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模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之滥觞,后来产生的各种学说都在这个或那个方面受其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柏、亚国家学说的差异,指出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柏氏主社会分工论,亚氏主自然生成论;在国家阶级构成问题上,柏氏主森严的阶级分层,亚氏主宽松的公民和谐;在财产所有制形成问题上,柏氏主“共产”,亚氏主私有。总之柏氏持“划一性”的观点,亚氏持“多元性”观点,两者实质都在维护奴隶制,但因思想进路之不同,运用在实际中必然会显出结果之不同。  相似文献   

2.
了解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后期各卷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涉及能否正确理解亚氏本体论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关于实现是本体的思想才是亚氏形而上学探索的真正结论和最后达到的高度.搞清这一思想,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实践哲学对旧形而上学的扬弃.一、从语言到直观——亚氏本体论视角的转换《形而上学》第七至九卷一般被公认为是亚氏本体学说的核心,属于该书的后期各卷.在这部分著作中,亚氏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早期对本体的多方思辨,转向把形式视为主要本体.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认为,亚氏后期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或因此把亚氏视为调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论者.这种观点在国内一些西方哲学史著作中并不罕见.为了有利于澄清这个问题,并从相关概念中剥离出实现这个范畴,本文先须作以下考查:第一、亚氏对本体探索的视角是否有所变化?在早期著作中,亚氏对本体探讨的主要视角是把本体规定为主词,它“既不能述说一个主体,也不能存在于另一个主体之中”.这个视角对亚氏的思想发展曾产生重大影响.正是从这样的视角看,本体论才成为探讨作为存在之存在的学说,成为追问作为第一本体的个别事物为什么能够进入语言,成为与存在(是)相关联的主词,到底存在(是)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但是,第一本  相似文献   

3.
试论老子“道”的过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道”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关键。考察“道”的字义、“道”的思想渊源、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概念的有关论述、“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道”作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可以发现,“道”体现的是过程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张再林一、从“道”到“德”在中国哲学里,其“道学’冲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思想呈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走向:一是从道的形而上走向道的形而下,一是从道的外在性走向道的内在性。如果说从前者出发形成了“显微无间”的中国思辨传统的话,那么基...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阐释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学说,但在他之前,已有哲学家对此作了探究,他们被认为是这方面思想的先驱。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体现了规律性的思想;巴门尼德是亚氏前对逻辑规律论述最多的人,他最先论述了同一律,也涉及矛盾律和排中律;芝诺在提出反证法的论证方法时实际上运用了矛盾律;柏拉图较为详尽地研究过思维的矛盾原则,同时也涉及同一律。所有这些都为亚氏逻辑规律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净明忠孝道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净明忠孝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派,其思想中大量的理学化倾向,也反映在其美学 思想中。将净明忠孝道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得出净明忠孝道 的美学思想有以下四点:“净”、“明”的审美心态论,“忠”、“孝”的审美核心论,“ 正”、“敬”的审美实践论,“阴”、“阳”的审美辩证论。  相似文献   

7.
论道家伦理的二重结构及其影响姜生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是最高的伦理价值象征。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将“天之道”与“人之道”在互相的对照中予以彰显,用两个不同境界的价值等差所形成的心灵迫力,以“反者道之动”为轴枢,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伦理理想。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亚氏详尽论述矛盾律和排中律以及偶有涉及同一律的思想出发,指明亚氏根本没有把充足理由律作为形式逻辑的一个基本规律;然后进一步指出,在亚氏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中,矛盾律是最基本的规律,从亚氏逻辑理论看,最根本的原则是无矛盾性而非同一性;最后肯定了亚氏关于逻辑规律的学说在亚氏逻辑乃至整个逻辑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指出亚氏逻辑基本规律学说的局限似有混淆哲学认识论与形式逻辑之嫌。  相似文献   

9.
老、庄并称,自有其据。二者均以“道”为本,阐发道论:道在时、空上的先在性与全覆盖性;求得妙“道”的措施、途径与方法;悟得妙“道”后的心理指向及“道”的非凡效用;“道”在家、国、天下与个体心灵上的不同显现等等,老、庄所识自有差异。这固然与“君人南面之术”和个体精神哲学的视觉差异有直接的关系,亦不能排斥二者所秉持的价值尺度的些许不同;揭示差异以显示道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非为毁“同”,实为求对老、庄及道家思想的理解更为准确、深刻;不人为地扩大“差异”亦是为尊重“思想”的历史,作为中国特有的大智慧——老、庄实则一脉两支,故称之为“道的复调”。  相似文献   

10.
老庄的“道”本体论及其早期道教“道”本体论思想,其“道”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也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创造能力。“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因此,“道”论思想是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道”具有极高的地位,以至于对“道”的求索,成为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古代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中国传统政治实际上是以汉族为中心展开的,所以如果不去研究不成熟的少数民族传统政治,那么中国的政治思想完全就是一部汉族的政治思想。由于中国传统的内向型政治思想,于是在政治思想定格以后,便失去了西方血腥扩张思想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德经》关于人性修养的精辟论述,阐明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道”的理想和为“道”之方法,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要学习和体悟老子关于“道”的思想精髓,用“道”立人,用“道”树人,用“道”教人,用“道”正人,使青年学生养成谦下、至柔、修德行善、严谨踏实、行事有“度”的思想品格,学会做人与处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老子,孙武,韩非,《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一定的具体条件,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的倾听独知天道,凸显了“道”的超越性意义;“见而知之”的贤人,将圣人得自于天的创作落实为制度典常,凸显了“道”的实践品格。此“道”既有理性人文义的开显,亦保有个体证会独知的超越性意义,而不陷于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孟子自觉担当圣道之传,其“学”的一面,乃由子思、曾子而上溯宗本于孔子,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学术新统建构的意识和自觉。孟子继孔子集“圣”“学”为一体之学统建构,不仅是“学”的接续,更是一种道义的担当。“道”落实于“学”,乃以一种名言逻辑和理性自觉的方式十字打开,引领社会的精神生活,展开为一种可大可久的活的文化传统。孟子的圣道传承思想,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当代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名实论在庄、禅二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两者皆从道的立场出发讨论名实关系,认为“道不可名”。但庄子以“名不定”和“道体浑然,万物齐一”立论,禅宗则以“文字性空”和“自性具足,无所染着”标说。两家又都承认“名”的工具性,禅宗则更进一步从“不执空”和“随其机宜,巧施方便”的角度肯定“名”的作用。庄、禅均采用了“反逻辑”“持取对边”“随说随扫”“沉默做相”等方法“假名言道”,在各自的历史语境中又都带有话语革新的意义。庄、禅之名实思想各有渊源又互相渗透,由此共同促成了两者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6.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的”规律,或者说这“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教的美学思想认为,符合“自然的”发展变化原则的就是美的,而...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著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1],分析了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主要体现在社会宏观论的颠倒,本文则围绕马尔库塞最重要的美学思想或概念之一──艺术形式进行剖析,以待由宏观入微观,从而全面深入.“形式”一词,尽管已被人们运用得得心应手,甚至熟视无睹,但其真义恐已如影逝去.如果说这一简单而基本的哲学术语已成为最为模糊、最易纠缠不清的概念,恐不为过.笔者信服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中对于“形式”的论断,传统的或习惯的“内容与形式”的提法仅仅相当于亚氏的“…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中包含着有为。无为而治首先是指要创造一种良为管理秩序;其次是要求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要做到无为而治,最根本的是要把握“道”的内容。道有“常道”与“非常道”之分,“常”有三解释,“常道”有三种涵义,“非常道”亦有三种规定。理解和把握道,要先确定“常道”,再探讨“非常道”,进而深入于“道”。道就是整体性规律,亦称整体之道,整体之道亦可变之道。对“道”的理解是研究管理思想的向导。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翻译是规范制约下的行为。但译者作为自主的个体,有选择翻译策略的自由。翻译规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可由文本资料与超文本资料推导而成。格里菲斯、阂福得的《孙子兵法》两英译本分别以“军事战略”和“生活文化”为中心予以阐释。格译本乃是格氏及以利德尔·哈特为代表的西方战略家集团敏锐地感到西方传统军事思想已无法适应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他们探求一种使《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同西方传统军事思想融合互补的道路,这一翻译意图和期望规范背后的动力是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而闵译本对《孙子兵法》作的“生活文化解读”以及对孙子“兵者,诡道”思想的批评,所代表的期望规范背后的社会动力乃是人文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荀子“道”论探析张家成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大儒,他在广泛地批判总结了战国百家之学基础上,吸取了各家的积极因素,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道”论自然也不例外。《荀子》全书论及“道”者有320余处,其使用广泛且涵义丰富,是苟子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