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儒林外史》中,诸如本体性空、无常空苦、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经世济众等佛学思想比比皆是,体现出一种"以无住为住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感和禅意。深入探寻隐含在《儒林外史》中的佛教内蕴,有助于更好地审视这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2.
"弱者情结"是心理学界未给予充分发掘的命题,"苦儿文学"是俗文学研究未给予充分关注的领域;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苦儿"是在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对社会"人"群中生存于特殊家庭结构、特殊物质与精神状态下的一类弱势群体的特定称谓;而"弱者情结"正是以"弱者""弱势"为核心,由潜意识中的弱者认同、欲望和情感组成的系列复杂心理。作为经典文学类型和文学现象,那些被聚焦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苦儿"形象,似乎都曾毫无例外地被作为幼者、弱者的代表,或者成为诠释人类悲剧命运、忧患意识、抗争精神、拯救精神的特殊指代,作为我们文学欣赏的对象,也成为我们心理学视野下久挥不去的"弱者情结"的载体,换言之,心理学视野下的"弱者情结"具有阐释"苦儿文学"深层创作动机的可能性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齐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七戒""八不""喝茶""食之有道""拉二胡"。七戒齐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他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三戒吸烟,他  相似文献   

4.
王华超的散文新著《仰望星空》,瞄准了一个极富时代意义的热点话题:关注人生,关注健康精神生活,字里行间充满智慧,读来颇多感想!最近几年来,"精神生活"以及与此接近的诸如"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心灵""灵魂""人文精神""文化自觉"等等说法,频频出现在我国的报刊论著和大众传媒之中。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是基于当前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庆祝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进期"、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期"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动期"而提出来的.伟大建党精神从四个维度深刻地解答了中国共产党"因何而立""向何处去""如何行动""为谁出发"的问题,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呈现为一个逻辑严谨、内在贯通的有机整体.伟大建党精神立基于党的思想理论之中,凝结于党的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于党的实践进程之中.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当以理论建设为根本,以党史资源为依托,以奋斗实践为指向,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说服力、亲和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华敏 《老友》2009,(10):41-41
当"爱幼"变成"宠幼","宠幼"之心日盛,家中的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而"尊老敬老"却日趋流于形式,不少老人缺少关爱,饱受寂寞之苦。为此我们不禁要呼吁:请给敬老添加实实在在爱的砝码!  相似文献   

7.
"勇德"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传统美德,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勇"与"仁""智"并称"三达德",构成了人格行为规范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根基."勇德"是"勇"的行为结合"仁""智""义"等个性品质而表现出的德性精神,是人的勇力素质、勇气品质与勇敢精神的综合体现.体育的教育本质承载着人的勇力素质、勇气品质与勇敢精神的培养重任,与儒家伦理文化中的"勇德"精神的基本内涵存在着高度契合.针对当代社会"勇德"精神缺失导致中国伦理道德下滑及社会责任感、安全感、信任感缺乏现象,体育独特的、实践性的、向善性本质是唤醒与培育勇敢担当、见义勇为等儒家"勇德"精神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苦差事""最苦金饭碗",这无疑是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热词。然而,一些岗位虽注明"频繁出差""经常加班"等条件,报名热度依然不减。尽管一些岗位比较艰苦,但报考和录取比例仍超过了600比1。当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把公务员当作自己的理想职业时,  相似文献   

9.
"苦吟"是中晚唐诗坛的一种特有诗歌现象,体现了诗人的生活之苦、思想之苦和作诗态度之苦.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注重学习和借鉴前代优秀诗歌遗产,使其诗歌显现了"牢笼百代"的特征,并重视诗歌创作的"求新",因此诗作新句纵横,而强烈的诗歌创新精神使其崇尚及注重格律的"苦吟"式作诗方式,"苦吟"风尚垂范后世,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逐渐形成了"苦吟"流派.这与其人生经历、由盛唐向中唐转折的时代风气有关,更与其对诗歌艺术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意无意间,素往人们总将"学习"看成是一个饱经磨砺的痛苦过程。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青灯黄卷,为伊消得人憔悴",追本溯源,"痛苦"的感受,不仅缘于对既有自我的改变和提升,也与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助,即学习的氛围培育及"学习"的终极价值意义评价有关。因此,在当前我国各地正不断深入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中,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更有兴致、有尊严、有品位地参与学习,成为推动社区教育深入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这一系列红色精神,都是我们党坚持"三个代表"结出的精神之果."三个代表"与红色精神互为表里.实践证明,党必须时刻坚持"三个代表",不能让红色精神淡出党的历史而受曲折之苦.  相似文献   

13.
越商队伍中的重要分支是越商女企业家.越商女企业家不仅具有越商企业家的一般精神特质,即"韧""勤""真""实""慎"五个方面,而且还具有女性企业家独有的特质,即,相夫教子和热心公益事业等.越商女企业家的上述精神特质,渊源于受越地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地区文化交流等因素影响下的越文化和越地丰富的名媛故事等.  相似文献   

14.
老浔 《老友》2009,(10):40-40
当"爱幼"变成"宠幼","宠幼"之心日盛,家中的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而"尊老敬老"却日趋流于形式,不少老人缺少关爱,饱受寂寞之苦。为此我们不禁要呼吁:请给敬老添加实实在在爱的砝码!  相似文献   

15.
陕西瓦当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从瓦当与"太极""阴阳""五行"和"方圆相形""动静相生""书画相应"等几个方面分别阐释了陕西瓦当艺术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提出了传承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周桂生 《老友》2009,(10):42-42
当"爱幼"变成"宠幼","宠幼"之心日盛,家中的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而"尊老敬老"却日趋流于形式,不少老人缺少关爱,饱受寂寞之苦。为此我们不禁要呼吁:请给敬老添加实实在在爱的砝码!  相似文献   

17.
船舷 《老友》2009,(10):43-43
当"爱幼"变成"宠幼","宠幼"之心日盛,家中的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而"尊老敬老"却日趋流于形式,不少老人缺少关爱,饱受寂寞之苦。为此我们不禁要呼吁:请给敬老添加实实在在爱的砝码!  相似文献   

18.
"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周易》文本与哲学思想的核心术语和观念之一。《周易》时哲学之文本质料--"时机""时行""时止""时位"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灵动"易"时"所做出的智慧哲思,其体现了变易性、应因性、创造性等文化哲学意蕴。就意义而言,作为生活的智慧和行动的哲学,易"时"的思辨性设计--"见几而作""亨行时中""与时偕行"等更具行动性和使命感,它因始终贯穿着行动精神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和对区情进行科学审视判断的基础上,描绘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富民强区的内蒙古宏伟蓝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动员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齐心合力,从"强区""良好社会秩序"和"富民"几个方面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努力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六大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在尼采《苏鲁支语录》的"读与写"篇中,"血""笑""舞"三个意象相互关联。在"血"的生成性、"笑"的反讽性与"舞"的轻灵性背后,正是精神与肉体、自我与他人、瞬间与永恒之间界限的消弭。而"血""笑""舞"三个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在于超人,其内在的意义就是消弭的界限。这也就表明,在封闭界限消弭的尽头,恰恰诞生了尼采所指示的超人,生成了尼采的格言体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