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八十年代先锋作家对历史的禁绝态度 ;然后提出了九十年代先锋作家开始注重历史的现象 ,并解析了这种历史思维出现的背景和环境 ,指出它是先锋写作向多个维度拓展自己的生存可能的过程中出现的 ;最后归纳了九十年代先锋写作的历史思维所具有的几个特点 ,同时指出 ,愈加清晰的历史意识为先锋文学提供了一个扩广自身领域、提升自身品位的良机 ,也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依照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法则,一种新兴的文学只有在获得了垄断作家合法定义的权利后,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生存权。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因全面打破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彻底扭转传统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表达方式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审美趣味和阅读机制的全方位颠覆,先锋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立经过了相当错综复杂的过程。首先,先锋作家取得作家身份上的认证,然后又力求通过先锋批评家的话语支持、创作谈、座谈会、散文随笔、访谈录、对话录、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确立自我话语权,最后经当代文学史各家对先锋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定位和塑造,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合法性地位显然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3.
先锋文学在已经成为文学史表述基本模式之后,如何完成自身的突破与转型,以挣脱历史的束缚,重构自我对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场”理论出发,通过建构“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支持网络”这一对概念,寻找一种有效地重新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方法。通过对“先锋派”、“新状态”、“新生代”等20世纪90年代相对复杂的先锋小说的情状的甄别,找出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下小说的先锋性的特质所在,以及它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传统之间悖论关系,用一种总体的眼光,从一个新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小说提供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试图对先锋文学的文学精神和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影响给出新的解析,认为先锋文学借助形式的革新将理想的文学精神呈现出来,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内省和领悟,又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并将二者融于一炉;不管先锋文学的形式革命多么强烈,都难以掩盖其应有的文学精神的指向,虽然先锋作家作为创作群体已经消失,但先锋文学的实验和探索在新生代那里得到了传承,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中国先锋文学的现代性诉求与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现代性转型。在现代性语境下,中国先锋文学思潮经历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新生代”写作和“先锋小说”的世纪末流变,这种更替演进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的变化,也是一种文学乃至时代精神的递嬗,内含着中国文学现代性诉求的强烈愿望,与世界文学接轨、融合和对话的深度焦虑,以及消费时代反抗精神的严重不足。进入21世纪后,将本土化与现代性有机融合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一条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7.
世纪末:先锋的迷遁舒也(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一当旧有的政治工具论意识形态话语日渐消隐,以自身的话语方式重建人文家园便成了历史对文学的必然召唤。一部分人正以现实的态度进行着家园的重建,而文学先锋们则在国门开启之际捡起了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他们一方面以其...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i001-i001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先锋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由显到隐,又由隐到显的曲折过程,其间,先锋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最能体现先锋文学的沉浮与坎坷。1980年代作为“运动”的先锋诗歌已经伴随着那个年代一起结束,新时期的先锋诗歌虽有复兴的趋势,但也有成为时尚的危险。全面反思先锋诗歌无疑于诗界学界均有其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期学报特组约了“先锋诗歌:内与外的反思”笔谈,敬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文学传统理解的偏颇,90年代中国的先锋文学在追求现代性并对传统进行刻意反叛与抵制中出现了价值取向的迷失。我们从文学传统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多重价值的角度,认为先锋文学要在下个世纪真正获得现代品格,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多重属性并疏通与传统的精神血脉便是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兴起,是以对现实主义文学话语的祛魅为旨归的。它以"精神真实"为旗帜发动了一场文学祛魅活动,以此反抗现实主义对"真实"解释的垄断权和意识形态霸权。然而,先锋文学提出的"精神真实"具有不可调和的自反性,最终导致在其文学创作实践中神秘主义的盛行。神秘主义的盛行反过来拆解了先锋文学努力建构"精神真实",让这场文学祛魅行动呈现出悖论的一面:祛魅意味着赋魅,建构意味着解构。祛魅的悖论从反面显示出文学必须建立与现实、与世界、与大众的联系,才能让文学具有持久的和真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评奖是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学术期刊评奖中,高校较为正规、典型,值得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学术期刊评奖,对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评奖的质量标准与制度设计上基本沿用了1996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社科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尚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为突出学术期刊的特点,拟将原质量标准中的“业务标准”改为“学术标准”,其评价指标包括期刊被引率、论文摘转率、论文获奖率以及写作质量和尊重知识产权5项.其次,应将编辑标准与出版标准合并为编辑出版标准.再次,在原“业务标准”下之“社会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增补期刊获奖、高影响力论文率、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等项,增设期刊影响力标准.第四,为方便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增加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参考指标.第五,为实现量化评价的科学、合理,宜重新调整、设计评分指标权重.目前,评奖的制度亦需完善,应坚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健全分类评估制度、完善评奖程序和专家评审、回避及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建立了小说艺术形式的本体意识,并使中国文学对“真实”的理解走向了一个高度。他们对叙述的执著,对语言表述方式的改变,给中国小说带来了很大影响,但其形式变革也包含着追求技术创新的躁进、作家价值建构的游移,以及对生活感悟的缺乏力度,这也导致了作家从整体上迅速丧失了先锋的锐利。重新思考“先锋小说”形式变革的意义以及缺失,将使我们对其“先锋性”作出更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后期,以刘恒的小说《狗日的粮食》发表为标志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潮流,并涌现了一大批创作风格相似的作品,人们称之为新写实小说,现从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及先锋小说的对比中概括新写实小说的独特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先锋文学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的勃兴 ,不但显示出中国人感性心理由审美到审丑的巨变 ,而且导致了文学美学形态趋向于喜剧性或泛喜剧 ,它包括反讽喜剧和荒诞剧等亚类型。本文试图索解隐藏于先锋文本中的这种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专业英语是我国内地高校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大致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但目前却不得不面对诸多的误会和非议。基于我国大陆范围内的各种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考证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源起,尝试将其发展阶段依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着重从ESP视角探讨其发展历史与现状,认定专业英语课程确有其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理应归属于ESP课程的范畴,亟待各种切实有效的革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回顾新中国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状况,有助于我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综合到专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图书出版方面,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国内翻译出版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数量尤多,质量上乘。黄源深的《澳大利亚文学史》(1997)和王腊宝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2016)两部论著的出版,标志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文学术期刊有关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这些文章在土著、女性、儿童、华裔、殖民、生态等主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未来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需在澳大利亚性、世界性和中澳文学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以丰富世界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各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春华 《东方论坛》2008,45(1):119-124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为了惩罚和遏制被告的违法行为,而判给原告超过其所受损害的金钱赔偿责任制度。一般来讲,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待惩罚性赔偿的态度有着较大区别,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程序中不承认惩罚性赔偿,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普通法系国家似乎更愿意使用或者接受惩罚性赔偿。但最近几年,不管是哪个法系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在内,似乎有认可惩罚性赔偿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各国的立法和对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从哲学、文艺学和社会学多重角度深入剖析世纪末文学现象,有强大的理论透视力,不乏洞见.但在某些章节却采取政治意识形态而非美学的、历史的视角,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有所误读,由此产生了理解与阐释的错位.忽略朦胧诗的现代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寻根文学的现代理性与世界胸怀、王朔小说的媚世与奴性、新写实小说的平民气质、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志趣,将它们悉数纳入颓废主义思潮范围,似有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19.
对于王蒙个体和当代文学史来说,《这边风景》都是别具典型意义的作品。小说深入、直观地展现了作家16年新疆生涯,饱含着当年的王蒙与今日的王蒙对青春岁月的极大热忱与真诚。它以丰富的经典细节,表现了革命年代边疆百姓的切肤生活和情感,而"意识流"和"小说人语"手法的运用,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作家穿越文化时空的灵魂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