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起荃 《天府新论》2004,(2):F003-F003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国家“十五计划”更进一步明确了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是长江上游经济带、西陇海 -以兰新线经济带与南贵昆经济区。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探索与实践》一书 (解洪 ,王小刚主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3年 1月出版 ) ,总结了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做法 ,对关系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商业贸易在重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钟铁重庆位于四川东南部,地处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交汇处。历史上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内河商贸口岸和物资集散地。在90年代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如何利用优势,进一步发挥商业贸易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对重...  相似文献   

3.
四川提出"20年三阶段,构建生态四川"的宏伟蓝图。作为一个地处中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的农业大省,四川如何促进农业资源节约,进而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生态四川"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     
金沙江古称绳水、丽水,长江上游宜宾以上河段.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干流长2308公里,穿行于川、藏、滇3省区之间.流域面积50万平方公里。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至巴塘县的麦曲河口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往云南丽江折向东流,  相似文献   

5.
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因控扼长江上游形势成为前沿攻防区之一。南宋朝廷为了加强控制,始终注意与四川信息沟通之经营,采取了种种措施,特别是从制度上保证与该地区文书传递的效率。在此期间亦形成了行都临安府与四川地区之间较为固定的文书传递路线。然而,四川与临安府之间距离太远,文书传递之诸项制度,在此空间作用下,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是弊端屡生,艰于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朝廷唯有授予四川地区军政方面一定的便宜行事之权。但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四川地区军政的独立性不仅甚为有限,而且与朝廷之间的文书传递也未能因此减少。与四川地区文书传递数量之大和经常的迟滞状态,使南宋朝廷一直处在对四川军政操控之无奈和紧张之中。  相似文献   

6.
川江航运与啯噜消长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民、游民组织及其消长因素的研究, 在今天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依据史实, 以川江上货物、人员的互动关系, 剖析清代乾隆至咸同年间活跃在四川的游民团体———啯噜的消长因素, 可以发现乾隆年间西南地区铜、铅业的开掘与贩运, 失业纤夫等流动人口滞留四川, 其中一些人从事抢掠等活动, 形成了啯噜, 给四川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光绪年间, 川江航道上运输业的变化( 主要是鸦片外销及走私) 等因素的作用, 消化了部分外来游民, 致使啯噜消亡。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8.
段渝  李竞恒 《天府新论》2016,(5):封二-封三
蜀身毒道分为东西两线,其中东线从成都出发,南行由岷江道经四川乐山,再由四川宜宾五尺道经云南昭通、昆明,在大理与蜀身毒道西线永昌道连接起来,自先秦以来,便是古蜀文化南下进入云南腹地的必经之地,是蜀王扼制西南各族群以称雄长的据点,也是秦汉王朝开拓西南夷的前沿,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初重庆得益于长江上游航运业的发展,逐渐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商贸中心,牙行的活动空间愈加增大。文章以18、19世纪重庆府巴县衙门保存的司法档案与契约文书为主要史料,检视清代对当时牙行的管理、控制及牙行实际运作中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与集镇建设─—关于四川集镇建设的理论思考陈彬文一、四川集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四川地域城镇产生历史较早,发育水平相对较高。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建设缓慢。近几年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高潮中,城镇建设才进入新的时期。1992年,全省有建制市27...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将移到长江流域,这为上海和长江流域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四川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省份,应充分认清自身在长江经济带所处的地位、作用,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四川经济。四川改革起步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对外开放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却有较大差距,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为了从战略高度研究浦东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的关系,本刊特从本期起新辟“浦东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这一专栏,以期从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四川呼应浦东开发、开放的对策,从而使四川在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中赢得主动,进一步振兴四川经济,我们热忱欢迎各方面的有识之士,围绕浦东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积极为本专栏撰稿,为加快四川经济建设的步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横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成都被誉为西部大开发西部城市发展之“引擎”,地势高耸的民族地区担当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低谷”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十二五”规划建设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10,(1):44-47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一直影响到今天。本期学科建设栏目重点介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优长学科——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在分析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上游开发的异同的基础上,探讨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上游开发的相互影响,提出加快浦东开发,促进上游开发,进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项对策建议。俗话说,抓两头,带中间。上海浦东的开发与长江上游的开发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15.
拉美和非洲新兴市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形势下,进一步开拓拉美、非洲市场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实施机制,回顾我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贸易政策,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指出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未来地区贸易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产业与对外环境贸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华 《东岳论丛》2003,24(2):47-48
环境贸易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加快对外环境贸易发展已刻不容缓。要根据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国情 ,对发展中国家开拓以末端污染控制 ,治理以及洁净生产技术为内容的环境物品与服务的出口 ,对发达国家 ,进一步开拓资源加工型 ,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消费类绿色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确保经济增长的对策。文章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1)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2)低结构状态下生产能力过剩;(3)预期变化致使购买力分流,内需启动困难;(4)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出口增长持续下跌。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确保经济增长的五种对策,即:(1)搞好投资性灾后重建;(2)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3)运用财政贴息杠杆,引导社会投资,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4)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拓农村市场;(5)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与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第一大江长江的水流越来越浑浊的主要原因,除污染之外,便是长江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记者日前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云南段采访中,见到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治理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9.
深化制度变革,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成长一大批有志于创新的主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适时、逐步深化资本市场金融制度改革;国家政策应担付起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作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既保护本国市场又能从海外市场获利的贸易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继续加大人力资本尤其是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20.
搭建平台,宣传中国,宣传新疆,提升新疆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突出特色,打造教育服务品牌,增强新疆教育服务贸易在中亚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多种形式的特色办学,不断开拓新的办学渠道;建立健全新疆教育服务贸易质量保障体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各类教育机构的市场开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