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江  苏钟海  刘洋 《管理世界》2023,(9):158-177
互联网平台颠覆各行业业态并塑造了诸多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因洞察到改变现存制度能从中获益而发起制度创业,推动新兴场域的制度变迁进而产业转型。但已有制度创业研究缺乏对平台型企业积极主动作用的讨论,也缺乏对中国独特情境的关切。本研究基于微医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创新实践,探讨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过程机理。研究立足中国转型经济和政府高度参与产业发展的现实,识别了新兴场域自下而上制度创业的萌芽、论证、理论化、扩散化四阶段过程;将中国制度情境所确认的规制合法性解构为地方规制合法性和中央规制合法性,明确了平台型企业与政府互动获取规制合法性的双层议价过程;聚焦平台型企业独特属性与特征,构建了其在新兴场域发起制度创业推动场域制度变迁的机理模型。研究为中国情境下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拓展了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和合法性的理论研究,为平台情境下的新型政企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见解,对政府和平台型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观测企业情境感知导致的战略逻辑差异,揭示转型经济背景下新兴场域企业创新选择的演化规律。对“滴滴出行”的案例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对转型经济情境的感知源自场域中国家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嵌入程度;第二,根据逻辑嵌入程度,企业的外部情境感知可细分为“技术嵌入”“市场嵌入”“制度嵌入”与“动态嵌入”四个阶段;第三,不同阶段的情境感知诱发战略逻辑“相位转变”,以寻求战略与情境的一致性;第四,战略逻辑“相位转变”驱动四个阶段的创新选择遵循“能力逻辑”“复杂逻辑”“游击队逻辑”与“混合逻辑”的演化路径。此外,本文还引入“后卢因式变革”概念解释创新选择路径的演化机理,并重点关注国家逻辑在上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39):14-14
业态创新是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也是产业变革新的动力所在。但同时,业态创新还是国内很多企业的一个短板。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新业态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界定30类新业态。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是数字社会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能够成为传统社区治理创新甚至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嵌入社区场域的底层逻辑存在偏差,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场域尚未实现真正的赋能,针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只浮于表面或只限于部分领域,甚至没有赋能只有“负能”,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实际成为社区在数字化转型板块的新增任务,并没有成为推动社区发生变革式增长的驱动力量。为此,实现数字技术对社区治理的有效赋能,就要实现数据开放与共享,发挥技术整合资源的真正价值;秉持以人为本动机,提升居民治理的主体地位;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的兜底和保障作用;激活多元治理要素,提高协同治理的层次与效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商业组织的"社会脱嵌"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可是这些反思大多只触及了商业组织局部性问题。实际上,商业组织令人失望的社会表现根植于其自利主义制度逻辑之中,而非是局部性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商业组织"社会脱嵌"问题,采用德行制度逻辑替代自利主义制度逻辑是可行道路。在回顾了哲学、积极组织行为学和积极组织学术对德行的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德行制度逻辑相比于自利主义、社会责任制度逻辑在商业组织场域的优势,指出采用德行制度逻辑替代自利主义制度逻辑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最后,针对现有文献对德行替代自利主义的制度逻辑变革过程鲜有讨论的现状,本文建立了多层次、多进程的制度逻辑变革模型,对"谁将变革"、"如何变革"和"为何变革"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业态创新是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也是产业变革新的动力所在。但同时,业态创新还是国内很多企业的一个短板。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新业态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界定30类新业态。发展目标:到2016年,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新业态企业,推动一批新业态企业在国内或境外上市,建成15个新业态示范园区(平台),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制度的同形压力如牢笼约束着新创企业的战略选择,新制度主义的传统药方是以服从制度要求来换取合法性和克服新创弱性。本文从战略选择理论和制度创业的角度出发,将突破非正式制度的同形约束作为新创企业制度创业的战略性行动。基于当前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化与制度背景,本文提出新创企业所在地区关系文化的制度性束缚会驱使新创企业趋向关系战略同形,而制度场域中的矛盾则会激发新创企业采取背离战略的制度创业行动。我们采用2008年和2010年两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进程、政治联系和业绩期望落差都会弱化关系文化的制度约束,激发新创企业挣脱制度牢笼的战略行动。本研究揭示了正式制度、行动者资源地位及业绩期望三方面驱动创业者和新创企业制度创业行动的因素,对制度场域中的制度同形与战略背离的二元行动逻辑给出了开拓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落脚点。文章将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嵌入城市工业用地改革场域,从国家、科层、市场、生态及社会逻辑竞合视角出发,厘清不同主体的发展逻辑,在充分发挥要素配置的市场逻辑下,更加重视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和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9.
组织场域与行动者惯习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构成了组织结构与行动者实践的生成性动力机制。面对知识社会的转型,科层型场域高度制度化的环境不仅形塑了组织成员对制度理性的仪式性遵从这一消极保守的常规性惯习,而且导致了组织之间惊人的制度同形,从而大大约束了组织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绩效提升。对此,组织场域必须借助分散化知识的整合、结构与行动的脱耦以及信心与忠诚逻辑的规则再制,重塑基于知识创新的学习型场域和行动者反思性惯习,维持组织合法性与绩效性之间的适度平衡,有效改进组织的长远绩效,真正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色档案本体的诠释逻辑以及红色记忆功能的工具逻辑,为红色档案在育人过程中效能的发挥创造了逻辑可能。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必须明确主体共性,精准对标教育靶向,借助符号、话语和场域三类红色介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做好红色档案的当代叙事,以期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培育更契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引入三方跨界创新主体建立跨界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在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的基础上,运用Matlab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进行模拟仿真,并以首都跨界创新大联盟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跨界创新联盟生态系统中跨界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之和的取值。(2)当共生作用系数之和均为负时,系统属于互惠共生模式演化。(3)当任意两个跨界创新主体所受的共生系数之和均为正(负),另一个跨界创新主体所受的共生系数之和为负(正),系统属于寄生共生模式演化(4)当任意两个跨界创新主体所受的共生系数之和均为负(零),另一个跨界创新主体所受的共生系数之和为零(负),系统属于偏利共生模式演化。本研究为推动跨界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沿互惠共生演化路径升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相关制度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战略性内部创业被认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京博控股集团2010~2022年的战略性内部创业实践,运用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整合内部创业理论与制度逻辑理论的共演研究。研究发现,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开展战略性内部创业,关键在于实现创业“机会—资源—制度”动态整合框架下的适应性共演。具体而言:(1)在利用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发现型机会开发—突破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转型”的适应性共演,突破创业资源不适配的障碍;(2)在探索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创造型机会开发—延拓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发展”的适应性共演,发挥创业资源调用的优势。本文由此构建了战略性内部创业与制度逻辑变迁的两阶段共演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解释了大企业如何通过变迁主导制度逻辑,保障内部创业“机会—资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大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推动主导制度逻辑变迁的组织更新过程。研究在做出交叉理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推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角度,对农产品电商参与主体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参与主体及其动态系统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梳理影响参与主体合作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初始意愿对系统演化具有显著影响,参与主体在策略选择之间相互影响并且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序贯理性特征,在不同的参数约束条件下,各主体策略的演化趋势也各不相同;提升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加大政府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投诉维权意识,能够促使管控系统采取提供优质农产品、销售优质农产品、不维权的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纯粹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存;从“权力本位”的法律到“权利本位”的法律;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所有这些重要领域的变化映射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在整个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结构调整必然伴随而来。而制度结构在从旧的均衡走向新的均衡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种种冲突。比如,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转化快,相应的行政、法律等制度变革速度也快,因此在转型中取得了优势。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受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影响最深,行政法律制度也相对僵化。尤其是行政机关的“长官意志”、“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权力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由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大,造成养老保险财政支出负担加剧,不仅有可能使养老基金的支出陷入危机,而且使新参保的职工负担加重。老龄化趋势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旧制度变革与新制度选择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丑闻案后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忠 《管理评论》2003,15(3):53-58
本文剖析了美国公司治理机制变革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揭示了美国公司治理机制变革的主要内容:强化投资主体对公司监督意识,建构投资主体对公司的治理机制;强化公司内外监督的独立性、公正性,建构公司治理的内部与外部约束机制;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义务,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建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基于知识的博弈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文章从群体演化博弈视角,研究了差异性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创新保护策略及跟随策略选择问题.先后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和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分析了制度、生态、技术等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均衡稳定性及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运营及维权成本、救济力度、政府补贴、技术替代与模仿相对难度是影响系统演化均衡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形成的不同情境,系统涌现四种均衡状态:(专利,模仿)、(专利,替代)、(技术秘密,模仿)、主体策略规律性持续波动;仿真模型呈现随机波动,在趋势上符合演化稳定分析结果;合作网络密集度高、学习搜索范围广时,由于主体交互性增强,决策不确定性下降、有效性提高,各群体长期演化趋向于平均收益期望大的策略.信息模糊度高时,决策不确定性及系统波动幅度增加,群体间策略交互制约作用减弱,系统长期演化偏离演化稳定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单宇  刘爽  马宝龙 《管理世界》2023,(4):80-100
在逆全球化的“新常态”下,全球供应链中断危机与技术脱钩风险日益明显,受制于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封锁和长臂管辖,关键核心技术“断供”直逼中国企业发展动脉。本文对于海信视像技术国产替代的探讨,系统探索了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适应性重构的演化路径、驱动机制与理论逻辑。研究发现:(1)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存在复印式重构、创造式重构与启发式重构3种技术重构机制,整体呈现由低阶向高阶的动态演进轨迹;(2)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机制体现为“技术模块—技术架构”依存关系的动态更迭,本文进一步识别了模块创新与架构创新之间从“优化旧模块—生成新架构—深化新架构与衍生新模块”的演进路径;(3)本文识别到3种适应性重构结果,其中,“模块替代”与“架构替代”体现为技术供给侧的国产替代,而“价值替代”则是基于需求侧的国产替代,是国产替代的高阶表现形式,更为强调通过为客户提供价值增值,来创造替代性的价值区间;(4)国产替代过程中隐含着“追赶逻辑”与“安全逻辑”两种主导逻辑,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呈现出由追赶逻辑向安全逻辑过渡的特征。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既是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理论解释边界的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技术赶超的过程,理解为微观主体在特定的激励结构下持续开展高强度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国高铁从试验性探索、引进消化吸收、正向设计再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技术赶超过程,嵌入在中国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高铁在21世纪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而中国的总体改革进程又为高铁产业的制度变革打开了空间,并与高铁自身的管理体制、产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塑造了高铁的微观激励结构。这样的激励结构,不仅促使创新主体开展高强度的技术学习,而且促成了高铁有别于中国多数产业的组织间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作为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干中学"、"用中学"和"试验中学"是中国高铁技术能力积累的核心机制,而在技术能力积累的过程中,消化吸收能力、正向设计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背后,则是高铁部门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中国高铁部门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独特的、强有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铁对其他产业技术赶超的启示,绝不是泛化"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具有特定边界条件的发展模式。不考虑各产业在技术范式、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试图将高铁经验简单复制到其他产业的观点是不当,甚至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责任式创新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探索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多主体的演化博弈规律,对于推动以新冠疫苗研发为典型代表的责任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冠疫苗研发为例,构建了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在实施责任式创新行为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责任式创新过程中,三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企业实施责任式创新、公众参与责任式创新,但政府弱干预(消极提倡)责任式创新;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政府补贴均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演化结果,而对政府决策影响较小;利益相关者的初始状态对三方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