互间的竞争程度不大时,产业融合可以实现,并且融合型产业与原有产业是产业共生体。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系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以CC2430为核心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棚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连接及其软件设计。系统对大棚里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光强度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计算机上进行实时监控,当大棚里的湿度过低时,温湿度子系统就会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发送至计算机,主程序系统会显示出提示信息,启动浇灌系统,因为温湿度子系统实时地检测大棚里的温湿度并且实时的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所以当湿度达到要求时,系统会停止浇灌,实现了农业的智能化。该系统是基于C/S架构、采用C语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最优空洞探测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利用贪心算法对空洞探测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设定了合理的误差,以理论时间与实际时间的误差作为贪心选择标准,最终确定空洞所处的区域以及空洞的个数.这种算法复杂度为多项式级.  相似文献   

5.
罗超  吴轩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9):143-145,150
针对桥梁底部缺陷自动探测时,需要定位缺陷点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桥底模型和相关坐标系、分析智能桥检车的结构,设计了一个组合定位系统。其中车辆定位子系统采用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GPS/DR组合定位方式,并对该子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可有效地实现车辆的定位,并得出准确的工作臂末端定位和缺陷定位基座标信息,该系统为桥梁底面缺陷自动检测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物期权的文化产业最优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文化产业实物期权投资思想的基础上,把动态规划的方法引入到最优投资决策分析中,用随机波动变量来拟合投资者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意愿,借助实物期权思想和推迟决策使等待价值达到最大的思想来建立动态最优模型,根据Bellman法则及伊藤引理得到项目价值最优时的均衡投资意愿,进而讨论在预期收益不确定时项目投资概率的可能性变化。研究发现:当期望收益较高时,项目投资概率弹性较小,决策者应选择立即投资;当期望收益较低时,投资概率弹性较大,可考虑推迟投资;对于部分政府扶持的项目,支持力度的大小将影响投资者的最终决策。通过西部某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案例进行数值分析,结论验证了模型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IP-SAN远程灾备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已成为用户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分布式数据存储已成为对付各种数据灾难的一种有效手段。基于IP-SAN对远程灾备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所要实现的异地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我们可确定整个系统的容灾方案并制定容灾系统基本体系结构,设计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通过实践模拟运行灾备系统中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及数据一致性检测子系统,效果良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内核rookits攻击对内核完整性构成致命威胁,因此对内核rootkits探测和防护确保内核完整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总存在不足:要么侧重内核rootkits防护,要么侧重内核rootkits探测,并未将两者相结合确保内核完整性。鉴于此,本文将探测和保护相结合形成一个自动联动机制,从而构成了基于探测保护的一体化系统ADPos来确保内核完整性。实验表明ADPos系统既能自动全面有效地探测与防护,而且又不牺牲系统性能为代价,并且兼容多种OS系统、同时防零日攻击。  相似文献   

9.
无源近感探测系统信号处理模块中的振荡网络设计是产生探测信号的关键所在,系统通过产生准静电场敏感近距目标的存在与否。鉴于此,讨论了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无源近感探测系统的探测信号。通过对三导体进行电磁分析,描述了探测信号产生的机理。仿真实验指出了相关部件设计的关键点所在,并描述了不同弹目交会条件下,鉴频信号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群体踩踏事件的成因和演化过程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利用脆性熵来研究系统崩溃成因及演化。根据人流去向和波动情况的比率来表征事件的同一概率、波动概率和对立概率,并根据其值来计算相应的脆性同一熵、脆性波动熵、脆性对立熵,同时利用燕尾突变级数法求出各种熵在脆性联系熵中的权重用以计算系统的脆性联系熵,表明脆性基元内子系统的熵值在外界干扰过程中不断增加,达到临界熵值而崩溃,致使发生大规模群体踩踏事件。通过利用系统脆性熵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进行实例分析,可以较清晰地揭示踩踏事件的发生、演化,并能根据脆性熵值进行预防和管理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最优MAPTurbo联合检测(JD)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化方案。在TD-SCDMA上行链路系统中对该简化方案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于线性联合检测算法简化MAPTurbo联合检测有很大的性能改善,且其实现复杂度相比最优MAPTurbo联合检测算法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步进频连续波,利用MTD滤波,通过时域、频域联合检测,研究了生命迹象探测的新方法,在检测到人体的同时,实现测距的目的。首先,基于人体微动模型建立步进频连续波生命迹象探测的回波模型;然后由回波得到距离像信息,划分距离门,经时域检测后,对有信号的距离门内距离峰值变化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再通过MTD滤波,滤除静止目标的影响,经频域检测,即可检测到人体。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连续相位调制、结合判决反馈的减少状态序列检测算法,并将其推广到非相干检测形式,能大大减少维特比检测的状态数目。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优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相比,该算法能有效地简化运算复杂度而性能损失较小,非相干检测较相干检测在10?3误比特率时性能损失约为2dB,但它对载波恢复困难的情形更为合适和稳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SOJ干扰时雷达的检测概率分布模型,研究了雷达网在秩K准则和Neyman-Pearson准则时检测概率分布,仿真了不同准则时雷达网的检测概率分布图,分析比较了以上2种融合准则的融合性能.通过仿真发现,雷达网检测概率分布图克服了传统方法利用单个空间位置检测概率描述雷达网性能的局限性,并且为干扰下雷达网融合准则的选取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梯轿厢位置检测时,增量式编码器存在位置零点偏移,大多绝对式编码器又受到量程限制等缺点,提 出了基于低功耗单片机的多圈数字式绝对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多圈绝对位置传感器的硬件结构,介绍了单圈磁绝对式 旋转编码器角度信号采集及多圈计数原理;设计了单片机接口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电源与停电检测电路,多圈计数 以及停电唤醒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了传感器系统的主要智能化软件;采用低功耗待机技术,设计了外部电源停电情况 下依靠内部电池供电机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且具有多圈宽量程位置检测和停 电位置记忆功能。该系统能够对电梯轿厢绝对位置实现高精度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Turbo译码原理及逐符号最大后验算法,并将Turbo译码原理应用于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提出了基于Turbo译码原理的多用户检测接收机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经过4次迭代之后,其误码率接近单用户界,这种接收机可去除多址干扰(MA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新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修复机制。该系统是针对WAN环境设计的,数据的处理通过各节点所设置的代理来进行分布式计算,能实现全网络范围内的入侵检测功能,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对网络系统和主机的资源占用较低,减少出现网络瓶颈的可能。讨论了系统各个层次上的修复和抗毁功能,实验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长基线时差定位体制的多站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对采用窄波束发射的辐射源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其实际使用.文中以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装备的单个侦察站为基础,利用空频域信息实现对目标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在保持现有系统硬件不变的基础上,设计了单多站一体化无源探测定位系统结构,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并通过仿真方法提出了单站无源定位对角度、角速度、多普勒频率参数测量的要求,这对改造现有的多站无源定位系统和扩展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仿真实验表明,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对角度的测量精度要达到mrad量级,角速度的测量精度要达到mrad/s量级,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测量精度要达到Hz/s量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异常检测中的数据源选择、行为描述、正常行为学习和行为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安全模块的数据源。为验证其有效性,采用基于信息理论的数据分析和马尔可夫模型两种方法,并与目前较多采用的系统调用数据源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数据源有效,且在一定条件下,比系统调用数据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