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人们通常用口语形式表达委婉语,它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有些词语使人尴尬,惹人不快,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无礼的印象。因此在一些场合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英语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交际中运用普遍,了解并掌握其口语表达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用引进另一种语言的方式而交替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朝汉语码转换是朝汉两种语言长期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现已成为朝汉双语人日常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朝汉语码转换的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单语框架和双语并构两大类,朝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包括表意、表情、元语和语势等四种。  相似文献   

3.
在Stenstrm对话语标记语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语料的分析,探讨话语标记语yeah在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及交互关系,指出它对口语语篇的流利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在口语测试中应正确看待话语标记语的使用。o..  相似文献   

4.
劝慰语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也是重要的语用功能表达项目之一。本文通过自建小型劝慰语语料库,总结汉语母语者劝慰语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的类型和频率,作为真实语料参照。同时,对不同水平汉语口语教材中的劝慰语策略和形式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加以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汉语口语教材劝慰语编写的建议,以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得体性"和"礼貌性"。  相似文献   

5.
母语为汉语者使用汉语时常常前置状语从句 ,而母语为英语者使用英语时往往后置状语从句。针对不同状语从句与其主句的相对位置及状语从句连词的使用 ,本文分析了英语对汉语、汉语对汉英中介语在学术讲座中的跨语言影响 ,以及状语从句的位置与语篇功能的关系。分析的语料包括三名中国留美博士生所做的汉、英学术讲座。分析结果显示汉语的从 主、英语的主 从原句型建构分别对汉英中介语、汉语的使用产生影响。在状语从句的使用上汉英中介语更接近汉语 ,而汉语则显得“英化”。在状语连词的使用上 ,汉语的双连词在汉英中介语中有明显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言接触和语言可加工性理论,运用实证法和问卷法,通过考察三语环境中壮、汉语在语言层面对英语的口语迁移表现,并据此验证迁移的表现是否为三语语言接触和学习者语言加工能力发展的结果。研究发现,壮语、汉语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负迁移,而同时壮语和汉语间形成正负迁移形式;多语际的迁移受语言接触中社会文化、思维方式和学习者的语言加工能力影响。  相似文献   

7.
彝缅语言与汉语、藏缅语、壮侗语等十几种语言有语音联系这是一个语法事实.一组有同源联系的基本词,可作为汉语、藏缅语、苗瑶语、壮侗语在历史上有同源联系的例证.可看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提供的白语系属的语言事实,并在多种语言声调事实的比较中再声调的产生发展受语言自身内部机制的制约,外来影响只能顺应它,不能改变它.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语篇,汉语立法语篇中人际元话语使用的种类和数量偏少、语言形式的长度偏短,这些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与语言运用的意向性密切相关,汉语立法语篇的主体以一定的意向态度对立法语篇这一意向内容的表述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9.
语块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习惯性语言构块,包括聚合词、搭配词、习惯性话语、句子框架和引语。利用语块理论能优化外语教学,使学习者的外语表达准确、地道、流利、得体,从而提高外语表达的成就感。语言石化是指外语学习者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稳定进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会不断出现不正确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石化现象成因很多,有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也有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基于语块理论的外语教学,能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减少学习者习得目的语过程中使用中间语或提高中间语质量。有助于克服语言石化现象的发生。外语教师应当有自觉而积极的注意倾向,以语块教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英语网语成因复杂,既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黑客因素影响,又同人类认知及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密不可分。深层次探析该语言现象的理据,为研究汉语网语及未来语言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诗词由于体裁的限制,人物对话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跳跃性,读者在阅读汉语古诗词时必须弄清作品涉及到的话语角色,识别并补充沉默话轮,这对还原文学作品中人物会话的整个结构,充分理解言简意丰的汉语古诗词致关重要。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表达偏重意合,这种表达方式导致汉语古诗词中的不少会话角色关系呈隐性,读者需通过上下文逻辑推断,才能理清话语角色、会话相邻对、话轮沉默等。在把汉语古诗词翻译成偏重形合的英语时,一般要酌情增加表明会话角色关系、会话相邻对的词语,甚至补充沉默的话轮,并采用直接引语形式,使译文话轮结构清晰,会话关系呈显性。  相似文献   

12.
相邻对是语用学中一个广泛探讨的话题。然而 ,综观与之有关论述 ,不难发现 :学者们对相邻对的研究往往是孤立的。该文认为完全可以将相邻对与会话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 ,文章深入考察了相邻对在高参与度会话式中的表现形式 ,力图揭示此类相邻对的特点及其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3.
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探讨相邻语对中的合意结构的特点,以期挖掘对不同言语功能的不同应答结构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分析表明:对表达不同言语功能的起始话段的回答方法有多种,会话者的不同选择都打上了社会烙印,这既表明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又揭示了会话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合意结构的选择与否以各种社会目的为出发点。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复杂交替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响应社会需求并显示社会需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没"和"了"同现的句子存在多种结构、语义类型。对相关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是合理解释的前提,选择解释的角度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易接受性。表达"异于常态"的意义、处于不相邻层次,这两个因素对于分析"没"、"了"同现句可以有较强的解释力。汉语的"异常态"表达系统有待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偶观念及其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偶观念是汉民族深入人心的古老传统观念之一 ,它体现在汉民族各种形式的表达中 ,其中以汉语这种言语表达形式体现得最为充分。无论是静态的各级语法单位 ,还是动态的言语表达 ,汉语都无处不体现着对偶观念 ,特别是对联这种汉语特有的话语形式。汉语表达中广泛体现出的对偶观念 ,反映了汉民族对称均衡、好事成双的审美意趣。从这个角度讲 ,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 ,甚至可以说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汉语大量的语料事实,文章对汉语“数量范围”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汉语“数量范围”除了有常见的表达式外,还具有多种标记词,这些标记词有的可以“对”用,有的可以“叠”用,标记词的“对”用使范围更加具体明确,而“叠”用则对范围起到了确认或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意象作为中国典籍作品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于古诗词中,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却给典籍翻译带来不少的障碍。在对《楚辞》中的41对方位文化意象进行考察时发现,译者在处理方位文化意象时,在灵活使用多种翻译策略的同时,更倾向于使用同化策略以避免文化意象的亏损和缺失。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方位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文化圈和英语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的共同理解,是使用同化策略并最大程度避免方位文化意象在译语中亏损和缺失现象的基础。笔者建议:不同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没有共同认知的情况下,译者使用"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淡化策略以避免方位文化意象的空缺和迷失。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性质是近年来汉字问题讨论的热点,观点林林总总,不下20个.造成汉字性质难以定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家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不同.以文字记录语言的哪一单位作为依据缺乏科学性.汉字的性质是由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所决定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汉语的高度适应性和独特的构形关系,决定了其为表意文字.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现代学科教育的新阶段.语文教育研究者在研究语文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现代语文学习的研究,在语文学习目标、语文学习原则、语文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义研究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汉语经典语义学以及西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各种语义流派给予评估,希冀能找出一种适合汉语的语义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