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上世纪末开始,读经之风悄然兴起,社会上出现了儿童读经热潮。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正确对待当前儿童读经运动,有必要探索其产生的背景、原因,这种探索可以超越儿童读经现象的内涵与范围,启发人们对其他社会问题的深层思索。我们认为近年来兴起的儿童读经运动,有其社会原因、文化背景:这场运动的兴起与我国国力增加,民族自信心增强有关;与文化转型的内在需要有关;与现行教育体制的不足日益显露有关。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在中西文化关系上,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中西互补论、新旧调和论、文化发展交替论三种观点。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淘洗筛选,整理剧新,以适应时代需析主张。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亦有偏颇谬误之处,应一分为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同时,语言和文化又是同步发生的,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可见,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它所存在和生长的文化环境,只有正确地理解其蕴涵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地掌握好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在中西文化关系上 ,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中西互补论、新旧调和论、文化发展交替论三种观点。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淘洗筛选 ,整理刷新 ,以适应时代需要的主张。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独到的见解 ,亦有偏颇谬误之处 ,应一分为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受制于这种语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 ,它往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独特认识 ,是民风民俗的具体体现。“语言禁忌”与社会文化观念 ,社会变革以及语用环境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它是语言多维交际功能的具体表现 ,更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在中日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与动物有关的谚语其隐喻义表达存在对等与不对等现象.隐喻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其形成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受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理解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就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和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秦汉时期的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受其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具有多源性文化特点,集南北东西诸方的先进文化因素,使得其文化因素呈现出多源性特点,文化内涵是多元的。秦汉时期甘肃的漆器艺术。其造型和纹饰等夹杂着楚文化、儒道思想等多重因素、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8.
回族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底蕴。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项少数民族武术,其主体内容均与回族有关。回族武术的形成有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留存状态和发展现状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代外语教学过程中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不容争议。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外语教学中 ,要分清其不同性质 ,了解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10.
把语言的某些现象放在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可以突出语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也便于有效把握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向来是一个由多元族群所共同组成的移民社会,在全球化语境和台湾本地特殊情境影响下,其自身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特质而发展为多元族群的社会。但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被高度意识形态化,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造成伤害,导致台湾版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异化和畸形,无益于台湾形成真正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台湾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应怀抱平等、尊重、学习的方式,面对不同文化,达成相互理解;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必须在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主流文化之间作抉择或取得平衡点;透过多元沟通,建立起台湾人民对新移民的同理认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西南地区复杂的地理、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使这里的宗教文化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不同发展类型的宗教并存于西南地区。巫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有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并与当地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朴素认识结合在一起,对当地社会起到一种控制作用,对此有必要做去伪存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彝族文化广泛渗透到彝族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彝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深刻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 发展。而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的彝族文化,对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屏山县积极发掘和 激活彝族文化,整合彝族文化资源,培育彝族文化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使彝族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支柱性产 业。创新彝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让彝族文化守护彝族人民的精神家园,提升彝族文化自信,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脱贫致富路 越走越宽,让农民享受到彝族文化带来的乐观感和成就感,为屏山彝区的脱贫、减贫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共鸣。人们倾向于将这种群体行为理解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如果是处于相同社会环境下的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习得的社会行为,就不能仅仅从公民个体素质方面来理解这一行为。而应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社会现象。文化学家泰勒指出,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有一套显性的或潜性的行为模式。这些共同的行为模式叫做文化。个人的习惯模型是由适应既成的习惯模型形成的,即人的行为就是文化行为,文化对人的行为具有塑造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高低文化语境理论来解读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相似文献   

15.
酒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酒在日本产生以来,历经了从"神酒"到"天皇之酒"的演变过程,如今的日本,酒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模式及其社交礼仪,酒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追溯日本社会中酒的产生与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求其文...  相似文献   

16.
方言影视剧创作的语言因素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普通话为创作主流的今天,方言影视剧的创作,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当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现状,必然会影响到影视剧创作语言的多元化.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通用语言,为当地的人民服务,在一定时期内,还必然与普通话共存.其次,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方言现象是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信息含量.语言作为文化的窗口,体现着地域文化环境,并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构建.常常被艺术家用来构成作品意蕴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本性。从教育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从教育的主客体属性及其运作过程看 ,它主要是文化原理的运作 ,是一个文化过程 ;从其作为社会统治和控制手段看 ,它是一种人文力。这种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一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抵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二是要严格按照教育目的进行文化选择 ,三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文化素质 ,强化文化选择 ,四是要加强亚文化建设 ,引导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这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而且达到了文化价值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粉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里,"粉丝"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同时"粉丝"现象也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以"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促使"粉丝"行为形成的心理需求层次,以及在全球化环境中,"粉丝"相互联系构建的阐释性社区及其特点,最后还分析了"粉丝"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突显鲜明的党性和阶级倾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从而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思想资料,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也为进一步思考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属性及其现实选择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非主流现象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存在客观反映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对利益、思想和心理表达的需求。由此,非主流现象既呈现在行为方式上,又渗透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这种现象虽非主流,但对社会的影响和震撼绝不亚于主流文化意识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呈现的非主流现象,值得我们社会工作者探讨。本文以哲学的视角探讨非主流现象存在的缘由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待90后非主流现象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