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生鲜供应链整体生鲜度的提升对减少浪费、提高供应链整体盈利水平及社会福利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研究了两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构建了单周期下生鲜农产品生鲜度激励模型,模型以供应商为领导者,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求解得到了均衡状态下供应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供应商新鲜度努力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和零售商利润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呈反向变化,与新鲜度敏感系数呈同向变化。在价格竞争市场,供应商保鲜努力程度和利润与价格替代率呈反向变化;在生鲜度竞争市场,供应商保鲜努力程度和利润与新鲜度替代率呈同向变化。基于研究结论,厂商及政府应当联手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尽可能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道德风险,在市场价格替代率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形下,提高生鲜度替代率,使得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上升,提高自身讨价还价能力,获取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2.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要求较高但供应商独自保鲜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构建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由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模型,设计了“基于生鲜农产品新鲜度的采购价”契约和“批发价+保鲜成本分担”契约两种促进供应商提高保鲜努力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两种激励机制均能提高供应商保鲜努力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应链协调.当零售商具有强势地位时,其在“基于生鲜农产品新鲜度的采购价”契约下比“批发价+保鲜成本分担”契约下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不同消费者偏好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存在新鲜度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剧了耗损。为此,迫切需要研究生产商隐瞒新鲜度信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基于Stackelberg博弈,使用单周期报童模型分别构建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分析供应链性质;并提出具体的回购契约形式进行供应链协调。研究认为:一般的批发价格契约下,即使生产商隐瞒农产品新鲜度信息,也不一定损害供应链总收益;回购契约可以保证新鲜度信息共享并协调供应链。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张伟  周根贵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11):138-144
针对生鲜农产品实体损耗一直困扰着农产品经营这一难题,研究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农产品订货问题。在零售商一次提前订购基础上,分别建立供应商一次供货和二次供货模型。经比较得到,二次供货下的最优订购量要大于一次供货下的最优订购量;零售商、供应商在二次供货下的最大期望利润要大于一次供货下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发现:二次供货下零售商和供应商一起承担了生鲜农产品损耗给供应链带来的风险;季中批发价的合理设定,可以使二次供货下的供应链对生鲜农产品损耗的抵御力更强。研究结论对我国进一步深入"农超对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虑消费者效用与保鲜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随时间减小的特点,构造受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零售价格影响的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分析了消费者在不同时刻够买生鲜农产品的效用和数量的变化,并基于此建立了消费者偏好影响需求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以提高消费者效用为目的,分析了两种不同保鲜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和最优保鲜投入。研究发现,零售商的最优保鲜投入并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的要求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零售商为弥补生鲜农产品新鲜度降低造成的顾客流失,选择在单销售期内二次补货,将新鲜产品和初始订货的非新鲜产品同时销售。但二次补货的新鲜产品会对初始订货产品形成需求挤兑。将顾客划分为三种类型:只购买新鲜产品、只够买折扣产品和两种产品都愿意购买,引入需求挤兑因子的概念,讨论了不同顾客类型下需求挤兑效应对零售商订货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并与单次订货策略做比较。结论表明,随着顾客对产品品质和新鲜度要求不断提高,二次补货策略能有效降低订货总量,提升零售商利润水平;不但优化了经济效益,更具有减少产品损耗和节约社会资源、增加消费者福利水平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货架是超市和生鲜便利店的重要资源,不仅具有储存和展示农产品的功能,同时货架空间大小对农产品的销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产品需求受货架空间与零售价格共同影响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情况下,分别对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和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四种分散式农产品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与利润进行了分析,并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供应商主导还是在零售商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中,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分配货架空间,相比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商和零售商均获得更少的利润,相应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利润更少。因此,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对农产品供应链更有利。相比一体化供应链,分散式供应链的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链整体利润小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本文给出了基于利润共享与成本共担的合同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参数变化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个生鲜电商与一个生鲜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其中生鲜电商负责销售农产品并提供增值服务,而生鲜供应商负责农产品的保鲜配送。考虑保鲜努力与服务水平均会影响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通过构建集中式与分散式下的生鲜电商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新鲜度需求弹性、服务需求弹性等因素对最优决策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决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收益共享-双向成本分担"契约,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参数实现了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与帕累托改进。最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供应链在协调前后的最优决策变化,并用数值算例进行了考察与验证。研究发现:供应链在协调后必然会提高产品新鲜度与服务水平,但可能会导致更低或更高的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当新鲜度需求弹性与服务需求弹性较低时,生鲜电商在协调后会制定相对更低的产品价格,实施"优质低价"策略;而在新鲜度需求弹性或服务需求弹性高于某一水平时,生鲜电商在协调后会制定相对更高的产品价格,实施"优质优价"策略。  相似文献   

9.
丁松  但斌 《管理学报》2012,9(9):1382-1387
针对生鲜农产品销售期内存在的期初期末销售量大而期中销售量小的现象,将零售商单销售期划分为三阶段;考虑顾客到达服从强度随机的非齐次Poisson过程,单位顾客购买量受产品价格和新鲜度影响;引入风险偏爱系数表征零售商的风险偏爱程度,着重分析产品新鲜度衰变系数和零售商风险偏爱系数对订货决策的影响,给出不同风险偏爱系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结论表明,考虑零售商风险偏好和新鲜度衰变速率影响的订货策略,更能体现生鲜农产品的特性.最后用数值算例描述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新零售模式下,本文针对双渠道生鲜供应链,考虑供应商与传统零售商之间的物流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格整合情形,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综合考虑价格和产品新鲜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共同影响,建立整合前后的定价和协调模型,采用线性补偿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得到相应的最优协调策略。通过最优决策量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程度渠道整合情形下生鲜供应链个体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定价决策以及最优利润水平。研究发现:线上线下的物流合作会使对线性补偿量具有强势决策权的传统零售商在利润分配中占优;在进行物流整合的基础上,各供应链成员是否应开展价格整合,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时效性要求的高低以及其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对系统来说,渠道整合可以扩大消费者群体,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  相似文献   

11.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随机供求下二级农产品供应链期权合同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单个供应商与零售商构成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其中,供应商仅有一次投产机会且产出随机,零售商面临随机的市场需求。零售商在供应商投产之前下订单,在销售季节来临时零售商更新市场需求信息,并确定最终期权购买量;当供应商无法满足零售商订货,将通过现货市场等渠道补足。研究发现,期权合同能够增大供应链整体利润,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各参数对期权合同协调效果的影响,该项研究成果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鲜农产品具有质量和数量双重损耗特性,零售商需采取合理的保鲜控制策略降低损耗带来的损失。对此,建立了同时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损耗、显著控制数量损耗和显著控制质量损耗三种保鲜策略下,考虑质量损耗和数量损耗的生鲜农产品库存模型和零售商利润模型,对比分析了零售商的最优保鲜策略选择以及对应的订货和定价策略。研究发现:当质量损耗和数量损耗控制效果一定时,随着价格和新鲜度敏感系数之比或批发价格逐渐增大,零售商的保鲜策略选择由显著控制数量损耗转变为双重损耗控制,进而转变为质量损耗控制。而当保鲜成本和保鲜效果敏感系数较低时,零售商只会在两种具有单一损耗控制效果的保鲜策略中进行选择;但当保鲜成本和保鲜效果敏感系数增大时,零售商选择双重损耗控制保鲜策略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考虑渠道权力结构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的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问题,比较各种情况下定价和利润的差异,并运用二部定价契约探讨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方法。研究表明:MS与RS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相同且低于VN情形;随着产品替代系数的增加,新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均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增加;随着回收努力程度的提高,两种产品的价格均提高,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减少;运用二部定价契约可通过主导方或借助第三方有效协调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生鲜农产品保鲜和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但斌 《管理学报》2014,(3):449-454
针对生鲜农产品易变质的特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构建了价格和新鲜度影响下的消费者时变选择模型,基于零售商所面临的初始订货数量变化或潜在市场容量变化,分析了零售商对于生鲜农产品的最优定价及最优保鲜投入。结果表明,当潜在市场容量较小时,零售商通过保鲜所获得的利润增加值、最优定价及最优保鲜投入均随着初始订货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潜在市场容量较大时,零售商的保鲜利润增加值和最优定价仍然随着初始订货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最优保鲜投入却随着初始订货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损失厌恶型参与者的易逝品供应链价格补贴契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前景理论,探讨存在缺货损失情况下由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和损失厌恶型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价格补贴契约设计。文章研究供应商为损失厌恶型时,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分别在批发价格契约和价格补贴契约下的订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最优订货量可能偏离系统最优订货量,损失厌恶型供应商通过价格补贴契约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价格补贴契约在协调供应链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川  马慧敏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2):115-124
考虑由单一供应商、单一电子零售商和单一传统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占主导地位的电子零售商的在线销售模式(转售和代理销售)选择及信息共享策略。首先,针对两种在线销售模式,构建了信息共享和不共享情形下以供应链成员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供应链成员的均衡定价和订货策略;然后,比较了不同策略组合下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利润,分析了各成员的信息共享策略偏好以及电子零售商的销售模式选择策略。研究表明:1)在转售模式下,当市场需求波动程度较小时,信息共享会增加电子零售商的利润,降低供应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利润;当波动程度较大时,则相反;当市场需求波动处于中等水平时,电子零售商不共享信息能使供应商、电子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达成三赢局面。2)在代理销售模式下,信息共享能增加传统零售商的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供应商和电子零售商的利润。只有佣金费率较低,高市场类型的概率较低且市场需求波动不大时,信息共享才是电子零售商的最优策略。3)主导电子零售商应该选择转售模式。本文的研究可为主导电商企业销售模式选择和信息分享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零售企业在不同策略组合下定价和订货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补贴和政府补贴两种情形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供应链最优定价、绿色度决策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不补贴时,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和绿色度,减少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则随着其公平关切增强既存在增加也存在减少的情况,具体与产品绿色化效率有关。相比之下,政府补贴时,产品绿色度更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可以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但并不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绿色度和社会福利。基于此,政府补贴不仅能够增加供应链利润,还能协调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产品定价与绿色度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比价行为下双渠道定价及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比价行为下部分消费者优先在网络渠道购买产品的现象,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协调策略问题。通过比价消费行为对消费者进行了划分,构建了单渠道和双渠道的供应链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求得单(双)渠道情形下产品在零售渠道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网络渠道的销售价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并通过数值算例对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及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消费者的存在使得零售商收益受损,渠道冲突加剧。为此,本文针对存在网络消费者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设计了协调机制,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非激励性和非协调性是批发价格合约的主要制度缺陷,其原因在于分散决策模式下,供应商、零售商的个体理性行为所导致的集体非理性.本文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制度改进方案,并考察了单期经营和无限期经营两种情形下该种制度设计的实际效果.实证检验表明,附加惩罚成本的最优转移支付安排能够促进供应商、零售商的协调行为,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解即是供应链的理论最优状态.在该状态下,供应商、零售商及供应链整体的利润都较实际状态下的利润水平增长了1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