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新疆 ,传入内地是在西汉。唐代以前 ,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发展缓慢 ,直到唐代 ,才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 ,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生产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论古代中西交流中的葡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酿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西域,自西汉以后开始东传,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的发展。唐代以后,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是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技术的例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唐代葡萄酿酒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初传入内地的葡萄酿酒术是葡萄自然发酵酿酒法 ,唐代除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外 ,继承曲而来的传统葡萄酿酒术得到了发展 ,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加曲葡萄酒 ,特别是红曲葡萄酒 ,唐西州出现了葡萄蒸馏酒 ,是宋以后内地粮食蒸馏酒术的滥觞 ,冷热处理和降酸措施也在葡萄酿酒中得到了运用 ,而葡萄酿酒原料种类和范围也有较大扩展。唐代葡萄酿酒术的进步 ,使其处于同期果酒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赵航  张剑光 《南都学坛》2008,28(2):39-44
唐代河南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是不平衡的,农作物的种植各不相同,有着自己的特色。除申州和光州没有产粟的记载外,河南各州府都盛产粟,种植面积连成一片,是唐代粟种植的最佳地区。河南地区的麦类生产呈大面积分布的特点,大部分都是小麦的重要产地。由于受气候、水源等条件的限制,河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呈星星点点的分布状态,仅在部分州县种植面积较大,出现了一部分精致的产品。河南地区主粮生产实行轮作复种制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作物种植的轮作复种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茶树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进入唐宋时期以来,茶叶生产异军突起,茶业经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自唐代开始,我国茶叶产地一直处于扩展之中,产茶州县数量不断增多,南方地区产茶区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进入宋代后,茶叶产地继续扩展,产茶区共计有15路、97州军及277县。与茶叶产地不断扩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宋时期贡茶的产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趋缩小,茶叶产地的分布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由不平衡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泉 《南都学坛》2004,24(4):28-30
唐代科举人才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地区分布严重不均、时间分布呈波浪式发展趋势两大特点。教育对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唐代教育的发展轨迹与唐代人才数目的发展轨迹基本相合,区域分布上,凡教育普及程度高、教育质量高的地区,其人才产生数量较多,质量亦高;而教育未开发、人尚蒙昧的地区,其所出人才必少甚至多年不出一人。时间分布上,教育发展兴盛时期,人才产生数量较多;教育发展衰败时期,人才产生数量相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荔枝种植在元宋时期经久不衰,区域较唐代有所扩大。宋代经历了中国气候史上一次重要变迁,荔枝种植因此受到影响:西南地区的种植区域有所南移,东南地区的种植区域则整体移向东南沿海与珠三角地区,北方的荔枝种植最终消失。元代的荔枝种植地区范围较宋代有所缩小。从种植区域的变化可了解气候变迁对荔枝种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方的气候特点与北方相差很大,因此南方种植葡萄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园地的选择。南方高温多雨,要选择相对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条件好的肥沃地方建园。平原地区需在四周开深沟排水、排渍,不要在低洼地、排水差的涝渍地以及高坡缺水的地区建园种葡萄。(二)品种的选择。(1)选择早熟品种。南方气温高,葡萄萌芽早,同样的葡萄品种,南方比北方成熟早,再  相似文献   

9.
唐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一步步南移,皖江流域的经济不断得到开发,农业作为封建社会的支柱型产业,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章从农业人口的变迁和分布,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分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分布等方面,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唐代皖江流域农业地理状况,还原当时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其农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喜马拉雅山区的气候干旱是学术界讨论气候变化的热点,该区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适应气候干旱时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地处东喜马拉雅山区的云南梅里藏区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干旱,藏族妇女在浇水灌溉劳作中积累的水传统知识为当地藏民种植葡萄适应气候干旱提供了新动力,加速了藏民的生计和社会转型。文章在对德钦县斯农、明永、布村等藏族村落田野研究基础上,讨论当地藏民水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干旱及其对葡萄种植新产业发展的作用,指出葡萄种植建立在藏民性别化的水传统知识基础上并带来了新的性别分工。梅里藏区藏民的研究案例强调气候变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重塑了藏民的新生计经济作物种植及其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唐朝的民族政策较为成功,但唐朝几乎没有停顿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战争。由于唐王朝的外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唐朝的外务一直以北方为重点,而西北则是重要的一环。玄宗时期,吐蕃成为唐朝经略西北最强悍的敌人,因此,唐朝对陇右、河西等西北地区的经略便显得格外重要,而经略西北的具体措施等又因主持西北大局的不同个人而不尽相同,王忠嗣是其中较有特色的一个,他的"持重安边"与唐中央的政策相左,也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的边镇将领,却是对唐朝冒进的边疆政策的修正,符合唐朝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现存的宋朝官品令,载于《宋史·职官八》,但属于南宋时期的官品令,为元丰改制后的产物。改制之前,北宋前期的官品令已经亡佚。它究竟是唐代旧制,还是宋朝新制,学界持有不同观点。宋承唐制,品阶制度也不例外。自宋朝初年至元丰改制前,基本沿用唐代官品令。元丰改制,才形成了本朝新制。《旧唐书·职官一》所载《永泰官品令》,与《唐六典》所载官品令并无大异,它记录了唐德宗以前的品秩变动,并为五代、北宋沿用。《宋史·职官八》所载《建隆以后合班之制》,记录元丰改制之前行用的唐代职事官。《宋史·舆服四》所载康定二年行用的部分官品,《职官分纪》所载若干官品,以及唐后半期至宋元丰改制前的相关零散史料,大体可以复原北宋前期的品阶制度。  相似文献   

13.
西蜀词与南唐词都具有晚唐五代词风共同的时代特征,即绮艳婉丽。但因二者所处的地域不同,从而形成了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差异。西蜀词的地域风格浓艳绵密,崇尚的是温庭筠的词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清丽疏淡,崇尚的是韦庄的词风。南唐词风对北宋前期的词坛创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经学与史学是中国古代因缘颇深的两大显学。在从两汉、历经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整个中世纪前期。经史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两汉时期,史籍在目录分类上尚未形成独立的部类,史家的崇经意识非常明显,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出的重视人物品评和历史评论。以及南北朝史学风格迥异等现象,则与这一时期玄学经学的兴起、以及南北朝经学分立现象的出现是相一致的;隋唐时期,经史关系集中表现为统治者对于经史之学的高度重视,由此出现了许多经史兼通的大学者和进行经史同步大总结的时代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15.
唐代重庆经济开发总体滞后 ,然商业却能紧跟时代步伐 ,与全国发展同步。其特征是 :都市商业勃兴 ;乡村市场兴起 ;商业经营首称水上运输 ,其次贩盐业 ,再次餐饮业。重点反映唐代重庆商品生产状况的土特产 ,主要有手工业制品、药材、农副产品、动植物和矿产 5大类 ,然手工业制品最为可称 ,远运京师 ,行销南北。唐代重庆商品经济的局限是 :货币经济不发达 ;多数商品档次低 ,附加值不高 ;缺乏技术创新 ,致使传统产品优势逐步丧失。这反照唐代重庆社会经济整个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6.
曾经盛行一时的唐传奇在宋代的迅速衰落,不尽符合小说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方面,晚唐五代以后,唐传奇体已逐步失去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从文学发展内部来看,唐传奇体在宋代的衰落应归因于唐宋文风的嬗变。传奇体的文体风格在北宋前期受到主流文人的排斥,宋传奇因而失去了唐传奇的意味,但在民间,传奇体却有着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佛教东渐,依附黄老之术自上而下广宣流布。自晋以后,与道教互掺,两教在教义、仪式、术语等方面,都有渐趋于混同之势。此等现象,早在宋时朱熹就已揭示于先,沈曾植更是踵事增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和题材切入,于唐五代小说中爬梳仙道佛囊,以大量实证材料,论证了在梵华文化交融互汇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从三国东吴徐整所记盘古神话起,探索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学者所记,及全国南方、北方、东方、西南、中原以及台湾流传的盘古神话,批判了盘古即盘瓠论,盘古源于烛阴论,中国盘古源于印度论,批评了盘古发源于河南论,论述了徐整所记盘古,北传,传于中国各地,中国各地有了新创造,形成多姿多彩的盘古神话,值得中国人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