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M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行“以宿舍为单元的本科生导师制”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教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术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通过严把本科生导师选聘入口关,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规范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良性运行,促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隐喻研究法、目的性随机抽样法和访谈法,研究商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实践课程的认识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商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实践课程理解不全面,存在误差;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但存在畏难情绪;对理论课支撑实践、转化为实践的认识不足。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学生对实践课程本身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教育见习(实习)制度;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加校内实训室的数量,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学本科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应从课堂授课模式、开设第二课堂、组织社会实践、鼓励参与申报课题和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多途径、全方位地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以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为实施路径,核心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作用,思考和探索成长导师与本科生导师的定义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讨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成长导师与本科生导师两个制度在南京医科大学的创新实践,探索一条培养医学优秀人才、提升师资水平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如何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实验和创新训练两大计划,以及在这些计划中如何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本科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了对卫生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卫生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前人研究结果,结合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提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构建涵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下设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培养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 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现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笔者提出了“三主链、两平台、一机制”321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重点以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大类本科生培养为例,从抓好实践教学的三条主链、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力打造两个平台、为实践教学结构整合与环境构建,健全实践教学督管保障机制、构建创新实践管理模式,对321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为落实本科生培养目标提供了精准化与可操作化的指标体系。借鉴国外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内容,结合本科生培养特点,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应包括家国情怀、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全球胜任力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有效培养本科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重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育评价,以此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计算机及自动化系在部分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实践,分析了导师制对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作者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学期间对该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考察,分析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校的角色定位,并给出若干经验总结。以量子密码研究方向为例,对从事理论研究的创新实践给出了三点具体的指导性建议。上述分析总结以及相关的建议对于其他研究方向的创新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模式,与学分制、班建制并称“三大教育管理模式”,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是一种创新与进步,与传统管理模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能够培养出一批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近年来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比如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考评制度不健全、具体规划不足等。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制度的模式与结构,优化双向选择、考核调换机制、研讨交流以及多元分层等几方面的机制,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坚持自己的领域并有所成绩,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是课程建设中的三大基本因素。文章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诸方面,就利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强化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程序设计技能与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河海大学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江苏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促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动手和创新的能力,决定启动“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指导和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并于5月10日颁布了《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现代生态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探讨了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教育生态平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这就是:教育系统与教育环境相互适应、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补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统一、教育结构与教育功能相互协调、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相互顺同、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相互拓展、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相互对称、教育时间与教育空相互延伸和教育接轨与教育特色相互整合。  相似文献   

15.
所谓和谐社会或者社会和谐,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为前提和基础,必须根据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变革与创新陈旧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落后的、不合时宜的、非科学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确立谋和谐、促和谐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对民族院校本科创新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对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促进民族院校的创新教育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计算机及自动化系在部分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实践,分析了导师制对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医学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增加科研时间、改革学分制度、以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为主、建立全程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设计过程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其实例加以论证,论述了在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其过程中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毕业设计环节与科学研究的关联等问题,为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目前部分高校的通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针对仪器设备的实验内容设置、仪器设备的故障维修、授课教师以及本科生的培养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教师参与实验设备的研制或自制实验设备、建设通信网络实验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和协调改进本科生培养方案等多种渠道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