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国家民委已经完成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规划主要从改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健全民族法制体系、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环境等10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的主要任务。截至11月中旬,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仅仅完成了草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发往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的涵义,有的说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有的说是少数民族教育,我认为民族教育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所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是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地区;二是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教育.本文主要侧重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研究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通过教育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云南民族教育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认识到,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传承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日趋增多。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高校不断扩招,各大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如何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接下来,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如何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希望能给其他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范式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图景,发现: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思想是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强调国家统一和爱国主义。多元文化教育范式在中国体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民族认同研究范式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研究范式认为,在中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要远远显著于族群差别。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研究范式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范式充分反映了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在不断改进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旨在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海外人类学家对中国社会研究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学者甚至从汉人社会的研究转到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与探讨上来.近二十年来,在国外人类学家对中国西南的研究中,不仅涌现了大量的作品,且关注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从民族认同到历史记忆、文化展示等问题都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本文尝试通过对贵州省一个山地民族古村寨教育及文化传承的调查研究,见微知著,以期对现代背景下我国山地少数民族教育及本土知识传承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属于历史范畴,国家与历史时期的不同,在其内涵的解读上也存在着差异性。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相关问题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教育问题则是问题中的焦点。保证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关乎民族群众利益,也关乎民族大团结。本文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教育公平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公平"上所表现出的显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措并举实现民族教育公平性的有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站在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战略高度入手,不仅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问题、提高国语教育质量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从哲学视角来思考民族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即民族教育的出发点——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逻辑终点的问题,这是建构民族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我们认为民族教育学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其中介范畴,核心范畴则是民族教育;逻辑终点是民族教育实践,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