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梯玛是土家族的宗教人员,担负了传承土家族歌舞、祭祀等仪式的职责,是土家族古代社会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土家族梯玛的文化传播功能大体上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他们主持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传承土家族民俗;其二是他们为土家人行医诊疗、调解纠纷,传递医药知识和社会伦理观念;更关键的是,梯玛活动留下了号称“研究土家族人文历史的活化石”的《梯玛神歌》。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梯玛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许多古朴的文化事象显得扑朔迷离,譬如梯玛文化就是如此。关于梯玛文化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现在仍有学者对梯玛文化在进行不断探索。在这里作者对过去的研究作一概述,并指出研究中的一些孱弱之处,以便为更深入地对土家族原始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研究作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信仰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既体现为土家人的刚健性格和乐观精神,也隐含着土家人的生存意识、集体意识。在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的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和《最后的土司》中,梯玛信仰是结构文本的核心因素。对于小说世界中的土家人民,梯玛信仰潜在地引导和约束着他们的生活,根筑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期冀;而对于作家叶梅而言,写作即展演土家文化,这不但饱含了她对土家文化的认同,也饱含了她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态势中对本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梯玛”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文化是现存土家语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文化。“梯玛”的引申义是“女神”,它的前期任职是女巫。梯玛法事活动中生存崇拜实则是梯玛崇拜。梯玛在土家族社会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梯玛所承载的以"土王菩萨"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是湘西土家族赖以繁衍和发展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的塑造与彭氏溪州政权的建立息息相关,反映了湘西地区各民族文化群体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梯玛的信仰与仪式所祭献神祇的"三巨头"结构,不仅是彭氏政权合法性确立的象征,同时也是彭氏政权与其他湘西土著势力相互联合的结果。这一文化整合的过程为湘西地区土家族民族认同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梯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梯玛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属于巫文化的范畴。文章叙述了梯玛的流派和道具及梯玛的主要法事活动。指出梯玛在土家族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它在特定的时空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梯玛文化正遭遇消亡的窘境。  相似文献   

7.
"哲玛提"是回族穆斯林形成并赖以生存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人们理解回族社会的窗口。"哲玛提"文化模式并非否认回族社群的文化多样性,而意在提供一种准确把握回族社群宗教本质的理论框架,是从公民社会视角理解当代少数民族宗教社群的尝试。笔者以云南巍山回族"哲玛提"为个案,基于穆斯林社群的世界同一性与地方异质性,发展与调适等理论前提,从认同边界、核心领域、行为模式、经济制度、体制保障五方面,对回族"哲玛提"社群文化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建构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梯玛神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其实,任何民族都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往往就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仅仅是不分其发展阶段的定性,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阶段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这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不分其发展阶段,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主要通过巫术活动为人驱鬼逐疫、消灾治病、求子、还愿。在土家族历史上,梯玛信仰广泛存在,梯玛是地位显赫的社会阶层,在土家族社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土归流以来,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梯玛信仰在逐渐萎缩,梯玛在多数土家族地区逐渐消失,只是在土家族聚居的深处有残存。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梯玛消失得更快,残存的地方也出现传承断裂,存世的梯玛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在土家语存留区的局部地方出现梯玛信仰的“复兴”。梯玛信仰的复兴是与土家族社会现代性深入不够的背景下还能发挥其特定功能有关。“玩菩萨”仪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显示出梯玛信仰“复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库普林的小说笔法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他是20世纪初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亚玛》与古今中外相同题材文学作品相比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本文试对库普林和他的小说《亚玛》的文学特色做一个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2.
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复活》中女权主义的代表,玛丝洛娃在作品中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主动背离传统道德,用特殊方式反抗男权社会的形象。她也清楚地明白,聂赫留朵夫想与她结婚的想法不过是为了替他自己的灵魂赎罪。这就让当时男权社会有效的统治工具——家庭以及婚姻约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在本质上就否认了男权的道德规范,极大地显示了自己女性的价值以及尊严。  相似文献   

13.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显赫的社会阶层,直到今天仍然是母语存留区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在村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梯玛阶层信仰的特殊神灵主要有祖师神、护法神、法具神灵等.梯玛阶层内部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特殊仪轨制度,即梯玛传承制度、法事仪轨、"土话"通神和酬劳制度等.梯玛职业活动除遵循上述宗教仪轨外,还遵循着一些作为宗教职业阶层的基本道德,即热爱神职、忠于职守,一视同仁、平等待人,诚实守信、遵守约定,尊重同行、互帮互学,自我约束、遵守禁忌,吃苦耐劳、不贪钱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藏区三大画派之一的“噶玛噶孜”画派唐卡的表现形式,构图特点,人物造型特色,赋色特点,装饰的图象性和图案化方面展开论述,从而得出“噶玛噶孜”画派不仅对藏区东部的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而且也对藏民族整体的美术繁荣昌盛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玛阿特是古埃及伦理的基本观念。玛阿特本身是不可译的,它是秩序、真理、公平、正义、真实、正直等概念的总和。玛阿特的内涵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玛阿特观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戏曲学的视角审视,白马藏族的“池哥昼”极具戏曲学价值。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系统论、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将“池哥昼”的文化特征与史料记载相结合,梳理、分析“知玛”的丑角表演,整理、甄辨民间有关“知玛”来历的传说,并追踪“知玛”的文化层累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玛尔简是新时期裕固族重要的女性诗人。她以一个深受游牧文化影响的女性的独特感知去书写自己的家园、爱情以及本民族文化。她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继承了先民直抒胸臆的民歌思维,撷取了众多富含地域色彩的意象,把内地诗人笔下荒凉、贫瘠的戈壁草原书写成了生命的绿洲和精神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卡里斯玛”可以简约地理解为一种信仰符号或值得依赖的权威或某种神奇力量的人与物.中国“奇里斯玛”的中心所在是王权.清代统治者竭尽全力盗用儒家文化的“卡里斯玛”威信,对其“进行理性批判和逻辑合理化”处理,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合法性”统治.权力符号和文化符号的“卡里斯玛”威信跌落,成为导致“中国意识危机”的深层根源;十年“文革”根本动摇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大厦;商品经济复将人们引入唯利是图与及时行乐的消费时代的泥沼;人们不得不承受精神家园失落的现代性后果.由此,如何找到赋有凝聚力的“卡里斯玛”文化符号魅力,重建中华民族的信仰大厦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们一方面要修补文化信仰的裂纹,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医治我们的“精神创作”;一方面要吸收世界文明中的多元文化精髓,营造“卡里斯玛”中国文化向心力,打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公信度,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上用力,为现代化与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土家史诗"的《梯玛神歌》,它与摆手舞、哭嫁歌、撒尔嗬、茅古斯等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土家文化系统,展现了土家人死生豁达、因果报应、纯朴憨厚以及生命纯朴本性的生命意识。本文把《梯玛神歌》放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分析《梯玛神歌》所包涵的地域性、文化多元共通、神秘浪漫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析《梯玛神歌》及其仪式所蕴孕的文化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世界环境危机,玛休斯努力寻找着一种可以应对这种危机的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否认对物质的需求,但否认对物质的贪婪;它既不是传统性的前唯物主义社会,也不是现代性的后唯物主义社会,它产生于现代和传统精华的结合之中。这就是玛休斯提出的协同模式——一种在玛休斯看来是与道家顺其自然思想一致的模式。玛休斯坚信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又能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