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当代人学研究的现实出发,在马克思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学观区别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理论内容博大精深,择其灵魂和精髓在于以下三方面:(1)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出发点;(2)实践活动: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支撑点;(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实践生存观。因其实践并不只是意味着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某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实践本身就是指人的生存活动方式 ,是人生存的特质所在 ,实践造就了人的生存以及人生存的自我理解。因此 ,实践观所蕴含的实践生存观实际上是使得实践观之所以可能的内在理论前提 ,这一前提是我们在理解实践观时应该明确意识到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路径或逻辑上:从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视角展开,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观解读走过了一条从认识论解读到历史观解读,再到本体论解读的逐步转变过程;从人学角度展开把马克思实践观解读为一种人学实践观;从生存论哲学视角展开,把马克思实践观解读为一种生存实践观;最后直接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切入主题揭示马克思实践观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在本质上是一项对“人”的工作,这就需要对作为工作对象的“人”作出哲学省思。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以生成性思维视角强调人的实践性存在,对勤工助学工作具有现实启发意义。基于生成性思维方式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模式以人的生成和完整为价值导向,以过程的生成和创造为实践诉求,凸显主体性、人文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民主参与、多元追求、经验累积和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之本质是什么?”吸引了无数先哲苦苦探寻。费尔巴哈“诸属性的人”、 舍勒的“完人”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思路。马克思“完整的人”立足实践来探讨人的生存和发展,它具有实践生存论的人学底蕴。共产主义是构建“完整的人”之最佳社会,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提出了系统的人学思想,第一次实现了关于人的理论的革命变革,特别是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地回答.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在如何把握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问题上出现分歧.因而,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当前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要认识人的本质,首先必须认识人的存在,认识人的存在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对人的认识也应该是如此,那么,人的存在是怎样的呢?第一,从存在方式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实践的存在,这是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本质所在.在人的存在问题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贝克莱、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等思想家都把人视为意识或自我意识、或灵魂、或思维,而又把意识、灵魂、思维视为存在,视为第一性的东西.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人的存在也看作类存在物,创立了人本主义学说,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自然的人.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时指出:“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的生成是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拓展。文化人概念的提出延续了马克思人学观实践性的理论衣钵,这种发展的趋势也表明了人学理论发生了时代性的变革,文化人的世界呼之欲出。文化人的世界使得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不仅在于其作为文化交往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同样是一种创造,是实践性的活动。世界交往方式变革的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邓小平理论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从人学思想和人学理论的视角阐释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有助于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清晰地反映和展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色。一、邓小平理论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命运方面,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都倾注着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极大关注。马克思早期的政论文章和社会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人学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人学、精神人学和感性人学。马克思确立“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的人文价值诉求,从批判和解放“抽象的人”开始,到扬弃“异化的人”,再到“全面发展的人”,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演进思路和人文价值内涵之一。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生成论思维方式合理地说明了人与世界的相互创生的关系,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另一人文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人类自身的生产又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基石。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分强调人作为生产者创造力的无限性,而对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估计不够。对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人口理论的误读,使新中国政府对当时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尼采和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指向都是"人","超人"和"自由人"分别是他们构想出来的理想人,两种理想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尼采拒斥普遍性,马克思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尼采和马克思学说这种整体指向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超人"和"自由人"在具体特征、具体追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的"自由人"设想更具现实性,"自由人"的发展更全面;尼采的"超人"体现了精神的解放与生命本能的释放,对人的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长期以来,主流话语关于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解只强调"因此"而忽略"也".笔者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要遵循许多规律,如自然规律,美的规律等.所以,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律之一.美的规律不是"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统一,而是指"内在的尺度",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人的存在是一种以否定对象、肯定自身为主要形式的矛盾存在,人在与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塑造和设定自我,对象化 是人之存在的根本形式,其中对象性思维是对象化的静态表现,而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则是对象化的动 态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人的存在是一种以否定对象、肯定自身为主要形式的矛盾存在,人在与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塑造和设定自我,对象化 是人之存在的根本形式,其中对象性思维是对象化的静态表现,而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则是对象化的动 态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其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他认为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即实践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二者之间彼此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从存在论、实践论和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的社会历史形式等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富有远见地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思路。深入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提出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的命题不仅是马克思共同实践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但这一重要思想却被学界长期忽视。什么是"共同的"活动方式?如何认识"共同的"实践活动?这些基本问题对于全面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普遍价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在马克思自己的诸多著作中,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是"共同的",即人的实践具有"共同性"。这种"共同的"实践内容应包括现实世界实践关系的共同性、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性、人的形而上存在的共同性,以及人的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存在的共同性。明确实践活动的共同性也就是肯定实践法则具有共同性。马克思的"共同实践"思想为普遍价值奠定了基础。是对传统哲学关于抽象的理性或感性共同性的彻底翻转。通过理解"共同实践"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普遍价值的认识,可以树立真正的"普遍价值观",抵制"普世价值",反思将价值问题狭隘化或绝对化。  相似文献   

20.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之四是,师法大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在走近自然的同时,邀请自然走进人的生活。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导引“全球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是“天人合一”哲学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