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的背景下,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保护,并在新环境下得以再生产。受到当地政府资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首届五冲瑶盘王节,展示了当地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盘王愿。盘王节过程包括展示性庆典、还盘王愿、民众活动3个方面,未变要素与已变要素两个方面反映了还盘王愿仪式在盘王节中的再生产过程,显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背景下民族文化再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国际瑶族学术研讨会暨湘、粤、桂三省(区)第一届南岭地区瑶族盘王节,于1992年11月6日至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八步镇隆重举行。出席这次瑶族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和北京等省市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法国、美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的国际瑶学专家和瑶族代表共100多人。与会  相似文献   

3.
[提要]作为中国社会小而精的完整“切片”,村落是涵括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村落多维空间是空间认知、环境感知、营建智慧的外化,也是社会关系、文化信仰、文化逻辑的实践场域。南岭走廊瑶族传统村落主要有山地型和平地型两种,本着尊重环境、敬天法祖的理念,瑶人构建了注重风水、景观、界域的物质空间,以公共空间、社老制、瑶老制等为纽带的社会空间,以祭社、安龙、盘王节等仪式空间为核心的精神空间。村落空间形态经历了游耕、定居、现代化三次依时间叙事的空间实践和演化,目前瑶族村落面临的空间重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5.
“游耕”是对历代瑶族社会经济生活的精辟概括,又是瑶族社会历史活动的真实写照。学术界对瑶族游耕的看法不太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游耕就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或说游耕略如北方之游牧。这些说法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未能涉及到瑶族这种独特的游耕生活的实质。本文试图从分析广西、湖南部分地区盘瑶和过山瑶游耕的主要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瑶族有何影响入手,进行探微。  相似文献   

6.
李春森  曹永红 《老友》2012,(7):66-66
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瑶山村,坐落在峰峦叠蟑的群山怀抱之中,是我省唯一的瑶族聚居地。村前溪水潺潺,村后松竹摇曳。初夏时节.我们去该村拜访了98岁的瑶族寿星王天祥。王老步履稳健,耳不聋、眼才花,而且十分健谈。  相似文献   

7.
瑶族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现有人口170多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均有瑶族居住。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秦汉时代,瑶族的祖先长沙蛮和武陵蛮就已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瑶族又是一个勤劳勇敢、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瑶族人民不断向岭南各地甚至国外迁移。在迁徙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资源为本民族的健康服务,在历代沿寨行医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医药知识,为瑶族的医  相似文献   

8.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长期的传播并已广泛地被瑶族所使用。汉字究竟是原来意义上的汉字,抑或已演变为瑶文,还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字?客观地研究和认识这些问题,无疑对当前在瑶族社会推行拚音文字,学习汉语文和对瑶族古藉文献的整理出版都将是有益的。 一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的传播 1、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时间 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为瑶族知识分子和瑶族问题研究者所公认,记述瑶族社会历史和宗教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瑶族村规民约的分析,指出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影响的六巷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基本一致,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也存在冲突和矛盾方面,需要加强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11.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这个古老的山地民族,有着悠久而生动的耕山民族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众多的学者专家对古老神秘的瑶族投来温情的目光,其部族依山而居,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山居文化,如“爬楼”等民俗更是趣味盎然。瑶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对瑶族民居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2.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内容涉神话、传说、族史、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瑶族的起源、迁徙、习俗及瑶族人民开发山区所享有的种种权利,号称瑶族的“圣经”和“护身符”。作为契约型文书,《过山榜》是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瑶人既坚守神圣又关注世俗的特定精神追寻,对于缓解全球化语境下去圣化带来的精神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禁忌习俗的主要内容、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以及如何改造等方面的讨论,分析论述瑶族禁忌在现代社会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从深层次上探讨禁忌的社会本质和文化特征,为瑶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石牌话看瑶族的原始法律意识韦玖灵一、瑶族的“石牌话”瑶族“石牌话”是瑶族“石牌制度”的产物,是为石牌制度服务的一种法律形式。“石牌制度”是解放前广西大瑶山地区(现广西金秀县境内)和贵州荔波瑶族地区的一种带有原始民主制残余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把有关维护...  相似文献   

15.
瑶族宗教及其文学艺术生态苏胜兴一、原始宗教与神话文学瑶族神话,作为瑶族古代的民间文学作品,在原始社会,它和宗教缘于同一体,是一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这种单一的性质,是由当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简单的物质关系所决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  相似文献   

16.
置于传统文化系统中,在历史的视野下观照瑶族民间文学,才能更好地探寻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也才能更为深刻地阐释和理解瑶族文化的特质以及社会群体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之一的《瑶族文学史》,是一部在瑶族文化视野下 ,全面系统、客观详实地评述瑶族文学史的专著。展现出瑶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艺术魅力、瑶族历史的演进历程、瑶族宗教信仰发展史以及瑶族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族群意识、结构等丰富内容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瑶族文化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代,瑶族势力空前壮大。瑶族分布的重心已南移至湘南及两粤,三省瑶人势力最盛的是:湖南的衡、永、郴、桂等州诸瑶;广东为占据泷水流域的罗旁瑶;广西则为浔州大藤峡瑶。明代瑶族社会,虽然整个发展程度尚不高,但较前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从社会经济、政治及民族关系诸方面可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9.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范冕云南省金平苗、瑶、傣族自治县,是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屏障,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瑶族多居半山,以耕作水田为主;傣族居住于河坝、河谷地带,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本人对励拉乡普洱上寨傣族“干栏式”建筑和八一寨瑶族汉式民居建筑进行...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2月1至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由香港中大人类学系与国际瑶族研究协会联合召开的“盘古与盘瓠问题国际研讨会”,实际上是前一年在香港召开的“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的继续。1986年5月“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的中文版论文,已在北京的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盘古与盘瓠问题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因总字数不多,所以作为一个专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