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关于经济法概念和调整对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确立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保证政府干预的正当和适度的法律形式,从性质上看属于"二次调整"的法律,是对民商法规范的经济关系的再次调整和矫正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传统经济法理论是以经济为出发点和核心,其经济法的存在价值是通过经济法授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缺陷进行弥补,以实现社会经济在国家干预下的发展。但是,这一学说的经济法受经济役使,被定位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下的经济领域,经济发展成为经济法的导向。实际上,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法学界之经济法,并非以经济为其要旨。法学界之经济法有着独特的调整主体、调整工具、调整对象、调整目标和调整价值,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国家协调机制从社会经济关系各主体间利益和需要的经济法权要求入手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出发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法定义和调整范围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而规制经济运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渗透到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哪里涉及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哪里存在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失灵",哪里就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就在那里发生作用。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限定在经济关系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也违背了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调整特定经济关系已达成共识,但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什么,能否象民法调整财产关系那样被确定?一般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但这在逻辑上难以成立,这在实践中则使经济法成了反映政府决定资源配置的法律形式,从而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以劳动力为客体的经济关系,它保护劳动力权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民法商法保护财产权益,它可对保障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和促进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基本理论构建历程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结果 ,其实质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平衡法“。经济法是规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 ,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经济法基本概念不适宜借用民法“调整对象“之理论来构建 ,而应以“主体 -行为 -责任“模式来构建经济法理论体系。经济法的内容包括规范国家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和规范国家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两部分。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丁关良(浙江农业大学副教授杭州310029)关键词农业经济法法制规范与保障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分类指导宏观调控农业经济法,是调整人们在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特定农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公共经济法是调整在克服市场失灵过程中公共经济部门基于政治机制而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共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包括: (1)公共经济部门基于政治机制而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 (2)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国有社会组织之间的财产管理关系以及国有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关系。公共经济法的基本性质是公私法的交融性。经济法由市场规制法和公共经济法所组成。公共经济法的体系主要由财政法、中央银行法(部分)、国有企业法、产业政策法(部分)等组成。  相似文献   

9.
社会法与经济法的诞生 ,使得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引起激烈争论。本文辩证地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即经济法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弥补民法自身在调整经济关系方面的局限而出现的 ,二者表现为一种相互配合、协调 ,又不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需要国家干预说"之经济法认为,市场经济固有市场失灵之弊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国家权力进行经济干预,因此经济法出现以供给国家干预权力。但此学说存在着基本的缺陷:"国家干预"一词存在歧义,导致理解和使用混乱;以"国家干预"定经济法之名,弱化了市场自组织的价值;"需要国家干预"之经济法的目标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之经济法的目标不符;"需要国家干预"之经济法被赋予了太多经济期望,经济工具性色彩过浓。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得到很大发展的基础上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法律提出的要求 ,弥补民商法在调整经济关系上的局限性而出现的一个法律部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经济法则脱胎于计划经济法律制度 ,其原有理论需要扬弃和更新 ,并用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性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的定位来构建中国经济法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法与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虽然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但大都定位在弥补市场缺陷,规范国家干预之上。如果说,成熟的经济学与幼稚的法学的提法过于偏颇,在市场与国家关系领域,经济学的确比法学成熟得多。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民法与经济法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不失为科学界定二者调整范围的佳径。  相似文献   

13.
喻红粉  喻晓 《南都学坛》1999,19(2):73-76
自从1755 年“经济法”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出,关于经济法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起点,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立法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我国经济法的产生、调整对象、地位及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方面谈一些看法。观点是: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于19 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今天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形成独立的部门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地位日渐确立。它是以“因国家经济调节而引起的经济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它与民法、行政法一样同属我国法律体系内的一部门法,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但作为不同类型的部门法,又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国内一些国际经济法学者就此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国际私法实质上是一种国内公法,且调整涉外私人间经济关系的冲突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这种观点完全肢解了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国际私法理应兼有国内性和国际性,调整涉外私人间经济关系的冲突规范也理应完全属于国际私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新形势下必须对政府的定位、经济法的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法在转型期的作用。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如何定位,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了经济转型期经济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是国家管理、指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制定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之一”。我国经济法是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它是确认和调整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它经济实体在国民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的地位及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法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国家干预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法来实现的,经济法反映的特殊法律关系,正是国家与市场关系在法律层面上的体现,反映了经济法的国家观。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秩序,一方面,在经济法指导下,国家成为了市场秩序强有力的维护者,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另一方面,国家公权力又受到了经济法的定位和限制。总之,经济法的国家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诉求。在经济法的调整下,国家不断改进着权力的行使方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目前最有分歧的问题之一。当经济关系中的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由经济法调整为经济法律关系(即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时,这些特定经济关系及其升华后的经济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法定资格,已远非传统法人理论所能包容,这就需要确立一个新的法律概念——经济法主体。本文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略加剖析,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立法、司法,守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是经济法本质的体现。它贯穿经济法的全部单项法规之中,既体现宪法的基本原则,又区别于属于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法学说评价及其应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2年以来的六大经济法学说在定义模式、主体认识、作用领域和调整目标上基本取得共识。但是,这些学说由于具有过于浓重的国家干预主义色彩和对其他法律的封闭性态度,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有不符之处。它发展的应然趋势是以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为中心、重视经济法与民商法等其他法律的合作关系、强化对经济法实务和经济法部门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