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我国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海洋教育和海洋人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海洋教育和加强海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我国海洋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我国海洋教育政策从无到有、渐进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我国海洋教育相关政策内容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不同指向、不同层级的海洋教育政策给予内容分析,提出既有海洋教育政策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海洋教育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海洋经济时代,要发展海洋经济,使我国变成海洋强国,必须培养国民强烈的海洋意识。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提倡和发展海洋文化教育是关键,其中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海洋类高校对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与周边国家和海洋强国相比而言,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我们应该及时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海洋意识,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4.
海洋意识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提高和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对国民海洋意识教育虽然比较重视,但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提高仍然比较慢,这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局限着海洋意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的效果。解决海洋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我国国民海洋意识乃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海洋产业界定与海洋经济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洋产业分类与界定是海洋经济统计的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就海洋产业统计提出了一套基本的统计规范和程序。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产业分类和海洋产业界定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分类方法体系,统计指标中也存在范围界定模糊、内容遗漏、重叠和产业划分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海洋经济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加快海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海洋经济统计卫星帐户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往就有学者、人大代表等呼吁制定《海洋基本法》,在越南颁布了侵犯我国海洋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法》之后,制定我国《海洋基本法》的需要变得更加急迫。制定这一重要法律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处理海岸相邻、相向国家间关系,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与周边国家共同治理和开发海洋的需要;是国家参与国际公共海洋事务处理的需要;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及其治理状况与其所处的海洋法治文化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海洋法治文化的缺失。所以,必须实施海洋法治文化战略,加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健全海洋法律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深入海洋普法宣传,增强民众法治意识;强化海洋法治教育,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改善海洋行政执法,践行海洋法治文化。唯其如此,才能弘扬海洋法治文化,实现人海和谐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就高校开设海洋类体育实践课程对大学生认识海洋,强化海疆、海防意识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建议。为强化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以及为中共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和海洋经济贸易的发展,海洋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而目前,我国有关海洋犯罪的刑事法律制度相对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国缺乏合理的海洋犯罪体系,不利于对海洋犯罪进行有效规制,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海洋犯罪体系。鉴于海洋犯罪的对象和其侵害法益的特殊性,以“海上”“海里”的二元模型构建我国的海洋犯罪体系存在着合理性,具体言之,对接国际条约中的海洋犯罪,整合新增以“海上”为场域的犯罪,建立刑法单独章节打击以“海里”为对象的犯罪,以此惩处海洋犯罪活动,保护海洋环境资源,使我国充分履行作为海洋大国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是提高政府海洋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海洋管理公共性的内在要求。它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人海和谐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在当前,我国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海洋管理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海洋决策机制和海洋管理体制的缺陷,我国公民海洋意识、海洋管理参与意识的薄弱,某些领导者对公民参与海洋管理认识不到位等。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构建公民参与海洋管理的新机制和新路径;要大力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各级政府和海洋事业的领导者要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民主管理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发挥广大民众特别是沿海地区居民参与海洋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当把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纳入广义的粮食安全战略范畴,通过建设“海上粮仓”来拓展国民食物来源,辅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法》为主,明文规定地理标志权,辅之以海洋基本法,全方位保护海洋生物地理标志,更好地对海洋生物进行养护,推进“海上粮仓”的品牌建设。未来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因应“海上粮仓”特色,登记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起点要重点解决申报准备、登记主管部门选定、初审、审核批准等问题,使用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核心要注意地理标志的使用协议、使用限制等问题,救济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保障则应构建综合性的责任追究体系并引入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过去学术界很少把民族资产阶级与党的理想教育联系在一起,原因就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而不是教育的对象.但是作者认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国情,民族资产阶级不是革命的对象,而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仍包括在党的理想教育的范畴内;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理想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两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提高民族院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最根本的问题是更新"两课"教学的观念.我们必须转变民族院校"两课"教学的功能观、主体观、方法观、质量观,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中日海权纠纷不断,海权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利益之争.本文将从国际法的角度对于中日之间关于"冲之鸟"的海洋法律地位不同主张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冲之鸟"不可能是岛屿,而仅是岩礁的结论.与此同时,日本所主张在海洋法中其享有专属经济区的地位自然也难以成立."冲之鸟"虽小,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日海权纠纷如何妥善解决将是两国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日海权纠纷正确态度只能是通过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公平的原则对话予以解决.我国在海权争议中必须本着原则和灵活相结合的原则,从符合国家长期战略利益角度出发,冷静地正确对待争议,以寻求合理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科教兴国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发挥高等学校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弘扬时代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的"龙头"作用和"基地"作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将其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成了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办好“第一要务”提高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江总书记所提出的有关“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础上,考察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在“三个代表”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做好民放工作、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同时指出了在民族工作实际中办好“第一要务”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现就读内地的港澳本科生突破两万人,面对该群体如何有效地发挥国情教育的效力,是侨务工作一大热点。文章依据对30名港澳生进行的半结构性访谈的结果,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当前国情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表明,有效的国情教育包括:教育方式上,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发挥重要互动性他人的作用;教学内容上,坚持历史文化教育、革命党史教育和宪法基本法教育三管齐下;教学方法上,坚持表达方式生活化时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必须扎根西部民族地区的本土实际,大力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在发展途径上,必须强化政府对于西部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责任,加大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在发展特色上,西部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应强化绿色的生态教育和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大力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资格证“国考”给师范教育带来极大挑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担任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认真研读和把握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相关精神,结合师范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将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