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生鲜乳价格剧烈波动是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主要受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因素的影响,季节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的影响极其微弱。生鲜乳价格的长期趋势是不断上涨的,但2014年后出现了下行势头,生鲜乳价格的循环波动可划分为3个周期,呈现“大幅波动-相对平缓-更大幅度波动”的变化趋势。消费需求变化、生产成本变动、进口乳品冲击、产业政策调整和突发质量安全事件等是影响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效率差异、产业链视角下扭曲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当前我国乳业快速转型调整的阶段特征则是我国生鲜乳价格剧烈波动和奶农“倒奶杀牛”的根源。因此,我国奶业调控政策应聚焦市场需求变化、奶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风险与特征,在可储存商品市场理性预期的假设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建立扩展的GARCH簇实证模型,运用2000-2015年月度价格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和非对称性,价格上涨信息引起的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大于下跌信息引起的价格波动;我国生猪饲料市场并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该市场的多数交易者在做决策时非理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中,玉米价格收益率显著影响了生猪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为此,未来我国应从产业链视角进一步完善包括玉米价格在内的生猪饲料价格波动的预警系统;提高对饲料价格上涨及驱动因素的关注度和警惕性,并不断完善生猪饲料市场,引导饲料市场相关主体理性投资与决策。  相似文献   

3.
以猪肉价格波动的特征为切入点,运用蛛网模型分析供求曲线的弹性关系,发现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具有发散性特征,不能自发达到均衡。为进一步解释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成本、替代品等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玉米价格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影响在6个月左右达到峰值,而其他因素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在参考玉米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建立有效的育种体系和联动的价格预警机制来抑制猪肉价格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4.
随机冲击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随机冲击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用Beveridge-Nelson分解技术对主要粮食价格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并运用Cochrane方差比统计量测定随机冲击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籼稻、粳稻、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价格存在着平稳增长的确定性趋势和负的随机趋势,外部随机冲击对粮食价格具有负作用,并在1998-2003年间表现最严重;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并受随机冲击影响;从短期看,随机冲击对籼稻、粳稻和大豆价格的影响在20期左右达到最大值,对玉米价格冲击在10期左右达到最大值,是价格短期波动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5.
运用2001-2011年的鲜果零售价格数据,分析了我国水果价格波动主要特征,运用X11季节调整模型实证分析季节性因素对我国水果价格波动的影响;运用HP滤波分解模型将2001—2011年我国水果价格指数序列分解为趋势值序列和波动值序列,据此考察我国水果价格长期波动的趋势,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划分。研究发现:我国水果价格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季节性因素、不可观测性因素及国际经济因素会使价格在短期内剧烈波动;此外,研究期内我国水果价格波动可划分为7个周期,各周期持续的时间长度、谷-峰落差都不尽相同,研究末期水果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明显提高。提出为了稳定我国水果价格,有必要从生产、消费及进口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水果价格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6.
我国羊肉价格波动特征及替代品价格冲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从我国羊肉价格月度数据中分离出长期趋势、不规则变动、季节变动和周期变动,并分析其各自波动情况及波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分析羊肉替代品价格对羊肉价格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羊肉价格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羊肉价格存在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之后再快速上升再下降的长期趋势;外部冲击在多数时间内对羊肉价格具有推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羊肉价格经历了4个周期,且周期波动长度有增长的趋势,波动幅度有加大的趋势;替代品价格中对羊肉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是牛肉价格,其次是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00-2011年玉米价格月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效应函数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省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主要省份玉米价格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主要省份玉米价格冲击对本省玉米价格的波动最为明显,持续时间也较长,对于其他省份的影响则相对较弱;主销省份价格波动对于其他省份玉米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高于主产省份,既是主产省,又是主销省的省份对于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明显高于主产省或主销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2-2008年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扩展的Nerlovian模型,检验了原料奶供给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前期产量对原料奶供给的正向作用最大,单产、存栏和WTO规则的影响次之,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小;饲料价格的反向作用明显,是阻碍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原料奶收购价格缺乏弹性,其短期和长期供给弹性分别为0.109和0.773,均衡状态调整周期约为7.1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波动频率加快,引发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究竟是市场供需还是投机因素的争论。文章以玉米为例,基于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实证分析了市场供需因素和利率、汇率等金融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供需始终主导着玉米价格变动的总体方向,金融因素对玉米价格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近年来投机资金的增加不仅提高了玉米价格和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还加大了玉米价格的短期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分析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过程,然后以1978—2009年的中国乳业规模发展数据为基础,以奶牛年末存栏数(千头)、奶牛养殖业产值、畜牧业总产值等三个变量作为输入、中国奶牛产量作为输出,采用MATLAB2009a中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乳业发展规模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十年中国原奶产量将大幅度增长,乳业规模将迅速扩大,原料奶生产无组织管理已不适应乳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必须转变原料奶总量的增长方式。研究成果对于奶牛养殖业管理部门、养殖业者科学合理地规划奶牛养殖规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乳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奶供应商合作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乳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奶供应商合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实地调查资料,对乳品产业链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原料奶供应商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散养农户、奶牛小区和牧场三类原奶供应商中,牧场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效率最高,奶牛小区次之,农户最低;影响乳品加工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合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双方的合作能力与条件以及合作收益。  相似文献   

13.
对2008年以来的欧盟碳配额期货价格和工业生产指数、生产价格指数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碳配额期货价格短期内主要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长期来看主要受到生产 价格指数的影响;碳配额期货价格的上扬短期里将导致工业生产领域价格上升,并且有利于快速提高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发展速度的提高在中短期内具有抬升碳配额期货价格的 效应,但长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基本可以忽略工业发展速度与碳排放配额期货市场的相互影响。这对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鲜乳商品的独享性和生产投资的专用性,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奶农合作社地位薄弱以及奶站和奶企的社会责任缺失是导致生鲜乳市场买方垄断的根本原因。买方垄断导致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进而危及生鲜乳供应链安全运行。针对奶企垄断应采取“堵”的策略,抑制其垄断行为;对奶农应采取“疏”和“鼎”相结合的策略,培育遏制垄断的外部力量,以促进公平竞争,保障我国生鲜乳供应链安全。为此,应加大生鲜乳收购的保护力度,加快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建立,完善定价机制;尽快建立适用于奶农合作社运行的法律法规,完善奶业保险体系的建设,走规模化、合作社化和现代化养殖之路,从而实现对奶企垄断的“堵”,对处于弱势地位奶农的“疏”和“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中国食品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和对其他产业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制造业的14个部门都不能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后向与前向关联度表明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整体上更多地受到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刺激,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方便食品制造业,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和软饮料及精制茶加工业等6个食品制造业部门对国民经济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对于其他8个食品制造业部门,其既不能受到整个经济生产的刺激,也不能刺激整个经济的发展。建议政策制定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我国食品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7.
粮食作为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安全和价格稳定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政府的经济政策干预是防止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52-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价格除受通货膨胀、粮食产量、劳动要素投入、汇率等传统因素影响外,国家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也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效应。基于此,本文最后对稳定我国粮食价格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以来的年度物价指数显示价格波动的周期数和起止年份与中国的 GNP增长率的周期波动完全一致 ,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波动密切相关。中国通货紧缩具有转型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1950-2010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农产品产销价格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销价格保持相似的波动态势,二者之间的双向传递是顺畅的;与此同时,农产品零售价格对农产品产销2个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农产品产销价格的联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或"单向"的特点。提出必须努力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以及发展"农零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中药价格频繁波动,研究中药价格的波动特征有助于稳定我国中药价格,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运用ARCH类模型对1990-2013年间的板蓝根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极蓝根价格波动存在异方差效应和集簇性,其受到的外部冲击将对价格波动产生持久影响;价格波动不存在显著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涨价信息引发的价格波动程度要大于降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