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政治生态是我国农村地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优良的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关键少数”,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理顺农村基层组织权责关系等,从而有的放矢推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政治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构建党的政治合法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法性是权力的一种形态,是“没有权力的权力”,是任何政权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21世纪的今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考虑政治现代化问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合法性运动”问题,以建构、加强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一党执政”等于“一党专制”似乎是一条不可挑战的公理,诚然偏见、先见、权威导致了误读,从而混淆了“一党执政”与“一党专政”的含义,然而造成当前巨大困境却在于官方和学术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党执政在中国的逻辑必然性。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纵向看自上而下,横向看由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西方典型的民主逻辑颠倒;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是市民社会而是政治国家,改革的重点不是国家如何实现法治化、现代化、民主化,而是党如何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现代化;在党与国家的关系上,不是国家领导党,也不是党政分开、以党代政、党政合一,而是党要领导国家,党高于国家。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晴雨表”,是精神文明的“主心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核心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历来热情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他认为,参与民主选举、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基本形式,保持稳定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基本要求。必须加强党对政治参与的领导,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逐步扩大政治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既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实际问题.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7.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党报理论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党管媒体”为核心的新闻管理模式。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管媒体”原则的演进史,深刻总结其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对新时代“党管媒体”如何调整思路和方式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对“党管媒体”原则的认识经历了从管理方法到治国理政价值的不断提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党管媒体”原则,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建立和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媒介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党管媒体”策略原则、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权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实行党政分开,推行校长负责制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由谁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格局?这已开始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遵循党的“十三大”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精神,对此问题作一番初步探讨。一、新格局的设想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非常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廉洁奉公为核心加强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二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原则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建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崭新学风:三是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根本方法加强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作风建设,从而“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四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动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铸就了共产党人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本色和“实事求是、团结奋进”的宝贵品格。这些思想对于当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延安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出“三大作风”的科学论断提供了思想渊源,为党始终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德治并举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法治与德治并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就一定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治与行政德治作为两种独立对立的行政模式, 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面。行政法治是中国行政现代化的必然归宿,而现代行政法治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结合点则是行政法治对行政德治的合理吸纳。  相似文献   

13.
法治文化和公民意识的缺乏是影响法治化乃至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而,为推进法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必须要深入研究法治文化和公民素质。要正确把握法治文化和公民素质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构建法治文化与提高公民素质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观念,对公民进行启蒙教育,建设具有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领导者,并坚持政府推进和民间自觉的路径,通过构建法治文化,不断提高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重构、现代化创造人类社会新文明、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由“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传统思想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作为核心思想的规则怀疑主义却仍构成传统思想的基础。它与现代性所要求的双向、普遍的交流特征存在着质的不同,这也导致了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传衍危机。传统的规则化与体系化构成了传统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基础。提供人的基本规定性和人的安身立命的规则和思想是现代化对传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礼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以此为核心建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治国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不同的,在现代国家,法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的水平和程度。中国是个崇尚礼治的国家,深入人心的是礼教。因此,如何在礼治传统深厚的国度里实现法治的转换,如何将中国悠久的礼治传统的负面性转化为现代法治建设的积极因素,是中国实现法治的首要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治理结构现代化:中国乡村发展的政治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合法性来源与利益关联等方面考察乡村治理,可以看出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源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塑造。当前乡村政治发生障碍的根源在于建立现代国家进程中的制度性缺陷,乡村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应当以制度化的方法确立新的治理规则,以取代原有的“潜规则”,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性改造。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试验区是用后现代的理念实现现代化的追求,在世界历史上都缺乏现实的蓝本。基于法律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法治建设对两型社会试验区成败至关重要。从法哲学的角度思考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法治发展,是具体的法治化实践展开的前提。这种思考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并作出建议方案:法治模式宜借鉴外域自主创新,法治观念宜取功利主义,法治精神宜确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评价宜确立宪政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已有百年历史,法学翻译对于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法学翻译对于中国现代法学具有建构与生成的意义,从法言法语到制度理念,均建立在法学翻译的基础之上;其次,法学翻译的发展轨迹,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法学的演进过程,从取法西洋、学习日本,转至模仿苏俄,进而重新面向世界,法学翻译的曲折变迁也印证着现代法学的艰难命运;第三,法学翻译对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构亦有重大影响,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译介移植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也应有反思的态度和超越的决心.对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翻译史的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旨在较为全面概括地展示百年法学翻译的成果和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观察到法学翻译与现代法学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法律制度打破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秩序,但由于缺乏法理念的精神支撑,现代法治秩序并未能有效形成,中国社会明显具有后乡土社会的特质。法治视域的后乡土中国不同于乡村中国,它强调的是传统社会对现代国家的认同。今天依赖现代国家的权威推进的法治现代化仍在继续,通过法治启蒙消除传统观念形成的障碍显然十分必要。后乡土中国的法治启蒙,不是观念上的普法教育抑或法治宣传,而是要通过对多元利益的调整来充分的保护权利,通过宪政制度的建设来有效的限制政府权力,以强大的利益召唤力来唤起全社会对法治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