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品环境标志是表明产品符合环保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产品环境标志制度是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塑造生态消费行为的一种理想制度,是使环境管理由单纯的强制性行政管理逐步转化为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商标,保护环境标志的手段是证明商标登记。环境标志保护的另一个措施是国家与环境标志使用者签订环境标志使用合同。环境标志使用合同从其性质上而言是一种环境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下,环境标志制度在全球许多国家纷纷建立。然而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如何对其完善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探讨环境标志的基本内涵,总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探索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环境标志成为多哈回合WTO环境与贸易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讨论议题。目前,各国对于是否应在WTO框架下对环境标志加以规范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然而,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标志制度在各国日渐普及。无论环境标志制度最终是否被列入WTO规则,都已在事实上成为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此,我国一方面应进一步积极完善本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并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因环境标志标准不同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坚持利用现有的WTO规则遏制环境标志制度的滥用,同时积极参加多哈回合环境与贸易委员会关于环境标志问题的讨论,推动WTO各国通过多边协议规范环境标志制度对贸易的限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析环境标志制度的发展动力及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标志以其独特的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被喻为"拯救地球的绿色天使"。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它将成为各国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根据环境标志的涵义及其发展概况,探讨环境标志制度发展的社会动力和经济动力,可以看出环境标志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合同解释规则的成文法化程度不够、体系分散、整合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制约法官自由裁量权、防止枉法裁判的功能。我国应借鉴欧洲统一私法运动的研究成果,以民法典编纂为历史契机,整合、完善我国合同解释规则,实现合同解释规则制度充分的成文法化、体系化,发挥其约束司法权力、维护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然人保证制度是补充借款人信用的重要制度。由于保证的特殊属性和自然人的特性,确保当事人审慎判断的制度设计非常重要,其中就包括保证合同的书面要式规范问题。我国现行保证制度对自然人保证人的保护力度较弱,其保证的书面要式规范也存在诸多问题,应遵循我国《担保法》及有关法律规范关于保证合同书面形式规定的立法宗旨,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强化保证合同的书面要式规范。针对自然人保证合同违反书面要式性的效力问题,应从完善电子合同保证书面方式、金融借贷保证合同的书面要件与自然人保证人的签章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人保证制度的书面要式规范。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中录音录像制度具有规范调查行为、证明调查行为合法性及防止冤假错案多重价值,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录音录像制度的规定限制了其功能发挥."留存备查"及将检察机关调取监察录音录像理由限于证据合法性的规定不利于发挥录音录像之事实证明功能;同进立法并未明确被追诉人是否享有申请调取权及监察机关拒绝调取的程序制裁后果,导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难以有效落实.因此首先应肯定职务犯罪中录音录像制度具备的多重功能:以规范调查活动、保障被追诉者供述自愿性为主,以事实证明为辅.在此基础上,完善司法机关调取监察录音录像制度,构建录音录像资料差异化移送制度.此外应赋予被追诉人申请调取录音录像之权利,完善被追诉人申请救济之方式,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效实施,以实现"两法"有效衔接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上是行政权力的重新设定和配置,限制规范行政审批权力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法律,法律是最坚实、最稳定的笼子.因此,破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难题,需要引入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手段.遵循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法治化的路径包括:修改完善以《行政许可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依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9.
合同制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都呼唤包括刑事法律在内的各种规则对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规制和保护.任何一种单独的调控方式都难以保障社会规范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制度构建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与互补互足已将合同制度的刑法规制提上议事日程,而多元性的社会观念原则为这种必然的选择加上了经验的注脚.对于合同制度的保护在我国刑法中虽然初具雏形,但其力度与范围均显不足.笔者在本文中提出若干建议,主张在充分关注合同犯罪特点之基础上建立科学、审慎的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处置模式,促进市场信用机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以规范监管职责为内容,以惩治食品违法行为为手段,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目标为目的的。然而我国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映射出我国现阶段规制食品行业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表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食品召回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成因,同时根据这些成因找出各自解决的办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这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环保法基本原则之公众参与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参与原则又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是环境法的精髓和灵魂。在阐述公众参与原则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公众参与作为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构建及其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理论基础是环境权理论和公共信托理论;其法律价值体现为环境法治、环境民主和环境正义;环境法中体现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制度是以环境权为根基所建立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包括: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听证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纠纷的处理制度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军事环境保护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军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基本成型,军事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良性运行,军事环境保护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军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日渐成熟。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军事环境保护理念有待加强,军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军事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尚不完善,军事环境保护法律救济制度仍未建立。  相似文献   

14.
生态损害赔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救济性制度之一,其规范的目的、动机、价值、架构等诸构件决定着生境主体及其权利何以成立的基础性承载和充足性解释。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从人域契约的“人域法”层面确立了“生境”的独特价值、独立的存在权和独立的法律人格;从自然契约的“人际法”层面打破了“人域法”理论的封闭体系,将伦理价值植入环境法律规则之中,摆脱了传统“人域法”对非政治化和非伦理化的唯理主义形式的追求和表达,复兴了中华法系“法律应当伦理化而非工具化”的灵魂与传统,确立了法益保护从“人域优先”向“人际优先”法律价值的转换,丰富了环境法理学的秩序观念和学理原则,拓展了传统人域法“主体中心主义”规则体系的界限与边界,为开启我国环境法从“主体模式保护”向“关系模式保护”生态法律观的变革与价值功能的转换提供了超越性的实践尝试与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侵权责任界定不能依赖于委托治理模式、托管运营模式、集中治理模式、分散治理模式等类型表达,应从明确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间的基础关系展开。以治污设施由排污企业或者治污企业提供为根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间的基础关系可能为环境服务合同法律关系或者承揽合同法律关系;此外,二者间的基础关系也可能为无效合同关系。在环境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下,治污企业若有过错则与排污企业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在承揽合同法律关系下,排污企业若无定作、指示、选任过失,治污企业作为承揽人对外承担侵权责任;在无效合同关系下,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应区分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存在累积因果关系的分别侵权行为,以及存在共同因果关系的分别侵权行为等行为类型,承担或连带或按份或部分连带加部分按份的侵权责任。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间最终责任的承担,应依约定或者法定比例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必须从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司法,增强公众守法观念,强化法律监督方面进行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作为市场经济中用以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市场规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主要内容或构成要素包括产权规则、合同规则、竞争规则、企业规则和劳资规则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支撑起市场规则的整个体系。文章对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理论、合同理论与市场规则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尽管研究的主要是产权和合同方面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市场规则是一个由多方面内容构成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按照传统的因果关系证明规则,受害者很难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这使得环境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环境污染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中,采用盖然性证明标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及因果关系推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律推动了发展观的变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环境法治还不完善。完善环境法治,推动科学发展,需要更新立法理念、科学规划立法、变革法律制度、严格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