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98年6月—1998年9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分析洪灾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反常、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也存在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围湖造田,河道淤积,水利工程失修、老化,法制观念淡薄,投入问题尖锐,承灾功能脆弱,人口急剧增长,协调失误等深层次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系统分析,供决策部门在以后抗洪救灾中参考,为职能部门起到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重的,它不但在理论上对我国以木材培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林业理论形成巨大挑战,而且在实践上以其惨重的损失说明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有机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本文拟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代林业理论及其对抗洪救灾的经济学意义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3.
1998年的洪灾给我们留下诸多思考。为什么洪灾泛滥?怎样抗御洪涝灾害?灾后怎样重建家园?本文对此畅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灾害愈来愈给全球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本文在回顾1998年洪灾的教训和中外历史上人祸助天灾的惨案的基础上,从历史事件及科学分析两大侧面入手;集中探讨人为灾害问题,希望寻到减少人为灾害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灾形成的动态过程与灾情现象,并同世界百年灾情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98长江特大洪水的持续时间长、洪水量级大、灾情范围广、江河湖海泻洪能力减弱与损失巨大是其主要特征.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平衡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冰川融化、南极出现了许多怪异生物、全球性的洪灾和干旱,究竟是因为人类索求无度还是自然的选择当中国南方很多地方泡在水里时,人们在惊呼1998年的洪灾可能再次来袭。一边诅咒着老天爷变幻无常,一方面更多的人还是加入买车的大军,尽管许多人都知道汽车尾气可能正在加重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1999年初,春节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湖北灾区看望慰问灾民。活动结束后,朱总理及家人召集我们随行人员吃了一顿家庭式的年夜饭,席间交谈氛围比较宽松,话题谈到了能否涨工资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应有相应的提高。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又遇到了特大洪涝灾害,对是否涨工资,当时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洪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从文献统计看,清代洪灾发生的次数大大超过明代,说明洪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强烈。文中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洪灾具有普遍性、频繁性、季节性、破坏性、复合性的特点。指出气候、地理、人为活动等为嘉陵江流域洪灾的成因。人们在防治洪灾时采取的灾前、灾中、灾后的各种措施,为减轻洪灾损失和灾后的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他捐款近百万元,负责55位失学孤儿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杂费;在首都北京,他一次为抗洪救灾捐款15万元;从1998年至今,他捐款近2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救济特困户;如今,他又资助5名“特优特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抗洪胜利后,全国又投入到了一场因水灾而带来的防治流行病的斗争之中。江西是这次洪灾的主要受灾地区之一,这与它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极大。本文力图从江西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明清时期来考察这一时期江西的水旱灾害及其由水旱灾害导致的直接严重后果——疫病的广泛流行,从而说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问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明清江西水旱灾害概况江西的地势周高中低,由南而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境内水系完整,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达到18…  相似文献   

11.
洪灾损失评估主要基于两种思路:一是不区分洪灾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数学工具和模型从总体上把握洪灾损失情况;二是根据洪灾形成机制,建立洪灾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汇总。基于第二种思路,本文从洪灾作用机理入手,提出了洪灾损失评估的5个过程,以过程为主线,结合洪灾损失评估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设计了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洪灾损失评估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背景下城区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化背景下城区洪涝灾害触发的自然条件改变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1991年太湖流域的洪灾和2007年济南"7.18"洪灾等近年来发生的洪涝灾害和积水问题进行大量调查和分析,发现积水成灾的城市区域具有一些共性,多集中在低洼地区,这些地区是城市防洪的重点地区。在集中分析积水成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增加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降低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地势、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重点应放在做好城市的防洪规划,加强工程项目的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和洪灾风险区划,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通过向城市居民普及洪涝灾害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关键字     
南方洪灾连日降雨导致广东、广西和湖南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截至6月15日,暴雨共造成227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28人,失踪24人,直接经济损失89.2亿元。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2007年中国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常年严重。  相似文献   

14.
清代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洪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在清代,长江的洪灾仅次于黄河,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愈来愈多,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清代长江历年发生的洪灾,涉及范围很广,问题很多,也很复杂。要对清代长江发生洪灾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必须从自然和社会的多学科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研究。这里仅从史学方面,简要地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老年人自行车旅游者协会虽然是一个老年群体,但始终把关爱国家、奉献社会看得高于一切:他们积极支援抗洪救灾,协助老区办学,参加“打假保优”,为山西汾酒正名等重大活动;积极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国际老年人年以及喜迎澳门回归等活动;为支持北京申奥,协会先后8次在省内外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夏季,在长江中下游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同时,地处上游的四川省也遭受了继1991年洪灾之后的又一特大暴雨袭击和严重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初步统计,此次受灾范围遍及全省180个县(市、区)中的168个县(市、区),受灾人0.2718万,受损农作物2566万亩,倒塌房屋32.78万间,殃及人数22.4万余人,损坏水库321座、堤防687公里、水利工程渠道3271公里、渠系建筑物3179座、塘坝12160处、排灌泵站398座、小水电站285处,造成各种直接经济损失达123亿元①。本文仅就这一时期四川特大水灾及危害产生的原因、波及范围、特点以及灾后对策等问题作一论述,以期能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防灾减灾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清季湖南救灾赈务措施基本上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方式.赈务主要有急赈、蠲缓、平粜、工赈等措施;救灾措施主要有抗洪救灾、治理和防疫治理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流域性洪水灾害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现行的防汛组织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洪灾应急管理的要求,符合我国洪灾应急管理现实需求的管理体制只能是将科层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由此,提出"科层-合作"制的洪灾应急管理思想,并结合CMSS模式,构建"科层-合作"制下的洪灾应急管理组织框架,分析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淮河流域为例,构建"科层-合作"制的淮河流域洪灾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与现行的淮河流域科层制防汛结构体系对比,得出前者更适应洪灾应急环境变化,从而使洪灾应急更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研究的主体不同,最近20年来的安全文化研究以199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安全文化理念被引入安全问题开始,到1998年安全文化专刊发行,其间以机构主导型的安全文化研究为特色;后一阶段,从1998年至今,逐渐转变为学者主导型的安全文化研究。安全文化研究关注了安全文化的定义、性质、内容、测量、模型,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共识较少,安全文化在促进安全的实践中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安全文化共同认可的理论前提,有效地标识和测量组织的安全文化,构建有说服力的安全文化模型,通过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在实践层面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是安全文化研究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古代湖南水灾主要有山洪灾、江洪灾等类型 ,在时间分布上 ,其发生频率呈加快趋势 ,它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总体说来 ,全省性的大范围的水灾不多 ,持续时间不长 ,洪水上涨的水位亦不甚高 ,因此 ,古代湖南水灾并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