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人生哲学、价值哲学和幸福哲学的价值论 ,已经成为当代哲学中的“显学”。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 ,既是哲学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人类更好生存的客观要求。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新构建哲学 ,首先要重新确立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 ,其次还要重新给应用哲学定向  相似文献   

2.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3.
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使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应用伦理学与应用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实质是把理论哲学和伦理学所确立的根本生存理念、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活动准则应用于人类及其生活的不同方面,为人类提供各种具体的价值体系,并应用于解决人类生活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它是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智慧.科学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该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在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指引下的科学教育,并从系统哲学、生态哲学和技术哲学三个维度,对如何提高和发展科学教育提出了初步设想.只有在正确的科技哲学观的指导下,科学教育的质量才会得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可能得以实现,人们才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人文主义主体性原则的消解,不同个体在后现代社会逐步失去存在的确定性根基,价值论上的虚无主义乘虚而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一个精神困境。庄子哲学对语言系统的破解极具后现代主义解构精神,但是,庄子哲学在解构名和言以后,却开辟了"道通为一"的生存之境。这种境界的存在使得庄子哲学在化解当代虚无主义、重建人类生存意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的核心就是:高扬起深具公共性的共产主义的价值信念,努力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有鉴于此,立足公共性的马克思思想的特质,关注人类共同性生存路径和类群价值本位,体验并生成人类人文价值信念的自发性、整体性、独特性.公共性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在现时代中的澄明及可能存在的上升方式为:人的趋向性的时代彰显是马克思哲学上升方式的途径;公共性是马克思哲学深蕴的上升方式的价值信念.同时在自性思想的安全性诉求中,把人学价值论安全性介入现实的实践是公共性马克思思想的自性的现实基点和体现本体性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HTK〗为了从共生视角哲学阐述人类社会的历史生存和发展,提出并探讨了共生哲学的共生存在论、共生价值论、共生伦理学、共生发展观等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分析认为,共生存在论主要是以共生关系为本体的共生哲学本体论;共生价值论追求主体间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共生伦理学包括共生正义和共生责任两大观念,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共生发展观主要包括共生关系的改善、共生秩序的改良和共生结构的优化等内容,实现各种和各个层面的文明共生发展;面对当下的时代困境和文明危机,基于共生视角重新审视哲学中的主体性、价值论、伦理学和发展观等问题而提出的共生哲学,为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了独特视角和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8.
侧重从人类生存方式变化的视域加以观察会发现,在以自然生存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哲学更倾向于本体论问题,在以社会生存方式为主的近代社会,哲学更突出认识论问题,而以追求自由开放繁荣生存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哲学则凸显实践生存论的主题.当代中国生存哲学的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呈现出务实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态势.厘定生存哲学的研究对象,积极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生存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创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哲学价值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可从评价问题入手,首先确立价值与"应该"的本质联系;在人类主体的生存本性中寻求价值统一性的根据;在适当区分理想的"应然世界"与复杂的"实然世界"的基础上,再展开对它们的辩证关系的探讨;其中,要把社会制度的价值问题确定为最重要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在经历了世界观、历史观向伦理哲学和价值原则的创立与批判,走向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崇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价值观。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现代人类中心论,以及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没有超越机械自然观和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哲学基础和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因此,要解决和消除环境主义的理论困境,就必须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把自然共同体和社会.业同体结合起来,把人置于区域共同体内,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价值论构建环境法学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 ,法学价值论的研究要从明晰这个哲学概念入手。建立以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论是构建环境法学基本框架的前提与基础。依此我们提出对环境法学的基本框架的粗线条构想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类文化及哲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从全世界的情况看,形成一种全球化时代的人类新哲学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新哲学应该在多种规定性上表现出对以往和现有哲学的继承和超越.新哲学的内容与结构以及要面对的问题可以从三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切入.古往今来反映人类生存的哲学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十大关系.用这样一种哲学支架来梳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就会开出一条全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之路.同时,新哲学应该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和平、和睦、和谐新文化的内核层;应当走出象牙塔,关注人类生活需要,提供人们进行人生选择时的理性参照系:应该真正承担起人类精神的理性灯塔的责任;应当为人类宗教信仰的合理性提供理论的说明,为科学应用提供必要的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价值论研究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产生了冲击,催生了新的哲学观。价值论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我国的哲学形态促使哲学转变“观”世界的前提和视角;促使哲学以人生活的意义为出发点和归宿;促使哲学采取“实践思维”方法;促使我们对哲学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新哲学,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为直接对象,开显了哲学关注、思考和重构现实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的先河。这一以"现实"为逻辑规制的新哲学,秉持"社会化了的人类"对于"市民社会"共同体的超越与矫正性逻辑,为历史理性的自我变革做了新的奠基,开创了形态学意义上"文明人类的新哲学"或"哲学的文明新时代",体现并彰显了文明人类实践性理智觉醒的新思想高度;而其在"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宏伟宣言以及所坚定高扬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旗帜,表征了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新哲学之新文明高度意义上最为鲜明、最为深刻的人学价值论旨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开显的,是先进、合理的社会公共价值导向、"美好生活"本位的文明新现实,有力地彰显了中国道路及其伟大创新实践之巨大的感召力和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的历史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人类文明进步为主线,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对西方哲学史进行整体的观照,揭示西方哲学分析思维的特征,在哲学整体构架上,把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分割开来,这样其哲学发展的轨迹就沿着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推进,以纵向的发展弥补横向的不足。在认识论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长期对立;在社会观上,本能和理性冲突,个体和群体相对峙。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由古代的以客观存在为本位的本体论哲学,发展到近代的以主客关系为本位的认识论哲学,到十九世纪中叶,发展到"形而上学要由‘人类学’来取代"(海德格尔)的现代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马克思处在这一转向的滥觞时代,并开辟了这一哲学的新方向:广义人类学哲学。其特征,其一在于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以人类为本位构建新哲学;其二在于通过"人类的感性活动"来理解世界("事物、现实、感性");其三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改变世界",使人类能够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其四在于以"人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由解放问题;其五,在于从人的现实关系来揭示人和人类世界。这一哲学的基本价值精神在于:在对不合理世界的批判中争取"每个人和一切人"的合理生存、健全发展与走向自由解放。这是当代政治理性可以引以为据的重估一切价值、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构各民族健全发展的人类学关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当今的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论转型及其哲学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其基本特点。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共同面对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属于同一哲学层面,是哲学的分支,这一哲学方位决定了它不是对哲学自身的反思,也不是对不同领域中具体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而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范畴对价值一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既是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事实向价值的不断转化,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根据。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适应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趋势和中国社会价值问题的日益突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该是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邓小平价值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地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以民生为本位的时代,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其走向也要体现民生本位,把民生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为此,时代呼唤民生哲学的建立。以便为人民的生活实践和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指导,进而促使人民尽快实现个体自身完善,加快实现人类进入和谐社会境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对以"现代科技革命"、"社会整体转型"、"全球思维"为旨趣的当代世界进行一种全新的哲学批判逻辑、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超越模式建构的哲学,都属于现代"元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等方面,信息哲学都实现了人类视阈的全新转换与多维缔造从而成为现代元哲学。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的现实条件及路径依赖,在于梳理和挖掘一系列关注点及其方法论启示,即四个关注:关注信息哲学的"公共性本质";关注哲学自身的危机,从而实现哲学的"信息转向";关注信息哲学的"符号论"迷茫;关注信息哲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