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上,"白马文艺社"的文学创作具有新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向海外播迁的特殊意义。"白马社"文化精神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思想资源:五四新文化思想、西方现代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白马社"追求东方与西方、宗教情感与人间情怀、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文化精神。白马社的现代诗创作既与五四新诗传统衔接,又开创了与海峡两岸诗学都不同的诗歌美学道路,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语感和韵味,为当代汉语诗歌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形态入手,阐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在面对西方现代文化和艺术思潮的碰撞下在形式、技法及精神上积极进行民族语式的探索,以彰显其民族文化的独有内涵及其艺术地位。从"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审美观论以及传统文化中"道"的宇宙时空观三大方面,结合具体画家案例来探讨、梳理、分析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在创作中怎样通过民族语式美学的方式来借物象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达到尚意的"外象"之境,表达其对生命的理解,探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民族语式美学渊源。  相似文献   

3.
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文精神资源对于重建当代医学人文精神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儒家的"仁"、佛家的"慈"和道家的"辩"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寻找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融汇传统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仍显现出无穷的魅力,然而与古代艺术相比,今天的设计更多的是过度推崇视觉冲击力及工业化的表现特征,只取其形而未传其神。针对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这种普遍现象,从具体表现形式、意境审美和创作精神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批判,提出当代设计艺术应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借鉴其精髓,并与当代设计文化水乳交融、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5.
17世纪以前,文学创作都被视为男性的特权,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与文学创作无缘。父权制文化中大多数文本都是男性文本。然而从17世纪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女性诗人。女性诗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独立的创作意识与特点。其诗歌按照时间顺序和内容可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唐代西北民族关系给唐人生活、思想以及唐诗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西北诸族的"异质文化"触发了唐人用诗来表情达意的创作欲望,这不仅拓展了唐诗的表现领域,还使其包含了民族因素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文坛著名作家,李凖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黄河东流去》中,将儒家正直自强、仁爱担当等品格与道家天人合一、通透超脱等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与招魂,也是对传统文化底蕴的再发掘和对传统伦理道德精华的再弘扬;体现了李凖对儒道相济的中原传统文化、伦理的辨证思考和哲理反思以及对继承、更新传统文化的期待和信心,在提倡古典文化热的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对传统和谐思想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采用文本解读和现代诠释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的价值意蕴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和"的价值意蕴表现为"和是道"、"和则生"、"和则一"、"和则美"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和谐思想因其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契合无间,从而使"和"具有现代价值,尤其是对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对官场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反腐政治文化在题材和主题上规约着当代官场小说,表现为题材的新闻性和主题的反腐性。同时,传统政治文化包括"官本位"观念、道德自律和权术文化等,也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当代官场小说成为折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高雅与通俗虽然历来是文学批评论争的焦点之一,但受社会的后现代性、反理性哲学以及当代文学发展潮流的影响,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改变了欧洲文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维与叙事的新模式,反传统、摈弃终极价值和崇尚零度写作等特征成为学术界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下的定论。然而,这些基本特征仅为其表象,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些表象之下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的通俗化发展则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趋向。在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对人性的文学叙事与反思,仍是美国当代文学家,尤其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学作家作品中叙事与反思的核心内容。这就形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另类思维和叙事模式,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非完美性以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的完美性表现出来,进而形成当代美国作家在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以通俗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批判和人本质弱点批判以及人类理想社会憧憬的新途径。因此,唯有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知视角,从作品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关系入手来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通俗化发展,才能对其文学价值作出相对公...  相似文献   

11.
正小农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持有不同社会思想和观点的人交锋的战场。对于"小农"命运的探讨以及"小农"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汗牛充栋,产生了"小农消亡论"和"小农稳固论"的争议[1]。在实践中,试图将传统小农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息,然而,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试图消灭小农的战争中始终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小农仍旧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范德普勒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自耕农持久生命力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当·斯密、马克思为代表的"小农消亡论"者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被资本主义雇佣农场代替,但当今世界自耕农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表明斯密和马克思的判断没有成为现实。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论"者指出自耕农比雇佣农场更有效率,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他们的论断与社会现实相符合,但"理性小农"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自耕农生产较低的监督成本、农业生产独特的时空特点等因素,是自耕农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当代大学文化中可以具有更为丰富的古典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兼济天下"的知识分子情怀,"仁智兼修"的育人理念和"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都可以充实和丰富当代大学文化在精神、育人和学术等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对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出的诸多矛盾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开始,韩少功扮演了一位"寻根"者的角色,其独具特色的文本给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寻根"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理念,是韩少功文本创作的内驱力,在不同时段形成不同的创作景观,而文化、人性和乡村(自然)命题是其"寻根"永恒的追求,它们在"寻根"过程中呈现共时性,共同构建了韩少功及其文本创作的经久魅力。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当代官场小说略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探讨了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影响。当代反腐政治文化在题材和主题上规约着当代官场小说,表现为题材的新闻性和主题的反腐性。同时传统政治文化也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包括“官本位”观念,道德自律和权术文化,使当代官场小说成为折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江南文化对叶文玲的创作有很大的归约性,潜性的文化基因影响着其创作的主题指向与艺术形式。在创作思维、题材选择、文学资源的层面上,作家是以编码者的姿态出现的,价值观念是认同的态度。但在对诸如"理想与入世、传统与当代、女性意识与男权观念"等命题上,却又充斥着充满矛盾的叙述,这表征着作家又是以一个解码者的姿态出现在江南文化的语境中,价值观念是超越的态度。在认同与超越中,叶文玲实践着自己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沈从文在表现都市情欲、乡村性爱、"诗与火"内在个人爱欲体验等性爱题材小说方面,自觉借鉴和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深化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但同时也给其创作带来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学在模仿论和再现论的视域下与欧洲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核心特征是在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继承了欧洲文学传统并引领了当代西方文学走向,其文学文本再现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以及该社会体制下人的心理结构。因此,美国文学兼具外模仿和内模仿的双重创作特征,并就此形成了其文本世界与美国现实社会的相互映照与促进关系。尽管美国作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内对社会的批判具有一定局限性,但美国文学对憧憬人类理想社会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仍具有政治美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生命的关怀是跨越种族、国籍、语言的文化"大我"情怀,对边缘群体生存境遇的体察是文化"小我"情思,当文化"大我"情怀面对文化"小我"的种种跨文化相逢与跨语言表现,族裔文学就成为文化观照的一面镜子。本文以《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为切入点,发掘汤亭亭创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丰富了当代华裔经典作家的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