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基础上,采用四川省县级数据对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尽管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自主权,但由于地方政府官员自身利益需求,地方政府更愿意将财政资源用于经济领域而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导致了中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在县级层面变现更为突出。因此,政府应该在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既考虑财政的均等性同时也要注重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通过规范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及建立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并改变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以保证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于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扭曲了地方政府官员的公共决策行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要努力发展地方经济以扩大税基,还要通过媒介信息让上级政府或辖区居民感知到自己发展经济的绩效以及声望,从而有利于自己的连任或晋升。通过改变大众媒介信息供给上的城市偏好,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规制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博弈参与方的演化稳定策略,探究了中国跨区域环境规制中不同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中国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演化博弈中,环境(经济)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以及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环境规制时的执行成本等,都是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环境规制,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应该格外重视这些因素。研究成果探析了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层原因以及环境规制失灵的内在机理,期望为促进环境规制的严格执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皖江城市带分析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在理清本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城乡供给不均衡和地区差距过大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匹配、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扭曲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垄断三个方面重点分析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应通过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建地方激励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四条路径来建设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的快速发展要求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农村因为缺少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导致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官员自身利益最大化取决于其经济绩效,以及其政绩经由媒介传播而被上级政府或辖区居民感知的程度.大众媒介受自身利益结构制约而形成的信息供给上的城市偏好,扭曲了地方政府官员激励机制,引致了地方政府官员在基础设施供给决策上的城市偏好.通过改变大众媒介信息供给上的城市偏好,弱化地方政府官员决策中的城市偏好,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受灾者的静态博弈模型,可以研究地方政府与受灾者在轻度灾害、重度灾害、灾害频繁发生中的行为,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和受灾者的博弈关系.地方政府和受灾者在轻度灾害、重度灾害以及灾害频繁发生中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而受灾者自救、地方政府救助是地方政府与受灾者进化博弈稳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农地征收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研究,分析两群体的复制动态与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在和谐征地中的收益大于剥夺征地中的收益时,(合法征地,顺从)是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当地方政府和谐征地中的收益小于剥夺征地中的收益,且失地农民在剥夺征地中的收益大于冲突征地中的收益时,(违法征地,顺从)是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当地方政府和谐征地中的收益小于剥夺征地中的收益,且失地农民在冲突征地中的收益大于剥夺征地中的收益时,(违法征地,抵制)是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和谐农地征收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供给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的供给偏好整体上偏离于当地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并且这种扭曲型偏好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内生出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为此,在保持适度财政分权的同时,应该变革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重塑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阻碍.基于演化博弈分析,从大气污染防治主体出发,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约束下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大气污染防治主体间的策略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博弈只有一个演化稳定策略,即双方都进行环境监管,其余三组演化博弈模型均有两个演化稳定策略,且最终的策略选择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促进各主体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建议加强技术创新从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以及企业治污成本;加大对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引入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有限理性视角下区域内地方政府博弈行为的演化与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有限理性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外部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区域内同质、异质地方政府的博弈存在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并且实现稳定策略的路径不是经典博弈理论下的简单线性路径,而是复杂的非线性路径,存在关键性的阀值.这意味着,对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博弈行为的调节需要依博弈参与者的不同属性和博弈的演化路径来进行,并且有效地调节思路需在博弈的外部求解.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的体制性张力,聚焦于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突出表现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怪圈与市场化/社会化的两难.在政社合作的背景下,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迁,是实现公共服务体制转型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政府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博弈关系是研究政府行为的一个关键方面。这里拟运用博弈论的部分原理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建构,进而探讨协调中央政府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间博弈关系的主要对策,指出中央政府要作好宏观调控的定位;规范政府执政行为;加强监督加强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培训;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争取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13.
管理型区域主义是美国大都市地区公共服务的一种供给方式,也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构建协作关系的体制性渠道,是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组成部分。洛杉矶大都市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殊,分散化程度很高,为了保障各类公共服务的供给,众多地方政府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塑造了以县政府为枢纽,市县合约体制和服务专区为支柱的地方政府间协作体制。洛杉矶地区的居民通过竞争与协作的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市场,在维持郊区地方自治的同时,又能够获得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美国的大都市区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具有绝对的优势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从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我国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在能力、动力与压力方面存在多重困境,致使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不能有效地满足地方公众的需求。要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应针对现存困境,从能力保障、动力激励与压力转化机制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湛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实践中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分配不均、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的实施,最终依托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依赖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的完善,包括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合理分摊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与成本、建立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强化财政投入的公开与监督体制及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体制,逐步实现"均等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供给三重失灵与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社会失灵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效益和质量的低下.为了探寻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之道,我们需要突破在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做出非此即彼选择的惯性思维模式,借鉴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构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主多元型新模式.这一模式势必需要我国政府实现从直接生产者的单一角色向兼任生产者、安排者和培育者的动态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不断推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是未来实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途经。系统梳理历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下公共服务创新类获奖项目的相关文本,探究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实践发展和生成逻辑。具体涉及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在时间跨度、地域分布上的外在特征,创新类型、创新方式与供给机制的内在结构,其中制度支持、社会需求和政策企业家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生成的重要基础。在未来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服务创新空间,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创新中应更多地考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接纳社会组织的参与,同时应吸纳更多的体制内和体制外政策企业家来推动创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公共需求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新的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响其供给能力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气污染呈现出的复合型、流动性和跨区域的特点,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的相互影响总结为“同向外部效应”和“部分排他效应”,应用演化博弈分析法,剖析地方政府之间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治污成本的降低、对不治理污染地方政府惩罚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效果的提高、地方政府不治理大气污染可见性的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外部性的减弱等都有助于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向地方政府跨区域联合防治的方向演进,从而有助于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中国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绝对收入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与之呈倒"U"型关系,相对收入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受教育程度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受教育程度对收入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结论对政府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