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康拉德是爱德华时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对人与环境复杂关系所作的一种道德考察。《间谍》是康拉德唯一一部以伦敦为背景的小说。这部作品不仅折射出英国社会当时历史语境的变迁,同时也显见康拉德对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等诸多敏感问题的深切关注。它所展现的积极道德意义不仅表现在对政治无政府主义和道德无政府主义进行的深刻思索,更在于揭示了政治暴力和道德规范对于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约瑟夫.康拉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暗的心》(1899)、《吉姆爷》(1900)和《诺斯托罗莫》(1904)等作品,而关于《间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存在主义的荒诞理论为基础,分析《间谍》中所展现的荒谬的叙述方式、荒谬的外部世界和荒谬的人物形象,探讨康拉德对人类荒诞的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义山杂纂》,又名《杂纂》,古今说海本题唐李商隐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部著作的真实性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后人假借李商隐之名而作.并非后人的作品。甚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樊南文集》,亦未收录该书,可见人们对这部著作从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义山杂纂》是不是唐朝的作品呢?其作者是谁?它有何学术价值?对此,笔者将作以简单的探讨.以求指正。一、关于《义山杂器》的真伪问题《义山杂纂》的成书年代.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若从《义山杂纂》一书的内容来看,它确为唐时的作品。在《义山杂纂》一书中.有…  相似文献   

4.
康拉德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间谍》是康拉德重要的关于无政府主题的小说。出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康拉德在书中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异化现象。《间谍》中异化的具体表现为人的情感、道德的缺失,世界的荒诞和人的生物化。异化无孔不入,康拉德对人类是否能扭转这种局面持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5.
申晓若先生主编的《现代谍海世界丛书》(《谍海名鲨———现代间谍人物大写真》、《谍海烟云———现代间谍事件大写真》及《谍海泛舟———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于2007年1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这是近几年来鲜见的充满惊险、诡异、血腥与睿智的丛书。与过去所见各  相似文献   

6.
《练习曲作品10号之三》是肖邦为数不多的抒情练习由中的一首,是一曲旋律优美动人、出自内心深处的哀歌。本文从音乐特点、曲式结构及钢琴演奏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的神性失落现象。在康拉德小说《间谍》的伦敦城市文学书写中表现了神性失落问题,它集中呈现在维尔洛克先生的店铺、海德公园的一角、大使馆驻地三个城市空间之中。伦敦城建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与反城市现象、康拉德特殊的伦敦体验是促成《间谍》小说表现神性失落的深刻原由。  相似文献   

8.
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中.魏延的塑造却漏洞百出、其结果既损害了作品的忠义思想.也损害了孔明这一形象.同时也使故事情节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的主要人物 ,指出这部作品的双重性 :表面上这是一部弘扬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喜剧作品 ,而实际上又是为受压迫的犹太民族呐喊、叫冤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0.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展现了纪昀的深厚学识及这部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爱玛》这部作品在简.奥斯汀的写作生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居于首要地位。这部小说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种先锋性,开启了现代小说技巧的先河。文章从文本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来分析《爱玛》这部作品,力求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的现代性,并深究其在今天仍具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还乡》这部小说出版于一八七八年,它是一部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很多评论家认为它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将对《还乡》的环境伊格顿荒原,主要人物克利姆、游苔莎、尤布赖特夫人等,对哈代的“巧合”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进行分析,以求得我们对《还乡》这部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曹禺早期作品中 ,《原野》是长期以来引起争议的一部作品 ,从它问世后即遭到批判 ,这部作品的出版演出都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到 2 0世纪 80年代早期 ,在阔别舞台 30年后重新上演时 ,还经过重大的修改。直到新时期后 ,这部剧作才被肯定 ,重现光芒 ,视为曹禺剧作中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 ,也可从一个侧面加深认识中国话剧的艰难历程。舞台演出与电影改编1 937年 4月 ,《原野》开始在靳以主编、广州出版的《文丛》连载 ,1 937年 8月 ,《原野》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当时人称《雷雨》、《日出》、《原野》为曹禺早期创作的“三部曲”。曹禺解…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当中充满了悲观和虚无色彩。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以及萨特等的存在主义的追溯,可以从哲学层面上加深对《太阳照样升起》的认识。同时,这部作品亦折射出悲观和虚无乃是"迷惘的一代"思想当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篇文章是借助于《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作品来分析象征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同时运用传统象征形象和个人象征形象来阐述《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问题。但是这部作品不只是将传统圣经中的材料运用其中,而是将其加工制造,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个人象征形象,这就使整部作品有了精彩和突出之处,也成为了将传统象征形象和个人象征形象完美结合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战争与和平》这部“跟《伊利亚特》一样”的宏伟巨著,它所显示出来的艺术美,曾使多少人为之惊叹。高尔基认为这部作品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托尔斯泰其它作品传入欧洲之后不久,在胜称欧  相似文献   

17.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京华烟云》是一种独特的英文创作,其内容尽含创造性翻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30多年间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构。从本雅明的“纯语言”思想和韦努蒂的异化策略来阐释这部作品的英文传译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佬》一书在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指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借古讽今而其艺术价值则是多方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9.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京华烟云》是一种独特的英文创作,其内容尽含创造性翻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30多年间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构。从本雅明的“纯语言”思想和韦努蒂的异化策略来阐释这部作品的英文传译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都柏林人》的交响乐结构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他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它颇能体现乔伊斯早期文学创作的诸多艺术特色.从其主题结构上看,这部作品采用了交响乐的表现技法;从该作品的主题结构出发,结合每一篇故事,以及通过对“瘫痪→麻木→死亡→复苏”这一主题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发掘整部作品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