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卖空限制、意见分歧与IPO溢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宜霞  张辉 《管理学报》2009,6(9):1204-1208,1225
以2001~2007年的IPO公司为样本,以分析师对IPO上市首日价格预测的离散程度和上市首日换手率衡量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研究在严格卖空限制下,意见分歧程度的大小是否影响IPO溢价.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对上市首日价格预测的离散程度越大,上市首日换手率越高,IPO溢价程度越高;分析师预测的乐观极限越高,IPO溢价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低估现象,即新股发行定价低于新股市场价值,表现为新股发行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大量的研究发现:成熟市场的发行抑价程度低于新兴市场的新股抑价程度,这表明成熟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更接近市场价格。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的股票市场,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遏制新股炒作,沪深交易所于2013年底出台了相关规定将新股上市首日申报价格限制为不超过新股发行价的144%(本文将其界定为"IPO首日限价政策")。本文以2009~2015年1194家中国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IPO首日限价政策对投资者"炒新"的影响。研究发现:IPO首日限价政策加剧了新股上市初期的炒作,它使新股表现出显著更高的实际首日收益率、连续涨停次数以及实际换手率;IPO首日限价政策也助推了次新股炒作,它显著增加了新股上市后的股价波动率、换手率以及股票定价,导致次新股股价长期居高不下,进而削弱了新股实际首日收益率与未来市场表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在IPO首日限价政策实施后,具有炒作概念的新股其炒作现象反而更严重;2014年推出的IPO发行定价管制与IPO首日限价政策产生了政策叠加效应,强化了后者的负面影响;此外,IPO首日限价政策还显著增加了新股上市后的股价同步性。综合来看,IPO首日限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事与愿违,它不仅未能抑制新股炒作,反而对投资者"炒新"产生了"刺激效应",不利于新股价格发现,并降低了股票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IPO以及交易监管制度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在实践上则为完善IPO监管制度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尽管近年来我国新股定价的市场化改革使得IP0抑价(即一级市场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总体水平仍较高.  相似文献   

5.
细分IPO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指标,从一、二级市场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基于2012年~ 2015年间138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明显偏高,新股定价前一级市场投资者关注加剧了发行价格超出内在价值的程度,由此导致较低的定价效率.隐性市盈率上限的窗口指导抑制了一级市场定价泡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级市场定价泡沫越大的新股在上市首日产生的超额收益越高,同时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超额收益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权结构对新股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基本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股权结构来判断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首日市场定位合理性的观点,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新股价格对公司内在价值反映的程度进行了检验,认为新股价格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并揭示了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股上市首日收益为正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但是中国畸高的新股上市首日收益反映了新股定价效率的缺失,这也是中国监管层力促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与大多数主要从上市首日收益率的高低来讨论新股定价效率的研究不同,通过构建度量新股股价信息含量的指标,对新股股价的个股特质信息含量进行量化,对中国实施新股询价定价前后新股股价信息含量与新股定价效率的关系进行单变量检验和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新股询价定价并未实现降低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的政策目标.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询价定价提高了个股特质信息在新股股价中的资本化程度,新股询价定价机制的实施提高了中国新股发行市场基于个股特质信息对新股进行价值发现的定价效率.研究结果不仅对监管层完善询价制度和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讨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效率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9~2011年间沪深IPO公司为样本,系统地研究了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对于IPO一级市场定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在提高IPO发行价的同时,降低了IPO抑价水平,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公司在上市造势期内的媒体新闻报道每增加1篇,其IPO抑价率平均会降低0.3%左右。进一步,我们发现,媒体关注度对首日换手率无显著影响,表明媒体提高IPO定价效率主要依赖其信息传播作用,而非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来实现。本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能有效借助媒体这一信息传导渠道,适时主动地释放公司定价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属性(国有和非国有)与公司股票价值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的分析不同,本文主要是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股票定价过程来分析这个问题,原因在于以往的分析往往以托宾Q来代表公司价值,而本文认为,在中国上市公司部分股权非流通的情况下,以托宾Q代表公司价值会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1.本文研究思路。鉴于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部分股份不能流通的情况下,用托宾Q表示公司价值具有内在缺陷,本文将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来研究公司股权属性、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在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中,公司价值的确定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是确定股票的发行价;第二个是公司股票发行后在二级市场上市所形成的价格——首日收盘价。在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两个定价过程中,不同的股权属性与公司治理机  相似文献   

10.
朱凯 《经理人》2012,(6):80-81
2010年12月,当易车网以每股发行价12美元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时候,投资者惊喜地发现,快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竟存在着这样的公司。上市首日,易车网交易收盘价达到12.45美元。  相似文献   

11.
逐渐规范市场上的A股新股长期强势表现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理  张伟强 《管理世界》2004,(7):120-126
本文通过对1997~1999年上市新股的3年期表现的研究发现:(1)无论采用等权平均法还是市值加权平均法,新股的3年期回报要高于同期市场回报;(2)新股的发行量、首日换手率和首日市净率对新股的3年超额回报具有显著影响,而上市时间、上市地点、发行价格、首日超额回报、首日市盈率和行业等因素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IPO 首日回报高、长期回报低的现象十分突出,传统理性金融理论难以对这两者同时加以解释.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相结合的角度,利用账户交易数据中的投资者IPO 首日净买入构建情绪指标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PO 首日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均对IPO 首日回报有显著为正的解释力,尤其是当意见分歧严重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同时首日投资者情绪对IPO 长期超额回报有显著为负的影响,但意见分歧却对长期回报没有影响.文章的研究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偏好角度揭示了中国股市“IPO 之谜”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宋顺林  唐斯圆 《管理世界》2019,35(1):211-224
新股首日涨停板制度(首日价格管制)类似于向上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者"炒新"。但理论上,涨停板制度可能抑制新股投机,也可能反向助长投机。本文以2006~2017年的2109家IPO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首日价格管制导致IPO溢价更高;新股价值不确定性越大,首日价格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首日价格管制期间,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更大。此外,首日价格管制还放大了新股上市后的股票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导致新股上市后的股价短期内进一步非理性攀升;但长期来看,新股的换手率和波动率会回归正常水平,新股的股价也会向内在价值回归。最后,本文基于PSM+DID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文章的主要结果,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4.
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与中国股市IPO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票市场IPO首日回报高、长期回报低的现象十分突出,传统理性金融理论难以对这两者同时加以解释.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相结合的角度,利用账户交易数据中的投资者IPO首日净买入构建情绪指标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PO首日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均对IPO首日回报有显著为正的解释力,尤其是当意见分歧严重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同时首日投资者情绪对IPO长期超额回报有显著为负的影响,但意见分歧却对长期回报没有影响.文章的研究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偏好角度揭示了中国股市"IPO之谜"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显示分析师通常在公司盈余发布之前做出乐观预测而导致预测偏差。运用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检验分析师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考虑到会计稳健性的相关信息。以不对称时间及时性(AT)和资产负债表准备金(BSR)作为会计稳健性代理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绝对值偏差法等方法,在控制了一些被认为是影响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因素后,发现分析师预测并未考虑到不对称时间及时性("好消息"和"坏消息")影响,且预测误差与资产负债表准备金额呈负关联。研究表明没有考虑到会计稳健性是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与股票收益定价的关系,建立了包含现金流信息的多变量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并采用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关交易数据、机构会计收益预测数据和财务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预测,发现:1)由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估计出的正现金流信息对股票非预期收益、股票实际收益、股票超额收益均具有稳健的解释能力;2)由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估计出的现金流风险反映了股票的系统风险,可以对股票预期收益定价;3)在解释股票超额收益方面,由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分析师跟踪人数与宿成建3变量模型构成的多变量模型优越于Fama-French 3因子模型变量与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构成的多变量模型.  相似文献   

17.
IPO首日收益异象的形成一直有争议,而发行价偏低的抑价观点也受到某些实证研究的挑战。本文在一级市场中引入噪声申购者影响,并综合信息不对称和噪声交易两类因素,对IPO首日收益的形成进行研究并实证。研究发现,IPO首日收益与新股的一、二级市场错误定价均有关,前者由信息不对称和噪声申购者共同决定,后者由上市首日的噪声交易者(狂热投资者和正向反馈交易者)决定,其中后者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8.
尽管近年来我国新股定价的市场化改革使得IPO抑价(即一级市场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总体水平仍较高。IPO即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具有股权融资偏好的我国企业来说,顺利地实施IPO不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通了道路,就现阶段而言,IPO本身已经为企业带来了充裕的资本。2003年我国发行市场的融资结构中,新股融资占市场融资总额的55%,远远高于其他融资方式(可转债、配股和增发)。由于融资规模由发行股票数量和发行价格决定,因此,发行价格是影响IPO能否顺利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考虑货主价格参照效应的海运运力合同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考虑货主价格参照效应时的2级海运链的运力合同分配和定价问题.分别建立了考虑与不考虑下游货主价格参照效应时的运力合同分配与定价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性质,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分析了货主的价格参照效应对货运代理运力采购量与承运商运力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货运代理的最优运力合同采购量受到运力合同价格和下游货主价格参照效应的双重影响,而承运商的最优合同价格会小于不考虑参照效应时的定价,且随着参照效应的增加,承运商的最优合同价格和最大利润都会降低;同时,参照效应存在上限,如果货主价格参照效应大于该值,那么承运商会选择完全的现货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20.
在行为金融框架下,采用投资者在价格期望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来表征投资者异质信念,构建投资者异质信念下的均衡资产定价模型,从理论上证明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投资者信念差异程度与均衡价格同向变动,并以封闭式基金折价为例说明该模型对金融市场价格异象的解释力.为检验理论模型的结论,选取中国股票市场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及其波动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实证结果还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条件波动性变量系数显著,对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说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对股市价格指数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信息的传递效率会影响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因此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能够更好地减少异质信念带来的股价高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