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正在转向一种多样化、复杂性、竞争、合作和发展演进的领域。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新兴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如异军突起,“它促成了一些新的概念结构的产生,这些新的概念结构正是我们今天认识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世界)所必需的。”本文所要论及的哈肯的模式分析正是这种“新的概念结构”的一部分,它作为探索有机自然界复杂性的方法论,与自然界组织化有序化过程的辩证内容是相统一的,是人们描述系统自组织过程奥秘的有效的概念结构,或处理自然界的多重性、复杂性、竞争、合作与演进现象的有力工具。哈肯的模式分析也是当今自然科学研究中自发坚持辩证方法的一个重要例证。深刻揭示这种方法论的丰富内涵和辩证性质,对于进一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个千姿百态的活生生的世界,对于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以简单方法所揭示的机械论的世界到以复杂性方法揭示的不断演化的世界,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探索。系统方法、自组织方法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不断演化着的客观“存在”,复杂性正是让我们在演化中把握存在,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去接受正在进行的在思想上的进化。复杂性方法在今天对我们探索世界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简单性思维范式的超越,而且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疆域。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是世界的客观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 ,复杂性思维方式将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形式。偶然性在自然界中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 ,世界上存在着一类“绝对”偶然事件或内在随机性。  相似文献   

4.
分形理论对科学思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状态。维数连续和否定微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宇宙时空结构可能不是4维而是分维。分形理论是探索复杂性的新学科,它所揭示的标度不变性等系统特性和伴随的许多新概念,对科学思维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散论自然美     
一、“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人化的自然界”,一个叫作“人类学的自然界”。对于“人化的自然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而“人类学的自然界”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什么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呢?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人类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从自然界分化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秩序的复杂性走向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就必然地像自然界一样显示出日趋复杂的历史规律。国际社会秩序多方面趋向复杂性的现实是对一切领域的“冷战”性思维的明显否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这是社会诸方面复杂性发展使然。正视并充分利用社会秩序的复杂性,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功能与结构这一对概念,很早以来就为人们所广泛运用着。特别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系统理论的深入发展,功能与结构这对概念更加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实质上巳逐渐被提到哲学的高度,成为一对新的哲学范畴。一、事物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普通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千差万别的诸种事物,都是以系统状态存在着的。所谓系统,就是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成的有着自身规定性并与周围事物处于联系之中的整体、体系。例如自然界,就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自然辩证法》,第54页);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庞大系统;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决心翻译美国学者J·佩里和E·佩里合著的《当代社会:社会学的综合分析》一书,因为它是一部颇具可读性和普适性,又富于时代气息和学术特色的读物。其最大特色就是对当代社会进行了综合研究。顾名思义,该书所考察的对象是当代社会。怎么考察法?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当然,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停留在眼前。所以书中除设有专章追溯“人类历史开端”(第2章),并在以后许多章节回顾了社会群体、组织、结构、制度、文化等由简而繁、由低到高的变迁历程外,还对诸如“经济前景”、“世界命运”等未来课题,进行了种种预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考察必须切合当代社会的特点。正是由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当代社会最为突出的“复杂性”,才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需要一种综合探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问题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因果性的活动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如果科学是以概念、定律和原理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则是显科学;如果它尚处在探索的实践过程之中,则是潜科学。潜科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并非消极等待自然界“显露”其自身的奥秘,而悬积极地去探索它的规律性和因果性。  相似文献   

10.
散论自然美     
一、“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人化的自然界”,一个叫作“人类学的自然界”。对于“人化的自然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而“人类学的自然界”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什么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呢?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  相似文献   

11.
反馈规律     
反馈是现代自然科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在一些学科如控制论、系统论中已有关于反馈的具体理论。我们认为,可以把反馈这一概念上升到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来考察,把它理解为:任何一个系统受到作用时的反映或表现。这时,我们实际上用“反馈”来代表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由于这一形式的普遍性,我们把它概括为自然界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称之为反馈规律。本文力图阐述反馈规律的一些基本内容,并附带讨论探索反馈机制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影既是一种商业,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它的复杂性就在于不能简单地运用纯商业的运作方式,而必须以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来作为深层次的“票房诱饵”。美国这种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就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范式经济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走向系统范式已经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世界科学潮流,而复杂性科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真正的“系统范式”科学体系。现实经济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所以利用复杂性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经济是可行的。复杂性范式经济学有着极为广阔的视野和巨大的理论容量:它为古典理论留有充分的“余地”,它也与现代经济学充分“兼容”,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有理由相信,复杂性范式经济学就是引导经济学走出理论荒漠的摩西。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级组成部分 世界上有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是伴随新的经济关系的建立,新的政治结构、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建立。新的社会条件、新的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造就一代新人,而一代新人的出现,也正是这种新的社会生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社会现代化正是相对于社会传统而言的一个概念,社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全面摆脱传统的历史转  相似文献   

15.
“构造”概念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它被用来刻画意义如何向我们显现。索科拉夫斯基认为,胡塞尔分别在静态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阶段采取了“静态构造”的形式-质料图式和“发生构造”的一元论图式。笔者将指出,随着后期胡塞尔现象学的推进,构造的含义将更加复杂,它同时指示了自我在世界视域之中的横向结构,以及绝对时间意识支持着世界经验、并与其相互交织的纵向结构。笔者也将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种构造图式。  相似文献   

16.
客家是一个共同体概念,它由更为基本的“群”所构成。客家的文化认同正是在自身不断变迁的过程中落实于不同的“群”。目前国内的客家研究中通用的“民系说”存在大量问题,本文试图在概念体例上给一个新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论复杂性思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经典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三根支柱“有序”、“分割”和“绝对理性的逻辑”已经被动摇,科学的发展迫使我们走向复杂性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组成犹如一座多层的建筑,它的基础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有关,中层是自组织的思想,顶层是复杂性思维的基本规则。复杂性思维方式既超越又整合简化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人类经济的巨大进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变得愈来愈强大,自然界处处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变成了“人化自然”。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科技发展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负作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类生存质量一天天下降,大自然正在“报复”我们,人类正在苦涩地品尝自己种下的恶果。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变暖、酸雨出现已成了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多、生产力落后等诸多原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新的发展概念是“全球的”、“一体的”和“内生的”。作者认为,除了特殊的分析以外,“全球的”还应当是描述整个人类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中可以接受的各个不同的方面的一种观点。它可以指一个国家或国家团体,也可以指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复杂性范式视野下的复杂网络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复杂性的探索过程中,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还原论范式”到“整体论范式”再到“复杂性范式”的转换,复杂网络理论是近年来在探索复杂性问题上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对复杂性研究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进展作了梳理,对二者的关系和意义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了复杂网络模型方法模拟复杂系统涌现的过程,在肯定这一方法的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