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理解物流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可以澄清和理顺当前有关物流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是基于物流非固有属性物流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上的区别。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并存发展且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时期,应注意消除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确理解物流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可以澄清和理顺当前有关物流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是基于物流非固有属性物流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上的区别.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并存发展且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时期,应注意消除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发达国家在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仍处于落后状态。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市场竞争由单位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需链与供需链之间的竞争。谁掌握了物流和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市场。中国的邮政拥有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长期从事实物传递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理所应当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担当重任。中国邮政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时间,逐步将物流业务发展成为支柱业务,最终把邮政建成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邮政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邮政作为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提供商,要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务,并逐步向企业供应链推进,最终成为企业供应链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整合者。  相似文献   

5.
构建地区现代物流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各国重点扶植的产业。在分析地区物流体系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现代物流体系,探讨了地区物流发展定位、功能、结构及目标,从地区物流3大平台、市场层次和物流产业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 ,现代物流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 ,日益成为企业继降低物质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鉴于货物运输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 ,明晰货物运输与物流的关系特点 ,对二者的现实运作和长远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货物运输”和“物流”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 ,论述了货物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提出了货物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的趋势及货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不断融合,信息技术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因素。文章从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了支撑现代物流体系运作的信息技术框架图,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现状,在总结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业已成为近几年我国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第三方物流形态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发展空间很大。但我国现代物流运行却涉及制度和法律风险、合同风险以及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在现代物流中传统保险不能解决第三方物流公司面临的代位追偿等问题,而2004年推出的物流保险也存在物流保险责任范围小、计收保费依据不科学、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等缺陷。因此,我国急需发展现代物流综合保险,而根据物流市场的需要,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险种是其中的关键。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根据需要选择物流综合保险策略,从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9.
论转轨时期我国物流组织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物流作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随着市场供求和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变化,物流组织创新目标就是建立从供应式物流到订购式物流.其途径是①面向社会化建立现代物流组织;②物流技术(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信息技术)设施现代化;③物流管理从"疏通"到"优化".物流组织的发展战略是即时物流;协同或一体化物流;高度化物流,使我国物流通过通畅.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不断融合,信息技术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因素。文章从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了支撑现代物流体系运作的信息技术框架图,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现状,在总结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韩物流技术概念、发展特点、合作竞争的比较分析,综合应用国家竞争力理论与现代物流理论,筛选出了物流需求规模、物流供给能力、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人才与物流发展宏观环境等6个指标,建立了国家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韩国家物流技术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中韩物流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发展对策,以期准确的把握中国与韩国的物流技术竞争关系,进而为提升中国物流技术水平及其竞争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从中小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总结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特征。通过对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其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服务功能单一、物流人才匮乏、运行成本偏大、信息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淡薄、研发投入不足等方面;在探索培育中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途径中,提出其应参与物流供应链建设、重视物流人才培养、错位发展建立比较优势、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实施企业创新战略等建议,旨在提升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流人才素质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类别、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系统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征。福建省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 ,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条件比较成熟 ,通过整合不同行业、地区、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 ,构建电子交易平台、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物流网络系统建设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 ,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系统 ,建设海峡西岸物流枢纽中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即便我国近年来物流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依然严重缺乏物流人才,要使我国物流行业顺利发展,培养物流人才是关键。本文对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物流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流市场离建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则接轨的物畅共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建议:从普及物流观念,打破体制障碍,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物流航母,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要求,分析物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特色,提出基于制造业物流管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是物流教育的主流的观点,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加快西部物流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物流体制改革,从体制上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研究,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体制改革上要有大的突破,具体措施的实施上要加大推进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物流业的现代化,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尽快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重视建设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推动物流企业不断提高装备配置水平,从体制上推进物流企业加快建立信用体系,开展商业诚信服务,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物流业市场制度和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设置物流学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物流的热潮下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物流专业设置的现状 ,探讨了高等院校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设置物流专业 ,培养物流人才 ,开展物流研究 ,将现代物流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的重要支撑。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拟构建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模块在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从做好物流人才市场需求预测、加强教材建设与教学大纲修订、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教学模式等方面确保课程体系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