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绵阳市玉米低产原因,从品种、栽培、耕作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一准(选准品种)、两增(增加密度、增加攻苞肥)、三扩(扩大杂交种、扩大播种面积、扩大育苗移栽面积)、四栽(单育单栽、宽窄行套栽、深沟深栽、覆盖移栽)、两个调整(调整播期、调整预留行大小)”的技术途径,经181.6hm2生产示范,单产达6068.0kg/hm2。  相似文献   

2.
丹皮是我国传统名花牡丹的根皮,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与丹皮的传统栽培方法直栽或斜栽相比。其新的栽植方法——平栽法,不仅能提高成活率,缩短栽培周期。而且根多皮厚,产量和质量双增。具体栽培方法如下:1、精细整地。选择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深耕细整。2、育苗。采用播种和分株  相似文献   

3.
培育健壮秧苗,是夺取番茄稳产高产的重要一环。现将室内培育壮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室育与准备。为避免露地育苗的不良环境,可根据各地春栽番茄的早晚,在室内育苗,事先准备好室内育苗的苗箱和营养土。一米见方、高7厘米的一个木箱,可育苗3000株左右,营养土可选用过筛肥土70%和30%过筛农  相似文献   

4.
油菜育苗移栽,是解决粮、棉、油争季节矛盾的好办法,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措施。在育苗过程中,要狠抓培育壮苗。壮苗是高产的基础。武宁县农科所试验结果表明,栽壮苗比栽一般苗增产14.5—44.6%。壮苗的标准是:6—7片绿叶,6—7寸长,根颈粗0.6—0.7厘米,株型矮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培育壮苗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抗虫棉高产栽培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丰产田的建设。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同时发展棉田绿肥.提高地力。氮、磷、钾的比例保持在1:0.3:0.7。(二)应用“两膜”栽培,促其早发。棉黼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简称“两膜”栽培,目前抗虫棉新品种大都前期晚发,不利壮苗早育,所以,要特别强调“不栽即盖”或“即栽又盖”,有条件的还可以发展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农膜覆盖栽培,促棉早发。(1)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充分利用光、温条件,使抗虫棉早发、早育,一般育期可提前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营养钵育苗移栽比直播棉一般每亩可增产15.5—18.6%,增产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好苗床。选避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菜园地作苗床,苗床面积要按10比1,即栽10亩棉地要留足1亩苗床。为便于操作,苗床规格一般宽2米(含沟),长以不超过15米为宜。  相似文献   

7.
张祝华 《小康生活》2003,(10):11-11
芽苗菜是植物种子内贮存营养器官,用科学培育方法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培育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幼梢或幼茎。如:黄豆、黑豆、绿豆、豌豆、萝卜、香椿等种子,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空闲房做为生产场地,采用箱栽、畦栽、育苗盘栽等方式无土培育,进行层架立体化生产,生产过程很简单,将种子浸泡消毒以后,均匀散播在培养箱内,在适宜条件下掌握好管理技术,每天喷水几次即可。从播种到收获一般6—10天左右,并且一年四季均可轮流生  相似文献   

8.
石方志 《小康生活》2003,(10):18-18
(一)早辣椒套种迟辣椒连作小白菜或莴苣。本模式每亩可产早辣椒3000公斤,迟辣椒2000—2500公斤,小白菜1000公斤或莴苣2000公斤,总产值5000元以上。栽培要点是:早辣椒于12月大棚育苗,3月底4月初移栽,每亩栽4000株,5月上市,7月底收完拔秆;迟辣椒在6月中旬套栽于早辣椒行间,每亩栽5000株,9月底收完,收后整地施肥种小白菜或莴苣,为元旦、春节提供鲜菜。(二)蕃茄套种丝瓜和芹菜连作小白菜。本模式每亩可产蕃茄2000—3000  相似文献   

9.
涡阳秋苔干栽培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敏 《小康生活》2005,(8):33-33
涡阳秋苔干面积、产量、品质均优于春苔干。生长期80天左右,8月上旬育苗、10月中、下旬收获加工。一、培育壮苗1、育苗时间:以“立秋”节气为中心,即8月5日至8月10日为育苗适期,最迟不要超过8月15日。2、育苗前准备:种子以“涡青1号”、“涡紫1号”为主选品种。要求有1亩苗准备当年苔种0.5公斤,育苗前要做发芽率试验。育苗地前茬以春玉米、西瓜等作物茬口为主, 育苗数量按育1亩苗移栽2-3亩为宜。苔干种子小,顶土力弱,苗期正值高温,需水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袋栽和苗床栽三种方式,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和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用IBA、ATB和L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对刚果12号按W5、尾叶桉U6、MLA、UT6、LU1、M1、杂种按DH201-2、DH184-1、LH1及LH2、SH1共11个桉树无性系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年产穗量最高的为苗床栽,其次是袋栽,再次是盆栽,但穗条质量却是以盆栽的最好,其次是袋栽和苗床栽,除无性系LH1的生根率和LH2的生根时间外,其余无性系的生根率和生根时间并不因穗条来源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扦插生根差异显著,生根率最高的为M1无性系,最低的为UT6无性系;用不同生根粉处理插穗,多数桉树无性系的平均生根率、平均根量和出根时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综合各方面来看,L1号生根粉效果最佳;采用不同的基质,其插穗生根差异显著,其中,以黄心土与泥炭土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效果最佳;月平均温度对插穗平均生根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插,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齐穗期提早,有利提高成穗率,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和两熟制稻区杂交水稻生产实际,研究出了一套以“秧田超稀植培育超多蘖壮秧”和“大幅度减少本田栽插穴数”为技术核心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植栽培”新模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能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同时可以省种、省工、降低生产成本。越稀栽培杂交稻高产的基本原理在于具有比常规多穴栽培更良好的秧苗质量,更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更突出的单茎生长优势,更发达、更具活力的根系和更优良的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旱育方式试验,处理间增产幅度,长秧龄旱育高产栽培具有特性。1、秧苗早发,2、生育进程表现为缓,快,缓,3、宽行窄株,适当密植,4、早发早控争粒多。主要栽培技术:1、稀播长秧旱育方法,2、大田移栽管理技术。本项研究不仅具有低耗栽培的优势,而且在栽培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沿山冷凉地区水稻宽窄行栽插较等行距栽插能增高水温和浅层泥温,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稻谷产量5.3~6.1%,提早成熟3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是全国最适宜人工杉木栽培的地方,从清初到现在一直是人工栽杉的重要基地,素有中国"杉木之乡"的美誉。清朝中期以后清水江流域培植的林木主要以杉木为主,黔东南苗族侗族根据传统的杉木栽培经验,系统发明和普遍使用"实生苗"栽培技术,以后这项技术传到湘西林区,经过不同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历经民国、新中国,杉木植林技术日臻完备"实生苗"技术与苗族侗族传统农林知识运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嫁接是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嫁接苗较自根苗生长势强,株高、叶大、雌花率高、成瓜率高、化瓜率低、始收期提前、拉蔓期推迟、采果期延长、单瓜重增加,前期产量、总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苗期死苗率及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发病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早稻长秧龄旱育“壮杆足穗”栽培技术进行了概括和论证:“壮苗”是壮杆足穗的基础;“足穗”是决定高产的第一因素;“壮杆”是高产的重要保证:“增粒壮籽”是壮秆足穗的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通过实行“三扩大”,大力发展玉米、间套、蔬菜和设施农业,引导农业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是甘肃沿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持续高产高效农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采取优化品种结构、时空结构、要素组配等措施,实行全方位增加农业投入,进而实现沿黄灌区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陆稻是一种能适应旱地或干旱生态条件的特殊稻类。引种试验证明:巴西陆稻IAPAR9在榆林地区PH值为5.0-6.8之间的水田、水浇地及下湿地种植时生育正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为旱育壮秧、覆膜移栽。该品种除了直接种植利用外,还可作为种质资源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0.
明末沈氏《农书》乃优秀之作。据该书反映,湖州农民重视水稻生产,积累了灾害防治的丰富技术经验,包括选用良种,冬天藏种,及时垦翻坂田,培育壮秧,深耕稻田,及早清除草害,因时、因地插秧,精心中耕管理,把握烤田要领,合理施肥,保证后期需水,建设圩区水利,灾后补种,分期收割等。如此系统的乡土经验,对稻区社会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