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阿富汗重建与南亚地区的安全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阿富汗与南亚地区存在着密切的交往,前者成为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关键因素.阿富汗重建以来,印巴两国在阿富汗影响力的扩展、反恐与民族和解,以及跨越阿富汗的地区合作等领域各有所长,并进行着激烈的博弈.阿富汗问题也因此与印巴冲突产生级联效应,对南亚地区的安全影响甚大.印巴两国在阿富汗“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印巴交往的文明化对于地区安全与合作、阿富汗重建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给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带来了新的冲击。从积极的方面讲 ,它为南亚各国加强安全环境提供了机遇 ;从消极方面来看 ,南亚地区安全不稳定因素将更加复杂。美国对南亚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在南亚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亦将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形成了“三角博弈”的关系。塔利班重掌政权对于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日渐显现,“三角博弈”在内部张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呈现新的特征。在美国等外部力量撤出南亚的背景下,塔利班以独立和自主的姿态参与地缘政治博弈,巴基斯坦的地缘环境得到改善。南亚地缘政治和力量对比由此呈现出动态平衡的局面。塔利班的崛起刺激了南亚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并使难民问题、毒品问题等进一步外溢到南亚地区,导致地区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安全问题与地缘政治相互作用,使上述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南亚国家进行传统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如今,南亚地区的自主性增强,外部干预减弱。地区国家需要通过合作超越零和博弈,化解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4.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逐渐受到南亚各国的重视,正逐渐成为南亚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以此为契机,南亚各国致力于构建南亚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良性发展.这为中国增强与该地区的政治和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平台.本文深入分析了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发展前景、面临的主要困难及中国与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 2 0世纪末的 15年中 ,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重要进展 ,一直徘徊在起始阶段。进入新世纪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南亚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 ,纷纷表示要为地区经济和科技合作做点实事 ,引起人们关注。本文拟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形成、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探讨。作者认为 ,南亚区域合作对区内各国都会产生实际利益 ,而且南亚国家间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 ,因此区域合作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 ,由于南亚国家间 ,特别是印巴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非经济的消极因素 ,区域合作的进程往往受到阻碍。因此 ,只有当南亚各国 ,特别是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区域合作方面具有真诚的政治意愿之时 ,上述消极因素才能得以消除 ,区域合作的事业才能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书评三则     
1998年,我国南亚学界多部新著问世。限于篇幅,现仅将其中三种分别简要述评于次。一、《南亚大辞典》研究外国问题,仅就语言文化背景而言,窃以为无如南亚地区之艰难者。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南亚地区文明发祥较早,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而且因为南亚地区民族复杂,分属不同语系的语言甚多。人们经常碰到的障碍,就是涉及南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名词术语的释意和译名统一问题。阅读西方有关南亚研究的著作,多会在书后看到一个附有简明注释的词汇表。然而,这个问题并非西方人所独有。虽然中国与南亚地区各国有着长达两千余年的文化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7.
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在南亚地区隐退,使印巴矛盾成为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中最主要的问题。南亚也曾出现逐步向缓和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在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的核试验,使得地区安全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印巴关系骤然紧张,地区战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9年4月印巴双方进行的大规模导弹试验和5、6月间在克什米尔双方实际控制线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不但使印巴关系陷入低谷,而且也给南亚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一、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两国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也是两国长期敌对的主要根源。克…  相似文献   

8.
1985年12月7至8日在达卡召开的第一次南亚七国首脑会议上,南亚地区合作联盟(SAARC)宣告成立。正如会议主席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所指出的,这个联盟真正代表了“未来的潮流”。其他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对于在合作基础上努力解决本地区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也表示了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董亮 《南亚研究》2015,(2):46-61,156
近年来,南亚区域内各国面临着水资源枯竭与污染、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损害及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等环境危害迅速增长的问题。尽管南亚区域内环境合作是治理区域内跨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已建立起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框架下的环境合作机制与南亚环境合作计划(SACEP),但由于内生性的制度缺陷及外生因素的限制,区域环境机制的有效性一直难以提升。因此,南亚环境合作整体呈现出治理水平不高、能力不足、资金和技术匮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南亚区域合作萌芽于二战结束之初。1980年之后,南亚区域合作加速推进,逐渐形成了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与一系列次区域组织为依托的合作机制。21世纪以来,南亚自贸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能源合作领域的成绩较为显著,次区域合作的成效更为突出。不过,南亚区域合作的协议签署多,执行弱;合作长期停留在经济与社会层面,无法深入到更加重要的地区安全合作领域。另外,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地区主义在南亚的缺失、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各国对外战略重心的差异都对南亚区域合作带来了挑战。未来,南亚区域合作将会出现分化的态势,全区域整合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一体化与地区安全之间有何关系?安全关系原本比较紧张的国家之间能否进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经济一体化对地区安全有怎样的影响?很多地区一体化的实践对此都难以做出回答。然而通过分析南方共同市场的已有经验,我们发现,安全关系相对紧张的国家之间不仅能够进行经济一体化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改善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南方共同市场成功实现了经济关系对安全关系的"外溢",使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孆 《创新》2008,2(2):48-52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上袭击比以往更有组织性和协调性,东南亚水域的海盗、有组织犯罪和潜在的海上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存在着合流的可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的武装分离主义运动与恐怖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美、日、印等区外大国纷纷藉此插足南海,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及其周边水域的海上安全合作方面对中国存在着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南太平洋地处中国外交大周边,构建良好的南太平洋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南太平洋地区独特的外交环境以及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现状,中国应坚持将南太平洋地区作为"经济伙伴"、"政治依托"和"安全保障"的战略定位,抓住双方的共同需求和合作愿望,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尽管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发展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在各自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从而为双方关系持续、稳定、深入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黄莺  张严冰 《南亚研究》2011,(3):100-115
印度的地区和自身经济发展政策深刻影响了南亚经济合作进程。近20年来,印度对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视逐渐超过对政治、安全问题的顾虑。在其积极推动下,南亚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出内聚力弱、外向性强的特点。总体而言,印度在地区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基础差距较大,贸易互补性不强;贸易成本较高;南亚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投资吸引力较弱,以及地区政治、安全因素干扰等。  相似文献   

15.
李敏 《南亚研究》2011,(4):80-92
尼泊尔与印度的水资源争端是困扰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在处理与尼泊尔关系中的家长作风和利己主义行为、尼泊尔试图平衡印度影响的心理,以及尼泊尔政局动荡等因素是导致尼印水资源合作不畅的主要原因。由于尼印双方水资源争端的历史积怨,以及出于资金或技术方面的考虑,未来的尼印水资源合作有必要引入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外国帮助下,印度的太空事业得到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冷战结束后,印美双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太空合作成为其支柱之一。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提高大国地位,赶超中国太空发展,提升军事实力。两国太空合作加速了亚洲太空竞赛和太空军备竞赛,使印度战略弹道导弹得到发展,由此加剧南亚紧张局势,形成东亚安全困境,并恶化太空安全局势,增加核战风险。  相似文献   

17.
周士新 《创新》2010,4(2):5-9
合作安全指国家间为了共同的综合安全利益,建立安全协调与信任措施,摆脱安全困境、解决国际冲突,维护地区稳定。合作安全具有非强制性、预防性、非排他性及综合性与共同性等特点。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安全信任的措施与实践证明追求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合作安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选择。中国奉行合作安全的政策符合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中国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印度洋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贸易通道、能源通道和战略通道的安全。中国在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要维护在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综合安全观;改善大国关系,发展睦邻友好与合作关系;推动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的多边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机制,建立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强我国远洋海军力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日安全关系的发展,不仅在两国双边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两国所处地区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实践不断丰富着地区概念的内涵。基于“地区”视域,中日安全关系的演变脉络星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反对地区霸权”共识下的友好合作,转为“东亚安全治理”框架下的相互警惕认知,直至“跨域秩序构建”进程中的大国战略博弈。中"两国有关地区秩序构建的概念认知与路径选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彼此间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需要双方采取积极措施来共同构建新型地区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