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思想观念,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比较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其主要内涵是本质观、价值观、人才观和教学观。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既受教育规律的制约,又与时代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观念,就是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我们姑且将这种思想观念称之为“整一观”。这种整一观,原本是一种哲学观点,但在众多文化领域中也被广泛运用,并有若干发挥,以至成为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3.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家终极境界与《老子》的"道"同实而异名;其禅定方法接近于《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昧然忘知、心神虚静。故此禅法的实质是"澄怀观道"。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主要表现有民族观、参政观、婚育观、文化观、自立观等等,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反映了边区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的进步趋势。这对今天的妇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至今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其利益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明显变化.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农民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尚属于部分质变,但其进步性与时代性已展示出农民工思想观念整体变化的客观必然性和积极走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的信息媒介产品,信息传播的途径、内容、形式也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和丰富,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开放性、互动性、多元化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学习观,如对资源获取方式、"被动"学习的冲击;对大学生自我观,如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对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冲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等的冲击。这种冲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冲击,并采取教育者积极介入新媒体、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等措施形成合力应对这种冲击,从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正视思想矛盾,明辨观念是非,自觉有效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人们的思想矛盾是一种客观、普遍的社会现象,体现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主导思想与从属思想之间的矛盾,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当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深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需要增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观念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引导受教育者明辨观念是非。  相似文献   

8.
<诗经>作为周王朝通行的乐歌总集,承载着周王朝的基本思想观念.通过对其中"天"、"德"观与宗族亲和观这两组重要观念的探讨可以看出,<诗经>在当时还承担着宣扬西周时代主题和统治意识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权益意识凸显,做好大学生权益观教育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大学生权益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权益意识觉醒的现实需要,有利于纠正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有助于高校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的科技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中国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向近代化转轨的时期萌生的 ,是那一时期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产物。它主要表现在科学功能观、科学开放观、科学实验观和科学价值观等方面。这些思想观念在今天仍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易经》的天人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把可持续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原有妇女理论研究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边缘学科 ,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女性学 ,研究可持续发展中女性的主体地位、作用和天然优势 ,探讨推动妇女自身素质发展、妇女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用先进理论指导现代妇女运动 ,一定会促进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起自于全球化的世界图景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从主体层面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包括政府价值观、民众价值观;从结构说,它包括公平观、效率观、自由观、生态观和公共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包括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和舆论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应该是话语权力的公平分配及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它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科学内涵,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的进程中,于继续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正逐步向教学领域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其他各项改革一样,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思想观念问题。这就是说,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观。所谓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对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的任务、教学指导思想、对教与学双方各自所起作用的认识等等。一定的人才观决定一定的教学观。不同社会的人才观,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和制约的;反过来,一定的教学观则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从自由本质的主体定位和领域定位的视角对自由观中的核心问题即自由的本质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标志的自由本质观。这种自由的本质在内在逻辑上展开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结合、对世界的改造重于对必然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效果重于对世界的改造三个层面,具体到毛泽东所生活的时代,其主要内容就是他所强调的民族独立、国家自主和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造型观是意象造型,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产物。“意象”是指绘画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物象相互融合,交织而成的艺术精神。“似与不似之间”,对形与神的总体把握,是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前一个时期北京发生的学潮到动乱,直至发展到反革命暴乱的过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人们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等诸方面,与我们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痛定思痛,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经常。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的进程中,于继续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正逐步向教学领域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其他各项改革一样,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思想观念问题.这就是说,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观.所谓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对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的任务、教学指导思想、对教与学双方各自所起作用的认识等等.一定的人才观决定一定的教学观.不同社会的人才观,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和制约的;反过来,一定的教学观则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 ,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 ,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 ;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