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需要依靠学校这一教育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举全力来关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各类农村学校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做好教育工作,监护人要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因此,矫正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应当从监护人、学校、政府部门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学习整体上较差;道德意识淡薄、行为出现偏差等同题突出.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必需加强家庭教育责任、注重学校针对性的教育及改善社会环境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归因和出路进行研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受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部份农村家长重养轻教和学校教育单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数量多、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受阻和身心健康堪忧等社会难题,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认真履职,家长要主动担责,学校要积极跟进,社会要广泛响应.要通过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共享蓝天"和"绿色通道"三大工程,推广校园关爱行动、"代理家长制"和社会爱心行动三大成功经验,构建经费、制度和监护三大保障体系,争取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因此,矫正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应当从监护人、学校、政府部门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事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严重缺失.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重构,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方面的合力支持,以此形成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良好网络体系,促进西部农村教育、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留守生活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遭遇,过什么样的留守生活决定了他们生命和生活的状态和质量,留守生活是我们考察和思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视角和维度.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消费生活和闲暇生活构成.对陕西省宝鸡地区7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情感呈现陌生化倾向,学业成绩不良现象普遍,也容易成为同学欺负对象等,而且,不同学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存在显著性差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从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在父母监护缺位下,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发展权受损的具体状况;提出通过改变城乡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并不断完善我国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等路径解决留守儿童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肩负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优化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搭建了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的桥梁。同时也出现职责不明确,经费不足,心理教育师资缺乏等问题。今后需要明确职责,注重落实;整合多方力量,解决经费问题;完善服务方式;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一直困绕着家庭和社会,溺水身亡是威胁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最大问题;为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用体育手段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联合为儿童提供假期活动的场所;并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对留守儿童体育技术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最头疼的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的温暖,与父母聚少离多,祖辈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近人意之处,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亲情、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而且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另外,父母的长期打工生涯给孩子们造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不在家而缺少对子女的教育,同时政府学校等又无法关爱到所有的这些孩子而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保证,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活、道德、心理、学习、人生观、世界观等出现了严重的偏向和错误的认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损的现状,其弥补则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家长的关键作用、学校的基本作用、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教育关注的新阶段。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在实践领域得到了较大关注和发展,但难以有效的为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服务,根本原因在于构建理念、社会环境、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困境。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尊重和保障留守儿童基本权益,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各种教育本土资源,以及建立共同参与的教育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的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学习、行为及交往、心理的影响,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公共政策方面,生态系统发展观视野下的留守儿童等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十几年的研究表现出成果大幅增长、内容多样、重视量化分析等主要特征,但也存在着研究对象的操作定义不准确、研究假设有片面性、研究方法有局限性、研究的理论反思有待深入以及研究仅限于横向比较等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反思和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除了强化家庭功能,外出父母多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情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外,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采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和农村留守儿童教师支持量表, 对659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23名为留守儿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性并没有因性别而产生显著差 异,但会因与父母联系频率和看护人的受教育程度而产生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师支持和学校适应总体及各维度之间 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且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说明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通 过加强教师情绪性和工具性支持,营造班级和谐氛围,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的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一体系的建设要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需要几个方面的协同努力,即坚持政府的全局引领作用、释放学校的教育关爱活力、发挥农村社区的教育服务功能以及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20.
从家庭、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从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非均衡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