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信达、华融、长城、东方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债权转股权在我国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开始实施。本文研究了债权转股权所涉及的债权让与、股权的行使和退出、债转股的法律障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虽然债转股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化解银行风险的新思路 ,但是债转股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机制缺陷。为了保证债转股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必要从经济和法律角度对债转股进行全面考察 ,以期有助于债权转股权机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债权转股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债权转股权在世界主要国家以及在中国的实践情况的基础上,以现实案例为线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全面论证了债权转股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债权转股权,可以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发展,应该得到立法与行政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债权转股权是政府为化解金融风险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而推出的重要政策之一,它的施行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为使债权转股权工作的顺利进行,须对其施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依据、法律关系要素的转变、债务人组织形式的改变等问题作出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企业高负债率及带来的问题,讨论了债权转股权的现 实意义、操作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司法对股权变动模式的规定不明确,形成了债权意思主义与债权形式主义两种解释。意思主义被认为更符合我国实证法特别是《公司法》第32条,因而成为通说。但依据《公司法》第32条2款"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之规定,仅能得出股东名册登记是行使股权的充分要件,不足以证其为对抗要件,更不能得出其非生效要件,因此意思主义的解释逻辑存在瑕疵。股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应认定为法律漏洞,由债权形式主义弥补:一方面,意思主义将股权权属与股东身份、权利行使等割裂,难以与相关制度衔接,特别是以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共同作为股权表征,易引起权利确定的混乱;另一方面,债权形式主义与股权性质理论以及股权优先购买权、股权善意取得等制度相契合,在需审批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判定上与民法原理一致,可激励股权交易双方积极公示,并利于增强交易的效率与安全。依据股权表征的要求与域外立法经验,应由股东名册表征股权,并对其制作、公示、更改、维护及相关责任作体系化的规定,以维护交易效率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发布了《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从工商注册登记等环节,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将债权转让为股权。众所周知,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风险又大,在这种隋形下,债转股的出台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认识原因、政策原因、市场原因、制度原因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安徽省上市公司上市当年及其上市后三年的数据,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方面实证检验了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后,债权融资呈上升趋势,而股权融资呈下降趋势,但整体上偏好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而股权融资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融资理论在西方已得到普遍的验证,而我国由于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等原因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资金配置效率差,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必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或宗教权利来建构人权内容都缺少生活性内容和民众性主体,而习惯权利与人权在本质、内容与产生方式上存在着契合的可能性。二者契合的方式是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它包括立法程序中的立法直接推定与习惯法法源地位的间接推定,以及司法程序的司法解释推定与司法判例推定。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应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价值性与程序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传统会计是建立在物力资本产权基础上的会计体系,在漫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的经济重要性显著提高,由此引发的确立人力资本产权的要求也愈加强烈。本文从探讨物权与人权的一般意义入手,将传统会计界定为物权会计并揭示其特点,进而提出将传统物权视为人权的一种,再延伸到人力资本产权,构成完整的人权,在此基础上界定人权会计的概念并构架其基本内容,最后分析从物权会计提升为人权会计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形成中的权利”越来越多地被诉至法院。出于法官自身安全性的考虑,法院多将其因“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受理或暂缓受理。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法院应以诉的利益之有无为标准决定对“形成中的权利”是否受理。在方法上,应运用法解释学、权利分层理论以及违法性判断来确定具体的“形成中的权利”是否具有实体法依据;在制度上,应建立有效的案例指导制度来指导司法审判实践和统一司法审判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权是个人、团体及国家等权利主体对文化遗产的享用、传承及发展的权利。鉴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互为表里和相互依存关系,文化遗产权不宜机械地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由于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和属性及其与公共利益的密切关系,文化遗产权的行使也受到公共利益的极大限制。这种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需要以公法加以规范与保护的公权。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债转股是改善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化解银行风险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艰巨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条件、规范操作,切忌一哄而上,草率行使。只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国家规定慎重行使,才能取得预期目的,否则则会违背政策初衷,甚或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我国经济界所关注的热点 ,是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债转股的定义、条件、重点、优势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充分说明债转股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通过工作中的逐渐探索 ,保证债转股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民权法案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60年代改革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权法案的颁布对美国黑人在政治、教 育、经济等各方面都带来很大影响。但黑人并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由此可见,黑人民权运动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当知识产权遭受到侵害时,不仅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受到了损害,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权益也受到了损害。然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诉讼中,被许可人的诉权性质如何,尚无定论,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我国有关的法律对被许可人的诉权作出了一些规定,但是关于被许可人的诉权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上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在二元知识产权体系理论的框架下,上述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人权保护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基于区域性人权公约和依照公约建立的区域性人权机构而展开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对国际人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区域性人权保护通过区域性人权机构的立法拓展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二是区域性人权机构建立的个人申诉制度从实践上促进了国际法主体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三是通过探索区域性人权公约的有效实施机制展示了一条现实有效的国际人权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