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规律和推理的有效性.注重逻辑的思考方式将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指导,重视推理形式的综合运用有助于人们从已知正确地通达未知,从而实现思维的创新.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科学逻辑从各自视角出发对思维规律、形式和方法的探索为人类的科学活动与日常生活提供了有益的指引.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逻辑、方法与创新》一书,收录了张巨青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34篇文章,凝聚着先生四十余年逻辑生涯中的一系列思考和创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逻辑学界掀起了一场逻辑大讨论,这场讨论影响深远.形式逻辑真实性与正确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焦点之一,受到了很多学者包括温公颐先生的关注.为了对形式逻辑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进而对逻辑学根本性的问题以及对今天的逻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梳理了温先生对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理论分析,并回顾50年代至60年代逻辑大讨论中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由逻辑作为一个新兴的哲学逻辑分支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经过近50年的发展,自由逻辑已经在证明论和语义学发展方面达到较为完善的形态,但是国内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很少。通过对自由逻辑在20世纪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介绍,指出自由逻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自由逻辑作为一个新兴的哲学逻辑分支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经过近50年的发展,自由逻辑已经在证明论和语义学发展方面达到较为完善的形态,但是国内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很少。通过对自由逻辑在20世纪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介绍,指出自由逻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20 世纪60 年代之后,涌现出了尝试以非经典逻辑为基础逻辑来拯救集合论的热潮.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模态集合论、弗协调集合论、直觉主义集合论等一些基于哲学逻辑的集合理论. 模态逻辑是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模态算子形成的一种二阶逻辑,因此,它是一种比经典逻辑强的逻辑.模态集合论相对于公理化集合论是一种加强了基础逻辑的公理化集合论. 与ZF公理化集合论用公理限制集合的方法不同,弗协调集合论也是一种改变了集合论的基础逻辑,选择了可以容纳或处理矛盾的弗协调逻辑,这样即使集合论中出现矛盾也不会使整个理论陷入不足道的困境. 由于在直觉主义逻辑中排中律不成立,所以直觉主义逻辑是一种比经典逻辑弱的逻辑. 直觉主义集合论相对于ZF公理化集合论是一种减弱了基础逻辑的公理化集合论.  相似文献   

6.
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20世纪许多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现代逻辑所提供的严格的分析性技术密不可分的.逻辑几乎影响了整个语言哲学的风格,逻辑也为形而上学、元伦理学和心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逻辑提供了各种形而上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甚至在哲学中扮演着中立仲裁者角色.但逻辑也受哲学的制约,逻辑依赖于哲学的基本预设,经典逻辑和各种非经典和反经典逻辑系统都有深刻的形而上学背景.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分别从逻辑的哲学方面和哲学的逻辑方面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刻画逻辑和哲学的这种复杂、动态和多样性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理念,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概述“蕴涵怪论”与相干逻辑的产生的基础上,阐述相干逻辑对经典逻辑与模态逻辑的修改.认为相干逻辑不仅建立了自己庞大的形式系统家族,而且拥有完整的语义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相干逻辑比经典逻辑、模态逻辑更加抽象,更加复杂,也导致了一系列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心理逻辑作为认知逻辑的一个分支,反映了认知科学与现代逻辑的交叉特征.由于认知科学的经验性质,认知逻辑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心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统一.用心理逻辑可以表征溯因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创新思维特征.科学发现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逻辑过程.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从心理直觉和逻辑推理两种加工方式来说明科学发现的规律,揭示了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语言认知、逻辑认知、文化、进化和认知都是认知逻辑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弗协调逻辑,又译作"次协调逻辑"、"超协调逻辑",是非经典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一种不能从矛盾推出一切的逻辑理论.论文指出弗协调逻辑的代表系统Cn的可判定方法存在漏洞,并给出了一个修正办法.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辑本体.程先生的论证有失偏颇.第一,某种语言可以表述一种逻辑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语言就可以发明出该逻辑.第二,“逻辑本体”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逻辑学来说,它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第三,传统逻辑的规则产生于自然语言的用法,古代汉语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先贤未能发明出类似于三段论那样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很注意逻辑问题的.他写了"逻辑问题论文集"(1916),和"逻辑"(1938)等专门讨论逻辑的书.他的"思维术"一书中,也有一大部分是讨论逻辑问题的.他制造了一套他称之为"实验逻辑"的理论.他的这一套"逻辑"是对于形式逻辑徹底的破坏和歪曲,是逻辑学史中最荒谬的一种"理论",是不折不扣的胡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逻辑史研究是一项艰难的事业.汪奠基先生以花甲之年,壮心不已,积数十年科学研究的功力,整理中国逻辑史料,撰著中国逻辑史论,对中国逻辑史上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汪先生的成果,带有时代性、全国性和全局性的意义,在中国逻辑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汪先生研治中国逻辑史,知难而上,勇于创新,认真细致,刻苦钻研,在中国逻辑研究转型和中西逻辑思想融通方面所作的贡献巨大,值得后学效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逻辑以二值为基础,它视问句无其假,故未对它展开充分研究.近几十年来,由于非古典逻辑的发展,人们对问句以及问答交流过程的逻辑现象进行了积极探讨并形成了“问题逻辑”.本文从语用角度对问答交流中的“答语推导”现象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内涵逻辑是经典逻辑的一种重要的扩展类型.内涵逻辑是关于必然、可能、时间、空间、行动、知识、信念、义务和其他内涵概念的逻辑研究.内涵逻辑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内涵概念,围绕内涵概念给出相应的形式系统,形式系统的语义模型解释及关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证明等问题.内涵逻辑在哲学问题的分析和自然语言语义学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本文概述当代内涵逻辑发展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结论部分给出了关于内涵逻辑与经典逻辑关系的两种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内涵逻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否有逻辑学一直是逻辑学界争论的问题.近代学者从求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中国有逻辑,但他们的论证有很大的局限性;持同样观点的一些当代学者在求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中国逻辑的民族特色.另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逻辑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有古典逻辑,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持这一观点是比较客观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逻辑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和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逻辑在我国经历了30年代的批判、50—60年代的讨论、80年代后也几经沉浮。尽管传统逻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逻辑学遭冷遇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对我国哲学及科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渗透逻辑是建立在普通逻辑基础之上的、突破了普通逻辑局限性的、真正具有逻辑学意义的辩证逻辑,是形式化的辩证逻辑.渗透逻辑及其应用研究,对于逻辑学界富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事实逻辑的不足,却存在着丰富的价值逻辑.然而,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有学者“据西释中”,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逻辑理论这一问题.与之不同,张东荪、崔清田和鞠实儿等敏锐地认识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理论上为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合理性做出了系统辩护.认识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中遇到的逻辑问题,既需要基于文化整体性认识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解析个体如何做出符合逻辑的选择,也需要正确对待逻辑研究与逻辑应用研究,反思如何以逻辑教育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理论思维与逻辑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逻辑科学的普及与提高对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逻辑科学的作用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广泛地普及逻辑录识,让逻辑科学在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近几年,我们国家在中学语文课里安排了逻辑知识短文的教学内容,这使逻辑科学的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为进一步普及打下了基础.为了了解中学的逻辑教学现状,为搞好中学的逻辑教学,为开展普及逻辑知识的工作提供有关材料,八三年春,我们利用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高师函授面授的机会,在湖北省的恩施地区、孝感地区、咸宁地区、武汉市的函授学员(多数为高中语文教师)中作了一些书面调查.调查涉及到124所中学,这124所中学有语文教师1056人,在校学生57570人.八三年秋,我们又对刚从中学考入武汉师院政教系的55名学生在讲授逻辑之前进行了考核.根据调查和考核的情况来看,目前,普通中学的逻辑教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逻辑科学普及工作的深入开展.一、逻辑专业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