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译事既竟,谨将英国随笔的发展概貌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 随笔(The Essay,过去曾用译名“小品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发展常常是在诗歌之后,而随笔在各类散文中更要晚出。近代西  相似文献   

2.
随笔(Essay)是日本散文的主流.它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而平安时期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镰仓时期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称为日本古代散文的"三璧".  相似文献   

3.
西方随笔在“五四”被发现后,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得到了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青睐,出现了诸多关于随笔的译述,并在精神品格的确立、题材与主题的取向、艺术手法的舍取上,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建构.西方随笔自我表现精神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既有本土抒情言志传统的内应,又受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在散文创作中。作家自身的个性与精神特质通过其作品表现出来。散文创作的实质就是个性化的另辟蹊径,它最能表现个人的东西,透过作品能洞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品更能体现作者“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堪称一位大家。阿英说过:“郭沫若……他在作为主要的地位的诗人而外,要说他也是一个创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散文小品的作者”。这评价很值得注意。郭沫若一生创作了文字浩翰的散文作品,有游记、杂感、自传、日记、随笔、抒情小品等多种样式。故阿  相似文献   

6.
《乌篷船》是周作人尺牍体散文代表作之一。书信作为随笔的一种形式归之于现代散文,周作人大概是创始者。“尺牍”这一新体的创现,实质集中体现了周作人散文“随意抒写”、“自然流露”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小品文、杂文和随笔文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品文、随笔和杂文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小品文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学时代 ,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 ,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 ,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 ,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 ,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春散文”的写作同中国传统散文的创作相比 ,既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又充满明显的时代色彩、个性色彩和青春气息。其作者的散文张扬个性 ,呼唤这个时代的真情 ,生动活泼地表现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青年的生活、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时事散文创作几乎涵盖了辛亥革命至抗战之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近距离的观察与思考。在创作上,周作人大胆探索,其时事散文包含了杂文、随笔、书信、序、跋等多种形式,在风格上,含蓄、隐晦,但富有反语、嘲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书话体散文是周作人追寻已久的生命文体,是他心中真正自由的个性散文.周作人的书话体散文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周作人在生活和创作中都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次子心态".从文体学角度考察,周作人书话体散文的生成分三个阶段,有着鲜明的特征,从中可以见出其独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散文以其独具的文化品味形成其鲜明的创作个性。“文化观照”构成了梁实秋散文文化品味的内在机制。在这个内在机制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古典文化精神与现代文明意识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使梁实秋散文文化品味呈现出丰富的含蕴  相似文献   

13.
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描述了现代散文的个性、人格从生成到失落善到复归的演进过程,结合时代特点和文体特质,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并从情、识、趣、体、格诸方面考察了新时期散文的创作实际,以及跨世纪的走向趋势。  相似文献   

14.
散文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五四”以来,随着新文学的发展,从思想小品、政治杂文到抒情、写景、记事的纪实文字包括游记、随笔、回忆录和带有新闻性的速写、特写、报告文学等都被统称为散文。因而,颇多作者驰骋于这广阔的领域,并取得自己卓然的成就。丁玲的创作以小说著称于世,但在散文方面,半个多世纪来也留下不少作品,题材相当广泛,且具自己的风格。陈明在《丁玲散文集》的《校后记》中说:“作者的这些文章,无论叙事、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引人瞩目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两个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70年代末至今,贾平凹已发表和出版了8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创作在题材选取、氛围格调、叙述品格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在新时期散文创作园地中独树一帜,构成了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7.
小品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广义化,扩大化致使它失去了文体特质的规定性,本文将小品文放在与随笔、杂文这两种散文体式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基点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探讨小品散文文体的特性;即认为小品文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18.
丽尼是我国现代抒情散文园地里不该被遗忘而被遗忘的散文家.他的前期创作,自觉地顺应抒情散文完善和革新的要求,为我国现代抒情散文从随笔体向文艺体的转变,为散文诗的丰富和发展,均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后期创作更值得我们借鉴.他前期的散文,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体现了不懈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史铁生是从生命的意义中发掘出新意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凝重的思考。从史铁生散文的三个重要主题——生死、生命、写作入手,深入分析其散文作品对三者哲学意蕴的挖掘,从而揭示史铁生散文创作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西方宗教思想的吸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散文创作个性精神的式微与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散文创作的核心是突出“个性主义”。由于一元政治机制的影响,当代散文创作没有很好地继承现代散文的创作传统,个性精神长期式微,新时期以来,才开始了艰难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