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思考时,不受固定逻辑约束而直接领悟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熟悉的事物和知识为依据,使思维者可能采取跳跃的形式,在瞬时猜测到问题的解答或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时,老师的问题刚一提出,学生立即得到问题的结论;有的问题虽经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但在某个似乎并不相关的事物的启发下,顿悟出问题的解答。 事实证明,科学的发展与直觉有着不解之缘。不少科学家的成功来源于直觉。据传:牛顿因看到苹果落地,在突发的灵感下,把苹果和月球联系起来认识到天上和地球运动的一致性,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入盆洗澡,看到水溢出,一种直觉的顿悟解决了真假王冠的问题——浮力定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一定具有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因此,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目前的中学教  相似文献   

2.
创造常与梦、酝酿、直觉、顿悟等无意识心理现象相联。无意识与创造有着密切联系,无意识对创造活动起着动机作用;无意识同外显认知结合帮助个体形成新颖独特而适宜的创造物。探讨无意识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揭示创造活动的心理加工机制,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论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和形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觉顿悟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文章从形式的简捷性、过程的不明确性、灵感闪现时的精神恍惚性以及直觉本质的非逻辑性、结论整体的过渡态性质等方面分析了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认识的直觉顿悟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基础是实践积累的“潜知”元素和实践需要激活“潜知”元素的重新组合,也是人们长期专注和沉思某一问题而积累能量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理论性研究首先面对的是认识问题,主要是教育思维的问题,这种研究具有独特的自悟性,并以原创性研究为其主流。教育的理论性研究的自悟性渗透在理论性研究的共性中,即渗透在直觉和顿悟两种思维方式中。直觉和顿悟都需要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提供线索,直觉需要的线索来自思考对象之内,顿悟需要的线索却来自思考的对象之外。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的研究是近年来认知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内隐学习的意识性正是内隐学习研究的核心.连续、动态变化地看待内隐学习的意识问题,是内隐学习的意识研究的新视角.分离(PDP)内隐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区分和操纵主任务和次级任务的刺激特性和加工程度这两个变量,探讨内隐学习过程中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关系及PSI和学习进程对内隐学习的影响,从内隐学习效果和内隐学习的意识性两个层面上探讨它们连续动态变化的关系,就是内隐学习意识性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贫富观是个体对于贫困和富裕的所有观点和看法,对人们认识和解决贫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来了解大学生内隐的贫富态度就显得很有必要。实验结果显示: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且IAT效应值为负。这说明大学生被试存在内隐贫富态度,且倾向于认为贫困的群体消极特质更多而富裕的群体则拥有较多的积极特质。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作为外显学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属于无意识认知活动范畴。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能够显示外显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效应。人们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一种缄默知识,直觉是内隐学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隐学习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以期通过重视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非逻辑思维方式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缺乏逻辑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这与西方几千年崇尚理性形成鲜明的对照。十九世纪以来,在西方形成一股反逻辑的思潮———非逻辑思维。这一思潮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对于中国,则是背道而驰。中国的传统思维特点是重直觉、顿悟,而轻逻辑、理性。鉴于此种情况,在中国应力克无逻辑的弱点。建立以理性(逻辑的)分析为基础的整体性(辩证的)思维,兼容非逻辑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直觉是未经逻辑推理而对客观事物迅速作出的直接综合判断。人的直觉是以大脑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以想象填补外界信息的空白;以某种载体所载信息为启发;以科学的美感为信念。总之,直觉是一种复杂的创造力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社会动力、社会阻力和社会压力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三种性质各异的力。其中,社会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它包括自然力和社会力、内隐力和外显力、潜在力和现实力;社会阻力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它包括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而社会压力则是介于社会动力和社会阻力之间的中性力,它也包括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这三种性质迥异的力在交互作用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运演的辨证图景。  相似文献   

11.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回顾顿悟与顿悟问题、顿悟问题解决、顿悟的理论、顿悟的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顿悟问题研究的新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顿悟问题解决中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的理论观点,以及“多个源问题(不同型的) 一个靶问题”的新的实验范型。  相似文献   

12.
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汉语字谜的理解离不开顿悟这一认知现象。只有通过顿悟,猜谜者才能突破谜面的常规语义与思维定式,获取破解字谜所需的新奇语义来得到谜底。从字谜的顿悟机制入手,可以建构字谜认知加工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字谜认知机制存在三个关键点:第一,字谜顿悟的核心在于字本位与词本位的博弈;第二,字谜顿悟的重点在于常规语义与新奇语义的交锋;第三,字谜顿悟的实现在于右半球与左半球的配合。综上,字谜加工过程既具有其他汉语非字面语言加工的家族相似性,同时也有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不经济导致矿难频发。初步探讨了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通过征收“矿工人身安全税”和增加死亡赔偿金规制的手段,以及政府加强监管来解决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问题,促进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内在化。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词体结构层次的研究一直处于活跃而无序的状态,关键问题是不能明确词体结构层次的内层和外层因素及沟通内外层次的桥梁。本文通过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充分考察和深入思考,认为词体结构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体制是形而下的实际存在的外在形式结构,体貌和体性是形而上的内在精神结构,体用了体制和体貌。  相似文献   

15.
韩资企业撤离中国有其内外部原因,即投资项目规模小、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带有盲目性、企业本土化程度低等内因,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对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外资“重引进,轻管理”等外因。因此,需要从政府、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采取系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出发,逐步演绎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产生的关键进程——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进而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过程,并将知识转化分成三个阶段。并基于SHRM的理论基础下,将三个知识创造阶段中的隐含的核心问题进行问题重构,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最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完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取。  相似文献   

17.
从体验哲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语言知识并非乔姆斯基所假想的是人脑中的预设天成,它应是以语义关系作为基本的组织规则,是人对外在事物属性及其关系认识的主观投射,且又是通过人相应的认知实践与体验,达到对语义关系直至语法关系的内在把握和内隐建构;语言知识的发展需要以认知的发展,尤其是理性思维的发展为基础,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大蒜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文章在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行为科学的一般机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主体界定为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及经销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蒜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技术进步动力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系统模型,并讨论了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包括主体内在需要动力和外部环境驱动力两种,其中内在需要动力分为利益需要动力和自身发展需要动力,而外部环境驱动力则包括技术推力、市场推力和政府推力;产生这些动力的动力源———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地方政府及大蒜产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各种动力能够协同作用,激励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部原因,对商业银行而言,减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信贷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解决银企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掌握“易五码”查字法的可能性和实际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以奥地利各高校不同专业未学习过汉语的学生为主要实验对象,分别对汉字字形特征的学习和使用“易五码”查字法的查字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将汉字作为图形,通过对外形和内构特征的学习,可以使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易五码”查字法,以及“识”“别”汉字的字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