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明威由于在爱情、创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自卑情结,作家的这种自卑情结积聚起来,注入他的创作,使他的各种焦虑和紧张以及无法满足的欲望都在创作中借助幻想的艺术世界得以发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者的自卑起着治疗和宣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路遥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情结投射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使他在所构建的揭示人的自卑及其超越的艺术世界中,始终灌注着一种来自作家心灵和情感深处的盎然情绪和浑然一体的气韵,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种种复杂的矛盾、困惑、搏斗和挣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青年学生群体心理成长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信息网络背景下青年学生自我心理认知的变化,指出网络背景下青年学生心理问题所表现出的新倾向,引出网络背景下新自卑情结的概念,阐述了青年学生新自卑情结产生的潜在机理和基本特征,并从中给出了消除新自卑情结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析指出,自卑情结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卑是人类的正常情感,用适当的方式超越自卑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远大前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皮普、郝薇仙和马格韦契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并且选择了不同的超越自卑方式。这些不当的超越自卑方式是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从文的“凤凰情结”,一是地理上以凤凰故里为核心的湘西情结,一是精神上的楚文化情结。 这种情结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积淀成他的小说创作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蒙古族汉文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都是用汉文创作,描绘的多为汉地生活,但由于作者的民族身份,使得作品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蒙古民族文化情结,即刚健豪迈的审美情结、英雄主义情结、民族地域情结、佛释情结。这些作品以民族气质的眼睛观察审视社会人生,实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以当代残疾作家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当代文坛残疾作家创作已经呈现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创作群体,其创作展现的生存意蕴,值得我们去探究.论文以存在论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史铁生、张海迪、朱彦夫、阮海彪等残疾作家作品为例,分析残疾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指出残疾人的独特"生存境遇""自卑情结"交相作用于文学创作,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折射出独特的生命之光,并最终在文学领域寻找到了自我实现的领地.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锦瑟>之所以扑簌迷离曲折隐晦,正源于作者复杂的创作心态,而那种复杂创作心态的深层,积淀着作者郁结日久的"情殇"情结,解开这一情结,对阐释<锦瑟>及与之相关的无题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本分析,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李商隐"情殇"情结的形成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在其家族小说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的范围之外,反映了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作品和崇高的美学景象。  相似文献   

10.
东北作家群的东北情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学界对抒情文学创作母题——乡愁情结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于抒情文学范畴内的歌词创作中所体现的乡愁情结仍缺乏关注。而被誉为"音乐教父"的罗大佑,其歌词创作中的乡愁情结尤为值得研究。从罗大佑整个创作背景看,他通过审视家园与整个华人社会在时代中的变迁来表述自我的乡愁情怀。这种乡愁的表达折射出他对时代变革的反思与追问,也反映出他对未来的希冀与期望。  相似文献   

12.
李佩甫的"权力情结"指作者难以释怀的乡村社会权力记忆和由此形成的割舍不断的创作情怀,表现为其创作对乡村社会权力的反复摹写及相互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三部分来论述:乡村权力的纠葛——李佩甫创作的永恒情结;数十年磨一剑——关于乡村权力主体确立方式的探索;权力的滋生物——腐败。  相似文献   

13.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藻海无边》中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和罗切斯特的婚姻悲剧是源于两位主人公未能对自卑感做出适度的补偿。安托瓦内特对自卑补偿欠缺产生自卑情结,剖析其对自卑感补偿不当最终酿成悲剧,从一个侧面更好地阐释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把握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4.
王充闾的诗文创作 ,不论题材的选取 ,意义的引发 ,不少都直接受制于他的审美心理中的废墟情结、庄禅情结和梦幻情结。他的作品中凡是体现了这几个情结作用的诗文 ,特别是他的新作文化大散文《沧桑无语》,其思想艺术价值也更突出 ,更具独有的风格特点。可以认为 ,他的审美心理情结 ,是他创作的审美心理动力的一种创生源。  相似文献   

15.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剖析韩愈碑志文所包含的四大情结,即文人情结、少孤情结、英雄情结和伤逝情结,由此解读韩愈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从性别立场出发,对张欣的都市小说进行解读,认为在她的都市小说中凝聚了很深的女性情结,体现了作者作为女性对同类的终极关怀,是作者性别意识创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从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沈从文的创作心理,认为正是沈从文家世的衰落和在北京遭受的歧视使他产生了极度自卑的心理,为了摆脱自卑的重负,他创造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文学世界,并因此获得了自尊.但只有沈从文以更具思辩、更带理性的眼光来看取乡村和都市的时候,他的创作才真正地超越了自卑,他也才得以跻身名家之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戈尔丁创作生涯中《蝇王》和《撒谎》这一首一尾两部小说为对象 ,借用现代心理学情结概念 ,选取情结与文本为视角 ,第一次探讨戈尔丁创作中的希腊情结 ,进一步解读戈尔丁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中流淌着浓重而深致的东方情调,而在这种东方情调的背后,潜伏着贯穿作家创作始终的浓郁而深沉的东方情结。本文力图从分析文本中三位女性人物入手,对张恨水在《啼笑因缘》中流露出的东方情结进行整体性的观照。  相似文献   

20.
路遥: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体现为受难情结、政治情结、绝望意识,这直接影响到路遥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的具体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