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经济正义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凸显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在从抽象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转换过程中,在唯物史观的独特视角下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质的经济正义思想:其理论基点在于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剖析;中介环节为对资本主义抽象经济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双向批判;判断标准是把经济正义放进现实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之中来审视;价值旨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至共产主义。文章提出要参照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构建我国符合经济正义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回应现实境遇的吁求中进一步彰显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与此相对应,现代性思想也有两种: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社会中,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认为《资本论》澄清和深化了马克思的观点。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如何被侵吞的,其潜在的理论意图在于论证资本主义是一个支配和剥削的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存在着一个正义预设:劳动是生产的唯一相关要素,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获得和使用社会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的平等权利。共产主义作为没有强制的、激进的平等主义,实质上是一个超越了正义的社会。在罗尔斯看来,这一超越正义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人类丧失了正义感。马克思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民主的计划经济"的思想对于弥补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既需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分配正义的价值支撑。《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正义思想体现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中。他重新界定了分配和生产的关系,开辟了一条从生产来理解分配正义的理论道路。马克思强调:分配正义问题的核心是生产方式,分配原则须随生产力发展而调整,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分配原则是不同的,实现分配正义的根本前提是废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分配正义的阶段性特征,分步骤逐步推进共同富裕;夯实分配正义的物质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基本立场,实现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旨归的新时代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不公正批判及其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时至今日,马克思的正义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配正义作为正义的核心价值,在不同的主张中呈现不同的理论形式。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正义深入个人德性与城邦政治的实践活动中,指涉对人自我本性的教化,奠定了分配正义的政治基础。斯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应得分配观,以一种天然的交换正义实现分配正义的经济转向。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在构建共产主义社会中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从而超越了德性正义和交换正义,形成根植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产正义。从分配正义最初的政治表达转向经济探寻,再至超越传统分配正义内容和形式的生产正义,能够彰显更具历史感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生产现象形态的批判中出场的,其中彰显着马克思对社会空间现象批判理论的深化和对空间正义的寻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现象的批判引导了其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的阐释表征了其展开维度;对平等正义的寻求彰显了其伦理诉求。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其意义不仅在于从思想谱系角度阐释空间生产理论,还在于能提高人们的空间意识和促进空间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内蕴着社会工程的范式与思维.马克思从微观视角解析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形成机制,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予以现实地批判和改造,对共产主义的新型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予以建构和具体设计,这使得其现代性批判具有了社会工程的范式.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运用了社会工程的研究方法,如系统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规范化和表意化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掘并阐释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社会工程思想,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向具体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反杜林论》,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伦理学维度"休谟问题"的批判与超越,它明确了伦理道德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并在事实领域论述了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进而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与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成功跨越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这种批判与超越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共产主义即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哥达纲领批判》展示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高级阶段和过渡阶段的设想,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异化逻辑为叙事方式,从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价值性”批判出发,经由实践观变革综合了思维与存在的抽象对立,超越了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且,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最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性”批判成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落脚点。“价值性”批判立足于人的基础存在方式——生产劳动,从价值层面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存在事实,而尚未深入到作为资本主义存在之“形式规定”的生产关系。“前提性”批判则直指存在本质,是在资本主义“存在悖论”的事实基础上,以“解剖学”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在本质层面真正开显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社会历史根源。对生态危机由“价值性”到“前提性”的批判历程与实践观变革具有深度的理论关联——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科学化离不开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视角切入,不仅能够深化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解,而且能够科学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深层的思维逻辑与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很少直接使用“正义”概念来谈论正义,即使偶尔为之,也是迫于被批判者使用而使用,那么其因由何在呢?当黑格尔的永恒正义意指历史在资本主义普世史中终结,被福山继续以之来为现代自由主义正义摇旗呐喊时,无疑需要召唤沉默的马克思正义思想出场来展开正义的对谈。那么马克思用以对谈的正义概念和正义原则又是什么呢?当马克思面对由康德的伦理正义和黑格尔的永恒正义合力形成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正义时,马克思对之予以批判的意旨又是什么呢?当马克思所寻求的共产主义人类正义,之所以不被视为乌托邦而是历史的必然,其根本性原因又何在呢?这些事关正义之于马克思意味着什么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并非是不证自明的先验性定在,而是需要加以澄明的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这种流变具有历史的深层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留下一定的缺憾。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精神、积极的理想主义以及丰富的人本思想。但丁终生对意大利乃至西欧的社会变化与市民思想行为进行尖锐评判,并强烈批判教会腐败,愤怒谴责贵族的堕落与政治纷争;在早年从政与后期流亡途中,但丁通过系列著述与勇敢斗争,展示了追求和平统一的理想;但丁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对上帝和天堂的盲目崇拜转向对世俗生活的赞美,充分肯定人的情感、理性与尊严,其人本主义思想明显超越了中世纪晚期的宗教神学。马克思最喜爱但丁,终生以“下地狱”决心投身政治经济学研究。不过,马克思更关注普通劳动者,其共产主义理想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超越了但丁仅关注社会上层的狭隘性;与但丁晚年的消沉保守相比,马克思理想更为坚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持续终生,整体上突破了但丁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束缚与神学局限,表现出更为全面彻底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哲学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马克思要批判的旧世界就是资本逻辑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使人的发展处于全面的异化状态,马克思视域中的新世界即为共产主义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通过对资本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得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讨论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开始的。其立论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不是就共享论共享,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出发,从生产力发展和制度的构建出发,从生产关系讨论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逻辑。只有从批判“异化劳动”出发,才能切中资本主义“私享”的要害。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正是从建构共产主义新社会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理想样态,解决“谁来享”“享什么”“如何享”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建构中,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担当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居住正义问题是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议题,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式经验分析到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叙事的发展转化。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短缺、工人居住环境恶劣及城市空间隔离等居住失义现象,恩格斯认为,居住失义现象的历史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具体包括衍生的城乡关系历史巨变、城市化与相对人口过剩、城市建筑用地的地租规律等三个方面。基于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实现居住正义思想的批判,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失义的超越路径。恩格斯的居住正义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货币权力的探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将货币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关联在一起,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哲学诊断。首先,在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语境中,“作为货币的货币”确认并推动了私有财产权的生成和发展,造就了表征个人平等与自由的“权利幻相”。其次,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限正义和本质缺陷进行批判,指出当货币形式过渡到“作为资本的货币”时,交换价值的社会化会使私有财产权嬗变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权力,形成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力原相”。最后,“作为权力的货币”以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特有的价值形式抽象统摄了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总体环节,并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合法形式”掩盖了资本增殖的“不法本质”。货币“权利幻相”与“权力原相”的结合在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货币权力批判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现代政治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思想不具有传统哲学之本体论的同一性规定,与传统哲学相比,毋宁说它更是一种蕴含着超越论维度的"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认为要展开对市民社会、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乃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必须以对宗教的批判为前提。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实质上意在揭示传统宗教作为形而上学的一种化身,其最大弊病在于遮蔽或疏离了人本身。就此而言,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只是对一种样式的宗教进行的批判,其目的旨在重新发现感性的现实生活世界这一存在论基础及其内在矛盾。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意义关联:世俗化时代如何对抗虚无主义的侵袭,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迫切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