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是一种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理论。它系统提出和回答了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概念、社会意识的层次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深层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目标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专家队伍建设、国家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建设的世界未来——"高势和存"。只有掌握和运用上述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高势位"建设。  相似文献   

2.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支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方面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具体关系展开论证,指出依法治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是统一的;依法治国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而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基础,依法治国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法治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元信息化时代,了解"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易班"这一重要载体,发挥"易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选择度,切实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文化理念、价值观(理想、信仰等)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以身体道"的群体作为这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担当者、体证者和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亦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它不仅需要认知、认同,更需要践行,而这两方面都离不开"以身体道"。所谓"以身体道",就是主体自己体悟、体验、体贴、体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证明,我们不仅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批判的武器",研究其理论的彻底性;还应重视人民群众这个"武器的批判",研究其价值实现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人们行动的指南、落在生活层面,并非轻而易举。儒家"意不悬空,必着事物""在事上磨"的思想启迪我们:应坚持价值观与践行者的内在生命活动相统一。只有坚持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学而时习之"的"功夫"、"修身成己、修身立命"的磨炼,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宜泛化,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它所指称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代表着价值观的根本特征,体现着价值观的根本倾向,统率并约束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研究邓小平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三个层面以及历史定位;邓小平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实质是探索、开拓和创新,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本特征是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政党价值观,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认识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个倡导"的逻辑关系;如何理解"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等,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在实践中不断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期刊发贺祥林教授、叶昊博士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辨析》和杨业华教授、符俊博士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分析》两篇文章,针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  相似文献   

1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个倡导"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确定,然而,要让公众尽快认同这一价值观还任重而道远。而要让公众认同这一价值观,就必须对这一价值观进行深入的解读,明确社会主义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升华,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验"探讨的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价值观、社会心理、生活态度等精神变迁与状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基本内涵、研究对象、研究特征来看,"中国体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很多共同之处,借鉴"中国体验"研究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应在建构主体、核心价值理念方面实现微观化,关注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变化,重心下移,建构领域微观化。所谓建构主体微观化,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按政府公职人员、农民工与产业工人、教师和学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等进行群体划分,通过关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人来采取不同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所谓核心价值理念微观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各个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此,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3.
分析把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是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针对性、时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抽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处于良好水平,其中"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认同度最高,"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度其次,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认同度相对低一些。且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存在性别、年级、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城乡生源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民主"一词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对此的讨论。"民主"一词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中国要搞西方式民主,也不是普世价值的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内涵规定性:定位在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展示的是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定位在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展示的是民主观念、精神的培育;定位在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注重个人民主权利的行使。  相似文献   

15.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用一元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充分体现四个重要的理论维度.坚持这四个理论维度,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五个层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共同富裕、民主法治、文明互助、人本和谐"四位一体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6.
物质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融入物质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物质载体属于物质文明,其"知行统一"的特性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质文明建设的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物质载体融入物质文明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即立足本职、优质示范和规范践行。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切合为出发点,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概念,试图构建以"价值观冲突的消解→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自身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构建方法的提出"为框架结构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其本质属性为政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政治"属性不能随意抹煞。因此,政治宣传的优势在其中仍然不可随意"丢弃"。在实际操作层面,不能忽略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限于大众传播而"传播失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放置于政治传播中作整体安排,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规制"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策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多元主体"作用;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讨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入题,综合分析众多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不同概念,提出回归到<共产党宣言>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校园化"。校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校史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校史资源、建立校史教育长效机制、创新校史教育载体、开展主题校史教育活动等方面利用校史教育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