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泽东的“人美学”思想是他美学思想在“人”的问题上的体现。毛泽东是最关心人的。他关心人胜过关心他自己,特别是对他的战友、朋友和同志,更是肝胆相照,无微不至。但是,他关心人与他人不同,总是按照他的审美理想教育人、鼓励人、培养人、塑造人。告诉人们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工作和人民;怎样对待金钱和地位;怎样对待胜利和失败;怎样对待生存和死亡。这些内容集中起来就形成了他的特殊的关于人的美学思想。由于这些内容从总体上塑造了人的最崇高的形象,我们把它称之为“人美学”。  相似文献   

2.
沙奎尔·奥尼尔是个高个子,比身边的人高出好多。但他很孤独,因为人家与他说话要仰着头,没有多少人愿意仰着头与人说话,甚至有人笑他是“傻大个”。他为此加入了一个帮派,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混混。他的父亲得知这个情况后,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了两句话:“你只有尊重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  相似文献   

3.
论管理的他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维度看,在管理的他我关系中,人形成了具有普遍性、历史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的他我管理活动;人构建了强制性、半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他我管理形式;人实现了维系人的生活秩序、保障社会协调发展的他我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君子就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他可以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因而可以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而不必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不必是具有无私利他人格的人。一个人的行为不论如何自私利己而罕见无私利他,不论他的行为目的是如何为自己,但是,只要他不损人,只要他是为己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那么,他就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即使他损人,即使他损人利己,只要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使他形成和具有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那么,他就仍然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只有当他损人利己的行为越来越多而终于使他形成和具有了损人利己的品德或人格时,他才是小人而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显然是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而不是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个保安的婚礼北京万事吉公寓的保安班长颜海兵下个月就要结婚了,这几天他特别忙碌而兴奋,见了人就呵呵地笑,一副发自内心的幸福。颜海兵是河北张家口人,两年前被招到北京做保安,他这次要回老家结婚,媳妇是他们邻村的,离他家不到10里地。接到他结婚喜报的人都真心为他高兴,一个人孤零零在北京呆了两年,这回就要有家室了。一位和他认识不久的报社记者还特地送了他一套高级瓷具作为贺礼。颜海兵所在的万事吉公寓保安班总共有7个人,隶属于北京世昌保安公司,他负责整个班的日常站岗及巡逻工作。由于他的勤恳认真,深得公司领导的赏识。保安班的…  相似文献   

6.
学会感激     
华博 《金陵瞭望》2006,(5):50-50
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与身边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人处事心存感激,烦恼去了,快乐来了。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信心:感激顺境中提醒你的人,因为他校正了你的航向;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过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蔑视过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过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感激背后默默关心过你的人,因为他让你明白了什么叫幸福。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人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认为,哲学就是“人学”。他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值得重视,但把“人”归结为孤立的个人存在和主观意识,则使他滑向唯心主义。他从“人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体验”对人作了分析,说明人是虚无的存在,“恶心”是人生的体验和证明,表现了他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8.
大度读人     
《北方人》2007,(4)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奈保尔是一个特殊的人、复杂的人,他的成长历程自然也是复杂的,甚至充满传奇色彩。这与他的父亲息息相关,是他的父亲引导了他,教育了他,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而奈保尔成长历程的复杂性和身份的特殊性,让他具有了多元的文化背景,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奈保尔。  相似文献   

10.
儒墨康德基督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目的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从心理上说,是因为他有爱人之心,他懂得自己的一切都是他人给的;从功利上讲,最初是因为利人给了他莫大利益;从经济上看,是因为物质财富的丰富已达到了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的程度.于是,无论怎么说,人们的行为目的能够无私利人;但产生这种目的的根本原因,即行为之原动力,却只能是利己。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瑞典人。他一生研制成功多种炸药,被人誉为"炸药大王"。他还设立了诺贝尔奖,奖励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们为了纪念他,将12月10日定为诺贝尔日。使后人不忘记他对人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路的联想     
想来世界上与人最亲近的也许就是路了吧。从小到大,我们走过的路不计其数。路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平坦的大地上,有一条土块坚实、寸草不生的细线,那就是路了。前方有一个目标,第一个人发现了,他对那个目标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于是他踩着松软的土地走了过去。这一条路上可能有沼泽,有毒蛇,激励他向前的,惟有前方那个目标。他在前行着,却难以躲过重重潜伏着的危险,终于他倒下了。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行浅浅的脚印。又一个人发现那个目标,又看到了面前的脚印。他追随…  相似文献   

13.
环球博览     
最出名的鼻子大概要算法国诗人兼剑客西哈诺·德·贝·查列那克了,根据史籍记载:他的鼻子掩盖面部的大部分,中间奇峰突出。再向口腔急促下滞。他曾与嘲笑他鼻子的人决斗上千次,死在他剑下的有12人。 最值钱的鼻子是一位外号叫“茶壶嘴”的人,他的鼻梁长约5到8英寸,他给自己的鼻子保险了5万英镑。 鼻子长得最奇特的人是一位外号叫做“老靴”的人,他的鼻尖向下弯曲,下颔则向上突出,当他闭嘴时,鼻尖和下颌可夹住1分硬  相似文献   

14.
刘万永 《社区》2004,(20):41-42
他只是一家地区报纸的特约记者,但他一人撑起了《中国舆论监督网》。他一人叫板一名地级副市长,并让这个“下跪副市长”的丑行曝光。有人问他是否害怕?他回答:真正害怕的人是那些表面上不可一世、屁股下面污秽不堪的贪官。  相似文献   

15.
假如,有个人说了几句话,却影响了您一生,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您大概都不会忘记他吧! 在一般学生的心目中,或许他并非很了不起的老师;然而,他的一席话,却真的影响了我一生。不见他,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他的影像在我  相似文献   

16.
术赤汗第五子昔班汗的后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术赤汗曾经决定前往征服马札儿人、巴什库尔人、斡罗思人、库亥人及涅米什人的国家,他命令他的军队准备进行一场为时七年的战争。但还未来得及集合起他的军队,他就去世了。当时成吉思汗尚建在,就命令他的孙子,别号赛因汗(好王)的拔都去实施其父术赤汗所构思的计划。然而,当赛因汗还正在着手召集他的军队时,  相似文献   

17.
易立竞 《可乐》2008,(11):52-52
陈可辛说:"在香港演艺圈,我只会管一个人叫大哥,这个人就是曾志伟。今天的香港电影圈,起码有一半比他年轻的导演是他帮过的。我觉得电影圈没有一个人会比他更无条件地去帮人。他是一个永远不计较自己会得到什么的人。不论什么人找他,他都会帮忙。他就是为了帮别人而生的。"  相似文献   

18.
25岁,有的人还在学校念书,有的人毕业后刚走向工作岗位,有的人还无所适从……朱明则有了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团队,有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梦想舞台。在他身上没有一般年轻人的浮躁、稚嫩,相反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些成熟、睿智,沉稳。虽然他还没有经过太多的磨砺,但他已经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去做着与多数这个年龄的人所难以企及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7,(12)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的人以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困难,他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但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李洪志是一个社会败类。他看不得中国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他到处大肆散播宣传他自创的“法轮功”。这些不科学、迷信的理论在他的花言巧语之下,不知蒙骗了多少人,一些一时愚昧、不理智的人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生不如死,痛不欲生。那些受害者一张张痛苦的脸,一件件悲痛人心的惨案,让人痛心。他的那种变态心理促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