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方向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而民族地区在这三个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视域分析民族地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分析了民族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就经济带建设、城市(镇)群建设、边疆地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分配是政府依靠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志愿等活动来调节财富分配秩序的公共服务。基于可及性视域,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愿景可勾勒为实现第三次分配与欠发达民族地区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需求“适配度”的最优化。当前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面临可获得性不均衡、可达性不畅通、可接受性不理想、可适应性不到位、可负担性不周全等诸多挑战,尚未实现“适配度”最优化目标,降低了欠发达民族地区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第三次分配获得感。未来需要将理念、制度、组织和技术作为着力点,实现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理念创新,构建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优化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机构设置,加强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技术支持,才能推动第三次分配助力欠发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研究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状特点、比较优势和路径选择。文章首先给出了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的分析框架,然后从产品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和旅游业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状特点,再从禀赋结构和产业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民族地区外循环程度较低,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不高,内循环中以资源输出和产品输入为主,制造业发展有限。主要政策建议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中推动绿色转型与发展;在全方位更高水平开放中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包容性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转折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倾斜发展到兼顾公平、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以及区际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避免西部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断裂带。中央政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从立法规范、组织协调、载体平台、区域开放、对口援助、资源地与消费区投资开发、利益补偿、社会市场、收入分配与转移支付等方面,构建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显现出区域政策精准化、城市接轨融合普遍化以及区域协作平台多元化等特征,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着协作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建立协作平台、提高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以及推动区域文化资源共同保护和开发等举措,发挥中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州县、大小凉山等欠发达地区,大多也属民族地区,这片区域在“两翼协同”战略推动下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嵌合发展,但也面临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克服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走出“双跨”困境?文章从空间社会理论角度,基于实证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嵌合-空间再造”逻辑主线上营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地区融合发展的新空间,以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嵌合发展的基本主张。为此,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一要在发展策略上,坚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一体化发展”、南翼“融合发展”、外环“嵌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在合作方式上,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生态”实践逻辑上再造“三生合作”新空间,实现嵌合发展;三要在协同创新上,川滇黔渝四省市一盘棋共建“民族环线”试验区,把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原生态经济圈、康养乐居旅游圈、多民族文化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逻辑框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条件,而共同富裕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我国共同富裕问题重点在民族地区,难点在低收入群体。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以及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渝东南X县脱贫攻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完善协同推进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引导、强化区域协调联动等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8.
加快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要完成的重要建设目标。必须认识到,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不匹配、区域定位错位、帮扶制度边际效应递减是当前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应以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社会的现代化为短期目标,以少数民族族群的现代化为中期目标,以居民的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不断落实发展导向的民族权利,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在实现路径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目标指向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目标,硬化生态约束,倡导可持续增长,强调民生为先,践行包容性发展,遵循发展规律,推动内生性发展,回应社会需求,推动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南苏北共同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苏南苏北共同发展 ,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实践 ,是江苏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也可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示范和经验。推进苏南苏北共同发展可实行以下战略对策 :在战略思想上 ,正确处理好共同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共性与个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在战略步骤上 ,分三步推进 ,使苏南苏北两个区域优势互补 ,互利合作 ,在不平衡的动态发展中逐步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发展 ;在战略原则上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行为相结合 ,产业转移与优化结构相结合 ,“先发”带动与“后发”优势相结合 ,文化融通与人才交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通过更大范围的跨省域一体化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鲜有文献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共同富裕分解为益贫式增长率和地区收入差距两个维度,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一体化水平的全新度量方式。在计算长三角41座城市2011—2020年跨省域一体化水平的基础上,分析跨省域一体化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省域一体化对于共同富裕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长三角跨省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益贫式增长率,降低地区收入差距;跨省域一体化对于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于农村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拉动来实现的,对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作用则相对较弱,跨省域一体化中的“扩散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在起着主导作用。在采用了更换自变量、更换因变量、工具变量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基于主要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是扩大跨区一体化的范围,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富裕;二是引导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鼓励要素向区域内欠发达地区迁移,助推区域一体化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是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战略手段与目标、“两个大局”为战略布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实践模式、系列政策为具体的措施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非均衡协调发展,其中,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推进方式,也是区域发展的近期目标,协调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一种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7—2020年全国24个省1451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考察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政策对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这种作用因当地财政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特色产品种类等存在差异。此外,示范政策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地,从县域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涓滴效应促进农民增收;从企业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促使涉农企业集聚、工商资本下乡以及涉农企业营收增加,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从农民层面作用机制来看,示范政策提高了农民非农就业水平、农业技术采用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两个大局”对东西部地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构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关心和重视西部地区建设,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优良传统,将它纳入"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也是世纪之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新发展阶段,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基础条件,但是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新发展阶段,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好富裕和共享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讲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实现路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的活力,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渐促成“橄榄型”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要重视精神方面,实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协同发展。人文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谋而合,人文经济关注人的重要性,通过人文与经济的融合,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首先,本文阐述了人文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接着,本文从绝对与相对、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三个层面探究人文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研究发现,作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经济,可以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实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赋能。人文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会遇到价值观的地区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市场不完善的困境。最后,针对这些困境,本文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公平与文化平等方面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西藏与四省藏区之间的发展显得不够协调。自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文章从发展政策的角度研究西藏与四省藏区间的平衡发展,通过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比较,提出了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政策普惠的三维模型,即通过政府政策与藏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的联动、藏区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互动,三个维度的协调来实现西藏与四省藏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交通大学李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应用》(97BJL0 37)于 1 999年底通过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组织的鉴定 ,鉴定等级为一等。该课题从立项到完成正处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宏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时机 ,课题的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为国家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和模式选择提供了支持。该课题运用协调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新的考察 ,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的平衡和非平衡发展相互匹配 ,相互促进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现代化的呼唤也越来越紧迫.纵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民族地区落后现状令人担忧,工业产业不足状况亟待改变.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优先扶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格外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奠定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牢固基石;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必须加强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建设,推动民族文化、区域文化、高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着眼于中国未来的战略构想,打造坚实稳固的现代化大后方,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拉动作用,制定优抚政策,吸引投资开发,加强社会组织与管理,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民族地区供给质量,融入新发展格局,并推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在发展中保护生态资源,以保护促发展。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其他多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