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楚国历史文化的研究,经过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者与历史学者的携手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近10余年来,有关楚国历史及文化的综合性及专题性论著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使大致成形于2500年前、延续数百年的楚文化重现出它迷人的风彩。长期流行的中原文化中心说由此受到有力冲击与补正,楚国历史文化也因而受到国内外学人的广泛关注。由石泉先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楚国历史文化辞典》,正是对这一硕果累累的学术领域左右采获、综汇熔铸的集成之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的续篇。初篇(载于本刊1993年第3期)曾对楚国历史文化与中国南方都市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长沙之问的关系作了系统考察。如果说,初篇探索的都市地处中国中南和东南,那么,续篇所研讨的都市则位于中国西南了。本文通过对楚国历史文化与中国西南都市重庆、贵阳、昆明、桂林之间关系的系统考察,不难获得这样一个信息:尽管这些都市同楚国历史文化的关系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和差异,但是,它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即不仅在其形成、初生时期已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而且在后世中国南方尤其是西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上古文化乃至世界上古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的续篇.初篇(载于本刊1993年第3期)曾对楚国历史文化与中国南方都市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长沙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考察.如果说,初篇探索的都市地处中国中南和东南,那么,续篇所研讨的都市则位于中国西南了.本文通过对楚国历史文化与中国西南都市重庆、贵阳、昆明、桂林之间关系的系统考察,不难获得这样一个信息:尽管这些都市同楚国历史文化的关系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和差异,但是,它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即不仅在其形成、初生时期已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而且在后世中国南方尤其是西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上古文化乃至世界上古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楚族的起源很早,楚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已是我困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楚国历史的研究,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丹阳是楚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3):27-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文化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因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且考古发现众多,南阳楚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关于南阳楚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主要集中在考古资料研究和文献资料(传世文献资料、铭文资料、竹简资料)研究两大方面。考古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断代及分期研究、楚国物质文明研究、楚国精神文明研究、楚文化地域划分研究四个方面;文献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方国历史地理研究、楚国政治生活研究、楚文化精神研究、铭文研究、相关竹简资料研究四个方面。南阳楚文化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重微观而轻宏观;对南阳楚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及明确界定;已有研究冷热不均;重复性研究太多;侧重于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对南阳楚文化的现实遗存关注较少,对其所能推广、开发的现代价值也挖掘不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新回顾南阳地区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南阳楚文化相关问题的再认识,从而将楚文化的研究推向纵深处。  相似文献   

6.
青铜器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春秋楚国的青铜文化相当发达。楚铜器以其富丽繁缛、曲中有直的造型使其在青铜器历史上独树一帜。所以本论文选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这个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能够表现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历史国度进行研究,并针对蟠绕龙纹这一纹样,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所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楚国史︾简评冯天瑜环宇在中国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中,楚史楚文化的研究,一直居于显学地位,深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楚史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工作,正朝着纵深与普及两个方向发展,魏昌同志在讲授楚史楚文化的过程中编写有关教材,继先前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楚国官制中的选官用人制度,对楚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了楚国历史的兴衰。同时,楚国官制对中原诸国的官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对秦末农民起义军的建制、刘邦早期汉制也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楚国官制,对于深入探讨先秦官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楚国地方城邑,是指除楚国正式国都、陪都之外的其他所有城邑,其中也包括战国晚期沦为楚疆的原吴、越、鲁三国城邑。探讨楚国地方城邑,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楚国城市与建筑的历史面貌,进而加深对中国上古建筑文化的了解,都不无裨益。一、地方城邑的数量与类型据笔者新近统计,终春秋战国之世,楚国共有地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我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业内研究实际,从土司区的变动、土司政治文化结构、土司贵族的生活方式、土司政治文化互动及土司文化开发利用等五个方面对2002年至2006年有关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进行了述评,认为近五年来,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相似文献   

11.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主要由一个省社科重点基地——满族文化研究基地和一个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学科组成,如今已形成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即满族与东北边疆历史文化研究;高句丽、渤海与东北边疆历史文化研究;中国思想文化、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随着许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及学科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楚祭与苗祭──剜羊祭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楚祭?顾名思义,楚祭是指楚国的祭扫与祭俗,或者说是楚王室的祭孔与祭俗。楚王室的祭扫祭俗,必然为楚民族大众所崇尚。而苗祭,则是指我国苗族的祭礼与祭俗。无论楚祭与苗祭,本文涉猎的只是楚、苗祭俗中,最有代表性并具有崇拜中心、宗教神学意义和最富于历史文化内涵的祭扫,并从中探寻不同时期的楚、苗祭扫的对象、祭品、祭仪、祭现、祭俗是否相似相同,进而探寻楚、苗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二者之间的中介──民俗文化是否同一源流,从中认识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楚与苗的文化心理素质,进而拓宽与加深对楚、苗文化历史的研究。历…  相似文献   

13.
楚国科技与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 ,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 ,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 ,兼融并蓄 ,锐意创新 ,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 ,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说三峡宜昌地域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楚国自然村落的分布,楚国各阶层墓地的布置,楚国城市及都城的设置以及楚文物遗层中凸现出鲜明的文化光彩,反映了楚人在沿袭周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有新的突破,富有时代和生活气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江陵附近江水东北入汉水是我国历史上楚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曾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水运交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因此,探明这条已湮没的故河道,不仅有助于对楚国历史研究,而且对于今后这一地区恢复“两沙运河”,加强水运  相似文献   

16.
楚巫与巫祝之诗梅琼林关于政治抒情诗人屈原是否为巫,历史上缺乏史籍记载。虽然自秦汉以来以反映文化心态、描摹历史风情为指归的野史轶闻、文学注解、风俗异趣都众口一辞地标示楚国正风弥满上下,浸渍朝野的历史情况,诸如《吕览·异宝篇》云“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冷,《...  相似文献   

17.
曾经煊赫一时的楚国因其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被后世所景仰,“楚文化”已成为当今历史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尽管现在还很难说我们对荆楚历史文化的特点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仰仗近年来考古的新发现和当前楚史研究的新进展,我们完全可以说,楚人曾经创造了堪称当时世界第一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的内容十分丰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叶公子高是对楚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悉心治理叶地,使其成为楚北重镇;他平定“白公之乱”,维护了楚国的稳定,他举荐贤能,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品质。成语“叶公好龙”所说的叶公并不是历史真实中的叶公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国历史发展的一场改革,为什么时仅一年就夭折了,以求“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上阐  相似文献   

20.
楚国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兼析楚国的社会性质刘玉堂楚国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是楚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研究楚国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楚国的社会性质。一、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宗法制度是东方封建制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