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中通过法治手段可以促进、保障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一个重大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牙口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力量源泉。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又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建设与享有的高度统一,才能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承袭并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文章认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这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介绍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析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指出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任务,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作出了决定,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本文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六个方面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坚持和运用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同时道德建设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证。当下社会的道德状况距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从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充分激活体育事业的创造力,有效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拓展和深化。深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多处入手,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文章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石。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有上亿人,尊重和保障这部分人的人权,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重点论述了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性,并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保障少数民族的人权提出了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张宗 《金陵瞭望》2006,(21):10-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们摘选《决定》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做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等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高等教育承担着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江鹤 《江海纵横》2008,(2):45-4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海门走在了全国前列。十六大以来,海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确定了构建以“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为重要目标的“和谐海门”的发展理念,富有成效地进行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2007年9月1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暨‘海门实践’高层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等部委领导和专家对海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海门实践是典范,要高度重视,很好总结,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20.
制度与和谐社会都是为了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制度创新与发展。制度创新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通过制度创新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