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系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发达国家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对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问题,更是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国内还相对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实证研究上鲜有文献。作为实践探讨和文献弥补,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关系融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模型检验。实证结论主要有:第一,随着与银行合作关系时间的增长,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价格趋于降低,对担保的要求也趋于减少;第二,在担保贷款中,只有质押担保形式才为银行所认可和注重,可起到降低资金价格的作用;第三,利率优惠与企业所有制性质无相关关系。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文章对关系型融资产生的动因进行了供求分析,并对其在缓解刚性资金缺口的意义上,从供求曲线和总成本两个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最后,在关系型融资制度化所需条件和现实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由于具有规模较小、产业单一和产品链短等特点,其在融资方式或融资偏好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如若大中企业把融资偏好“定位”在银行信贷、发债筹资、招股募资和税收优惠等外源性资金支持体系方面,中小企业则应把资金支持的“支点”放在完善内源性资金支持体系上。这里的“内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群体间的资金支持,二是指企业自身的资金挖潜。具体来说,应注重完善以下一个内源资金支持体系。一是寻求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中后端,它为大中企业提供产业配套服务的特点显而易见,这也为其寻求合作伙伴的商…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市筹资难,资金供需严重脱节,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从紧货币政策,全面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管理、金融机构的作用、政府的立法支持及监管等问题,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力量入手,探索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发展一直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其中尤以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问题最为突出——融资渠道不畅、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偏高等。因此,对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融资渠道以及融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从企业、银行和政府多方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从国家经济大环境到企业具体情况,就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关注的因素逐层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企业近年融资的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很多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普遍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而资金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营的基础。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遇到融资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了解中小企业自身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然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又有政府政策不配套,也有金融改革与企业改革不同步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金融体系现状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实际出发,政府、企业、金融三方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这样,在我国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属于弱势群体,其融资问题始终困扰着其发展。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资本的聚集和吸纳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其中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对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债务筹资也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要正确认识负债筹资带来的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企业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程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资金的清偿能力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国内外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可贷性问题,重点分析了企业预期利润流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分析得到一个安全期限,最终得出银行应将贷款期限控制在安全期限内。同时,安全期限又受企业贷款额和贷款利率的影响,即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贷款额和贷款利率来控制贷款的安全期限,进而对贷款期限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1.
融资困难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环保企业来说,一直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缺乏资金往往导致环保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本文从中小环保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等角度对中小环保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中小环保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但是融资却十分困难。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合理高效融资。  相似文献   

13.
狄蕊 《经营管理者》2013,(23):232-233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应收账款收款权设定质押,以此作为还款保证,来使企业获得所需资金的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利用传统融资方式融资难、已无法满足其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一片新空间。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介绍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独特优势,并对我国开展此项业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金融环境趋紧,并正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受此影响,商业银行加强风险防范、优化信贷结构,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能力大幅降低的同时,主要外援资金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也大幅缩减。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既给中小企业带来灾难也给其带来机遇,中小企业应利用危机时期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充裕而信贷需求萎缩的矛盾,实时把握国家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时机,努力改善自身信息不畅通的状况,巩固和扩大融资市场份额,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瓶颈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把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称作麦克米伦缺口,认为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给中小房企发展过程所需的资金,因而产生资金缺口。非上市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获得更加困难,这直接影响非上市中小房企的土地储备、施工进度以及经营业绩等。本文就以非上市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为对象,对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适用性分析,提出了解决非上市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营中的企业有多种融资方式融入资金用以拓展业务种类、增大业务规模,如股权融资、发行债券、银行信贷、同业拆借等方式,但是在现行的制度下,这些融资方式都受到诸多的限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兼具融资与融物双重特性,除了通过融资租赁解决其他融资方式可以解决的现金流短缺问题外,还可以发挥合理避税、保存现金流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展示了融资租赁在企业资金安排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供应与支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该文从理论、定性、发达国家借鉴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负债是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作为融资工具的一种,对企业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和约束作用,负债融资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信号传递功能。负债融资的成本、规模、期限和方式影响企业投资的效率和投资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渠道狭窄、间接融资困难、商业性融资为主等方面。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现有融资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融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等。该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目前为止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资金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