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正确掌握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输血原则和输血方法。方法将90例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给予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输血,每例患者一次输入红细胞悬液2U~4U,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对输血前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成份输血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住院老年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连续3天,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卡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卡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减小不良反应程度,且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虚或气阴两虚的晚期肺癌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加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EP或CAP。结果 2个周期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8^+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CD4^+水平较治疗前有提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可以通过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降低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来稳定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T细胞亚群,CD40配体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诊或住院的老年DN 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就诊确诊为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19例,同期体检且结论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物及其共刺激分子CD28,CD40配体表达分析.结果 不同分期的老年DN或患者外周血CD4+水平、CD4+/CD8+比值和CD28、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晚期DN患者CD4+水平、CD4+/CD8+比值和CD28、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DN患者存在着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老年DN患者CD40配体表达增加,并加重其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在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感染患者分为抗菌素治疗组和抗菌素加胸腺肽α1治疗组,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6和TNF-α,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IL-2升高,CD3^+,CD4^+,CD4^+/CD8^+百分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TNF-α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TNF-α下降(P〈0.05),CD4^+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比较,胸腺肽组CD4^+百分率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胸腺肽α1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改善感染患者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的失平衡,有助于感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有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并观察其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治疗组血中CD4 、CD8 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NK细胞较对照组也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调,辅助治疗老年肺炎有很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1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给予保温干预,61例)和对照组(围术期未做保温处理,60例)两组对象均在术后24小时接受了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检测。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_3~+,CD4表达浓度及CD_4~+/CD_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_8~+水平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P0.01)。结论围术期保温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体内辅助性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手术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117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术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n=39),对照组(C组)、Dex1组(D_1组)和Dex2组(D_2组)。分别于麻醉前(T_0)、术毕(T_1)、术后24小时(T_2)、术后48小时(T_3)时点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4+)、CD_8~+、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_0比较,3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在T_1明显降低(P0.05),后逐渐回升,CD_8~+在T_1明显升高(P0.05),后逐渐回落;D_1和D_2组在T_1及T_2与C组比较,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CD_8~+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D_1、D_2组患者术后呕吐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手术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小,术后恢复快,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治涂阳肺结核(TB)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该疗法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TB患者66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即分为化疗组(予以常规化疗)及联合组(化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每组33例,比较组间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化疗组的78.79%;且其不良反应率为9.10%,较化疗组的27.27%相对更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联合组有相对更高的CD4~+与CD8~+水平,且联合组的CD4~+/CD8~+较化疗组相对更低(P0.05)。结论 TB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改善CD4~+与CD8~+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40例老年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不同T细胞亚群、CD4^+CD25^+Treg,CD4^+CD25^+CD127^-Treg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4^+CD25^+Treg,CD4^+CD25^+CD127^-Tre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缺血性心脏病者与非缺血性心脏病者比较CD4^+CD25^+Treg,CD4^+CD25^+CD127^-Treg无显著性差异,CHF2组CD4^+CD25^+CD127^-Treg显著低于CHF1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较少,且与心功能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外周免疫耐受功能失常参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及调节性T细胞(CD_4~+CD_(25)~+Treg和CD_4~+CD_(25)~+Foxp_3~+Treg)表达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阜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9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1例。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和CD~4CD25~+Treg,CD_4~+CD_(25)~+Foxp_3~+Treg等细胞免疫学指标。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CD_3~+及CD_8~+表达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_4~+浓度及CD_4~+/CD_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同时,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CD_4CD_(25)~+Treg,CD_4~+CD_(25)~+Foxp_3~+Treg表达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春季在营口市鲅鱼圈区中心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人员75例。入选对象均为汉族成年人,依照年龄进行分组:老年组(≥60岁)41例和成年组(60岁)34例。两组对象体检期间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_4CD25~+Treg和CD_4~+CD_(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检测。结果老年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4+~表达水平及CD_4~+/CD_8~+比值均明低于成年组,而CD_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老年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_4~+CD25~+Treg和CD_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结论增龄可引发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全部患者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患者均能耐受术后肠内营养.术后第9d同第1d相比,EEN组、TEN组患者PA、外周血TLC明显升高,EEN组TF、CD4 、CD4 /CD8 明显升高(P<0.05).同期相比,术后第9天EEN组PA、TF、外周血TLC、CD3 、CD4 、CD4 /CD8 明显高于TE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更好地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B淋巴细胞CD~+_(19)和NK细胞CD~+_(16+56)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18例冠心病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心力衰竭组)和16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检测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B淋巴细胞CD~+_(19)和NK细胞CD~+_(16+56)绝对计数,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CD_4~+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CD_8~+心力衰竭组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CD_4~+/CD_8~+心力衰竭组低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NK细胞CD~+_(16+56)心力衰竭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B淋巴细胞CD~+_(19)心力衰竭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_4~+、CD_8~+、CD_4~+/CD_8~+、CD~+_(16+56),CD~+_(19)有明显改变,提示心力衰竭组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患者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均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输注氯化钠,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点HR、MAP及SpO_2水平,S100β水平,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结果两组T0时刻HR、MAP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与同组T0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与S100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观察组术前术后S100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两组其他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为36.0%,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保持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改善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外周血细胞对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6例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1例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设为观察组,其余145例患者心理健康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部分外周血细胞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负性情绪的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炎症反应严重,免疫功能受损,改善患者外周血细胞,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能够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层该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NK,CD4^+/CD8^+等免疫指标变化。结果60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CD8^+百分比例及CD4^+/CD8^+比值与60岁以下患者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抗原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不同年龄层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患者术前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免疫指标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10天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减轻对免疫细胞的抑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适宜的临床液体治疗方案。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或盆腔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0ml/kg,B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5ml/kg,C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20ml/kg。所有患者输液20min开始硬膜外给药,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10~T12,研究结束后方可手术。记录输液前及输液60min内每隔5分钟的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及血红蛋白(Hb)浓度的数值。结果3组患者在输注复方乳酸钠后血液稀释度均有所变化(P〈0.05)。与A组相比,C组T45后的血液稀释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CVP较基础值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组的输液方案比较适宜,能更好地预防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Ⅱ)联合伊马替尼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Ⅰ)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TKI-Ⅱ(尼罗替尼组14例,达沙替尼组18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分析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完全血液学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主要分子学缓解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和NK细胞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Ⅰ~Ⅱ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和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KI-Ⅱ和伊马替尼联合治疗的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改善,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