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影响中国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诸多因素中,相对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影响人们阶层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主观方面的差异来源于人们在自我期望以及与其他群体比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提高民众的阶层认同,除了要增加收入,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机会公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表现出一种"向下"偏移以及"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特点.这与我国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萎缩的客观状况是一致的,喻示着一种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们的阶层认同状况对其社会公平感、社会冲突感和冲突行为倾向都存在相当显著的影响."中间阶层认同"的缺乏,已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一种隐忧.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中国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诸多因素中,相对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影响人们阶层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主观方面的差异来源于人们在自我期望以及与其他群体比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提高民众的阶层认同,除了要增加收入,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机会公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宗教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标识,以共同的宗教信仰心理、宗教信仰行为以及宗教信仰氛围为纽带,把具有共同地域、共同宗教信仰和共同宗教文化心理的人们或族群无形地凝聚在一起,起着对内"求同"和对外"识别"的功能,影响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态及其社会身份的塑造与建构。本文运用宗教社会学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梳理和历史的纵向考察,客观阐述了藏区宗教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因素,正确分析归纳了其历史表现特征及重要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5.
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逐渐建构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为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认同情境。网络时代青年认同表现出新的特点,即自我认同的双重叠合、群体认同的随意性、社会认同的兼容与冲突。青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多元认同建构机制是基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经历,是基于网络社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主观阶层认同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会由此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果,因此深入研究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GSS2015的调查数据,对个体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收入、职业和教育)是否会通过闲暇生活方式影响个体的主观阶层认同这一问题进行中介效应考察。研究发现,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闲暇生活方式均会对主观阶层认同产生重要的、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闲暇生活方式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阶层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主观阶层认同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实践,必须同时将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闲暇生活方式两种因素作为重要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他们对自己奉献的城市却没社会认同感。本文站在农民工的视角,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经济认同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对城市的社会认同状况,并提出了增强其社会认同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三大学科视野统合了“身份认同”研究概况。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在心理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强调独特的个体认同与鲜明的群体认同。在政治学学科应用中身份认同先是表现为族群文化身份,而后在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公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又在全球化浪潮中遭遇多重身份困境。在社会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重视“身份”这一外在化标识,进而从制度安排与社会流动两个角度探讨面对社会身份系统的剧烈变化,群体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回应身份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社会认同借以产生的载体和工具。族群语言的改变往往反映出族群内部、族群与族群之间认同结构乃至社会秩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和谐社会必将是一种在社会统一体内部族群间认同程度较高的状态,在语言方面就是要实现多族群语言和谐共生的繁荣局面。少数族群在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存在语言适应困境,其族群语言较容易被转用甚至消亡。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正确处理集团内认同与集团外认同的关系,帮助少数族群提升自我价值,合理地构建包容性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类学实地田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传统体育,对赫哲族族群认同进行研究,同时也从赫哲族的地域、血缘、亲情等方面进行群体认同研究,从而引导和唤醒赫哲族人群,在当代社会人口流动、迁移的趋势下增强赫哲族的族群认同、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化消费作为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其消费主体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对于建构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通过两条路径来建构社会认同:一条是通过彰显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消费的“示同”和“示差”功能,以此实现外显层次上的建构;另一条是经由教育型文化消费,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发展自我,从而使个体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实现对社会认同的内隐性建构。对农村青年三条社会认同建构路径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将其文化消费的重点由外显符号意义的文化消费转移到教育型文化消费上来,积累文化资本,提升自我价值,建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考察社会认同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流动,揭示认同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逐渐凸显。认同问题从最初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思考,进展到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心理的描绘与解释,再到社会学层面对社会精神状态的衡量与判断,是一个递进深入的过程,也表明现代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对意义共同性的需求。如今,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之时,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帝制王朝的覆灭,使得文言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和文化资源失去旧有体制的权力保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白话文以"国语"的身份得到政府教育行政权力的认可,进入国民教育一知识的再生产体系,这为白话文提供了文化再生产的制度保障.不过,在传统文言教育和书写不断被边缘化,国语文取得社会权势地位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同地域和阶层的社会群体则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文化认同和集体心态的调适过程,这一点也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在日常生活方式与自我价值认同上明显区别于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对沈阳的个案研究认为,从农村到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主观与客观上模糊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作为社会分层多元化的一种特殊表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归属出现了原有定义与现实情况既矛盾又重叠的特殊局面,造成了其城市生活环境下社会身份的缺失,并进一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与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不同,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北京工作的这一群体俗称"北漂")的社会认同具有独特性.以社会认同链这一分析框架,对"北漂"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北漂"对城市的发展和形象与自身的关系持较肯定的态度,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与市民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与市民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感大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感.此外,"北漂"的社会认同受其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经历、与市民的交往情况、在北京的安全感程度以及受歧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调查数据,研究技术工人的不同特征与其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表明,技术工人的户籍、婚姻状况等因素与其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不大;技术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资格等级、收入、从事当前工作的年限等因素则与之关系密切。女性技术工人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技术工人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中低文化程度者;高收入技术工人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中低收入者;技术工人的年龄、从事当前工作的年限与他们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之间都呈现出一种U形相关状态;技术工人的职业资格等级与他们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形相关状态。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41-145
明朝中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不同阶层群体的形成,处于社会上层的士人们(主要指非现任入仕的官员)透过精雅的生活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艺术雅好全面地融入了士人生活,如造园、戏曲、鉴古及与诗、书、画等相关的活动,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在士人阶层的身份区分、情感认同及文化认同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族群认同是人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在云南石林一个彝汉杂居村落中,长期以来宗教都是当地族群区分的重要文化机制,不同时期宗教与族群认同呈现出不同状态.在市场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资本化导致宗教的族群区分功能强化,村落中的汉族与彝族撒尼人族群分化由此加剧.为申明其文化产权,与汉族进行资源竞争,撒尼人极力强调村落宗教的“民族”性而淡化其社区性,以此切断汉族与之共享的文化纽带,导致新的族群隔离形成.  相似文献   

19.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其社会身份的主观感觉和确认。当前,“80后”已经或正在融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从不同维度对其社会认同进行研究,有助于由浅入深把握其精神面貌及生存状态,及时发现并积极化解其认同危机,使群体行为统一于国家的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自1965年建国至今,新加坡的文化政策经历了民族文化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社会政策三个时期。在国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双轨并进”的复杂局面下,新加坡的文化政策也呈现出清晰的变迁路径:在政策目标上表现为从塑造“政治经济共同体”向建构“文化共同体”的转变,在政策重心上表现为从融入“全球化”向凸显“本土化”的转变,在政策效果上表现为从整合“民族认同”向强化“国家认同”的转变。新加坡提供了一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多元族群社会建设民族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典型案例,其文化政策发展和文化共同体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对于新兴移民城市和后发现代化国家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