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领导者》2009,(9):F0002-F0002
魏启金,号雏雁斋宅,一九六一年四月生于山东济南,自幼酷爱书法,临池不辍,把功大下在继承传统、临帖读帖上,三十余年来先后临写了《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勤礼碑》、《东方朔》、《书谱》、《张迁碑》、《兰亭序》等历代名帖,手摹心追,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2.
正欧阳询(557-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相似文献   

3.
《秘书之友》2014,(4):F0003-F0003
欧阳询(557—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长沙)入,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炳)之一。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鹰,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伸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作为一种重要的书写方式,书法与绘画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不断融合更是赋予了中国书法独特的魅力。《中国书法艺术学》是作者白鹤基于几十年的书法实践创作经验总结而成的探讨书法艺术的专业性著作,书中对各种书法字体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书法书写中的各种笔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研讨,还对书法意境和气韵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中国书法艺术学》一书对书法的本原、形式、内涵以及书法的艺术风格等进行了阐述。为了更好地探究书法艺术在中文字体设计中的应用,首先  相似文献   

5.
罗运华 《决策探索》2014,(23):46-47
罗运华,河南省夏邑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爱好书画、书法理论研究,撰刻、文学创作等,临摹过《颜勤礼碑》《张迁碑》、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米芾《蜀素帖》、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等多部碑帖。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4,(13):54-55
车金林,河南封丘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协会河南分会主席,世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于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任处长,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受父亲影响,孩提时就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学王羲之、米芾、虞世南、孙过庭、曹全等碑帖、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书法体系真、草、隶、篆方面取得突出成就80年代初,他在继承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开拓,不断创新,把自己数十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创造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行草书法、其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显现出明显的张力和时代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青睐。  相似文献   

7.
罗海岩 《领导文萃》2013,(13):120-121
康熙书法造诣很深。他以书法辅助政治活动,宣传政治意图,改善满汉文化,融洽君臣往来。书法的功用不亚于其六下江南。他的书法雍容典雅而又清丽洒脱,颇能体现他的性情和审美水准,充溢帖学风范和帝王之气。我们一般认为字如其人。康熙为例,他治国理政,颇多建树,管理着政军民学,辽阔的疆域和盛世之势使其有综合、平衡、协调,加之反复、比较之风,这些反映在书法的风格上,自然会圆润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领导者》2006,(9):I0004-I0004
李寿山,平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他幼承家学,酷爱书法艺术,书工楷行,偶作隶书。楷学颜鲁公“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颇得颜书真谛。行书早学二王、米颠等诸家,得浑厚雄伟之趣。他的书法作品飘逸、潇洒,吸纳百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大型展览并获奖,1992年作品赴香港展览,多次在全国、省检察系统书法展中获一等奖。其传略选人《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山东省书法家》,《世界书画铭录》等。现为: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社研究会员、德州市书协理事。  相似文献   

9.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清华、北大、南开三大学搬到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1937年底南京失守,三大学又西迁到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之初,冯友兰教授写了一首校歌。他一生很得意此校歌歌词,晚年时候写《三松堂自序》时还将歌词录了进去。  相似文献   

10.
大宋的胸怀     
正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记载,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来室,谓之誓碑"。每当新皇继位,便须"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这个碑誓内容,除了赵宋的列位皇帝得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看到。一直到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占开封,碑誓内容才泄露出来:"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文秘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刚好三年,而写字——上升一点叫书法的爱好却有十多年了,尽管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也许还未入门,但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书法,确实给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对文秘工作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记得我在80年代初刚考入某师范学校读书时,恰好学校举行书法比赛,其实那时我并不懂书法为何物,重在参与似的写了一幅字,结果却意外地获得了唯一一个一等奖,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后来学校团委改选,同学们一致推选我担任学校团委宣传部长。从大山中走出的封闭、内向的我(我家在湘赣边界的偏远山村)一下推到要经常出头露面的岗位,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回想起来,以后能在  相似文献   

12.
《决策与信息》2006,(4):34-35
李国运.中南财大(会计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长城证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作品数度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出版有钢笔字帖3本,楹联书法1件,书法理论著作2本.书法专业报刊和省、市电视台曾专版(栏)予以介绍李国运书法自柳体入手,继而遍临颜楷诸帖,自认为骨力略欠.遂专攻魏碑多年:后曾沉溺于王铎、赵之谦的世界.羡王之奔放、赵之灵动:偶尔也研习金文石鼓,近年致力于晋唐小楷的研习.流连于魏晋遗韵之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秘书之友》2014,(3):F0003-F0003
正张旭(生卒年不详,一说是658年—747年),字伯高,是中国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工于书法,有"草圣"之称。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以豪饮而知名。在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张旭亦是其中一位被描写的人物之一,与其他人被称为"饮中八仙"。张旭以书法中最为奔放自由的草书闻名,据《新唐书》记载,张旭喜欢在酒醉之后书写作品,称之为"狂草"。他的书法多以奇形怪状、粗细对比夸张以及充满情感的线条相连,在《旧唐书》中赞  相似文献   

14.
正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有人称之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富于创造精神,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兼善各体,成就辉煌,尤以其行书《兰亭集序》最为著名,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他不但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其文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40年代初期,正值日本侵华的最疯狂时期,蒋介石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之命运》,关于中国过去的"耻辱"与未来"重建"。但他更应该把这本书定名为"我的命运"。他看不出自己的命运与这块他统治了20多年的辽阔、散乱、贫穷的土地的命运有什么区别。蒋介石于1975年因心脏病在流亡地台北病逝,终年88岁。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还抱着他那神圣的幻想:中国终将按照他  相似文献   

16.
论诬告     
高扬 《决策与信息》2005,(1):134-134
旧时歌颂官史的政绩,多用刻碑的形式,名为“德政碑”,也称“遗爱碑”,大多是乡绅名士借百姓之名,行谄谀之实。据《资治通鉴》:唐代贤相宋璟守法持正、刑赏无私,本由广州都督擢任宰相后,听说广州吏民要给他立遗爱碑,便上奏唐玄宗说:“臣在州无他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玄宗下诏禁止,于是他州皆不敢立。  相似文献   

17.
垫江县高峰小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距离垫江县城14公里,现有教职工78人,学生1256人。自2008年以来,学校以书法艺术教育为载体,努力打造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环境优美的精品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成为了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书法)特色学校,书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年书法教育之路,我们实施五大工程,彰显特色成效,有探索、有思考,有辛酸、更有喜悦。  相似文献   

18.
戴午桥,一位有"中国当代草书领域第三代主力军"之称的重庆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美国、俄罗斯等国际友人或某些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还多次作为书界力作送到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两岸三地进行书法交流. 不仅如此,在国内收藏家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眼中,他的作品都极具收藏价值.数十年来,戴午桥用实际行动证明:曾经只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类似"阳春白雪"的艺术品也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不在意"第三代"称谓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随和而谦恭的戴午桥表示,对于所谓的"第三代"概念,他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称谓以及流派等之类的都毫无价值.他极力主张书法艺术应该执著地坚持走一条主题之路:那就是让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都能享受的另一种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书法在五千年历史中经历无数次的发展与创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华儿女有责任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让学生爱上书法,学习书法,让书法走进学生心里,是我们老师不可懈怠的责任。这里,笔者谈谈中学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写字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还可以锤炼学  相似文献   

20.
文人替人写文章而收受财物,自西汉以来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了,到了唐宋时就更普遍了,不过那时不叫"稿费",而称为"润笔费"。《旧唐书·李邕传》载:"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赉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李邕曾任北海太守,书文俱佳,许多高官和各地寺庙的住持经常花巨资请他写文章。李邕写过八百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