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辽宁省为样本,选取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别追踪了辽宁财政支农支出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冲击的动态反应,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确认两变量在时间上的领先和滞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农支出的冲击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始终有正向作用,且这种影响持续增强,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正向冲击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增加产生较强的累积效应;从Granger因果检验看,两变量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支农支出仅在短期才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政府公共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多项公共支出变量为非平稳的二阶单整并与总产出及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额等经济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非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生产性支出、政府机构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3)非生产性支出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而经济增长只是政府机构支出增加的长期原因.经济增长反方向促进非生产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增加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就业人数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不同 :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大于固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从显著性上来看 ,财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弱于就业人数和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一个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就业人数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不同: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干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大于固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从显著性上来看,财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弱于就业人数和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一个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利用VECM模型来分析三者之间的短期动态变化和长期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高校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高校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力资本的Granger原因。该研究表明我国应加大对高校科研和科研人力资本的投入,并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以增进高校科研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_2007)进行分析检验.结论是: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是明显的.政府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关系.从长期趋势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贡献和影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实现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还需要增强而不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1981~2009年的历史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贷款不是农业GDP的Granger原因,而财政支农、农业投资是农业GDP的Granger原因.财政支农、农业投资与农业GDP之间存在着长期交互关系.经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显示:财政支农增长率和农业投资对农业GDP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和5%左右,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并依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兼顾自然灾害长期经济影响评判的需要与可能,基于协整理论运用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考虑自然灾害事件影响的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灾害是作为消极因素而存在的,其在短期和长期中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财政农业支持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选取1980-2006年间河南省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分析变量,根据格兰杰(Granger)定理,运用Eviews软件对所选择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展开关于河南省财政农业支持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河南省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气象事业费与农业科研三项费用支出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短期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气象事业费支出对本期粮食产量增长影响不显著,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即上一期的支出对本期粮食产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优化河南省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1978-2010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并不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财政支农支出冲击对第一产业增加值有正向影响,并在冲击后的第6年,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正向影响达到最大,但整体上影响幅度较小,且财政支农支出冲击对第一产业增加值波动的贡献份额也较小,并依据上述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2-2012年省级政府财政投入产出数据,采用SBM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省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显著,并存在“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当人均GDP低于9826元,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人均GDP介于9826元和14705元之间,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且显著性降低;而随着人均GDP超过14705元,财政监督力度的加大会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以政府支出规模为门槛变量时,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始终存在抑制作用,但影响系数和显著性随着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应重点监督预算资金结构合理性,而高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应兼顾决算规模控制和资金结构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1978—2004年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GD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同时进口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不是进口的格兰杰原因;作广义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进口对GDP的影响要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同时GDP对出口的脉冲响应大于对进口的脉冲响应。这说明进口对GDP有着显著的单向作用,所以当前不断增长的进口走势对GDP的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1978年-2008年的GDP和政府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GDP和政府收入长期存在均衡关系,短期主要由其滞后两期值决定,并且政府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而经济增长对我国政府收入的增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工具,对福建省1995—2011年的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的产污量与人均GDP增长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的产污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存在长期的矛盾;人均实际GDP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冲击是负向的,表明农业环境污染的加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差分解显示人均GDP增长是解释农业面源污染方差变化的重要变量,而农业面源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差变化的贡献度较小。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益于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的国际、国内贸易发展迅速。利用天津市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天津市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天津市的国际、国内贸易同人均产出呈正相关;人均产出主要受到人均资本、制度变化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国际、国内贸易是通过人均资本和制度变革两条途径影响人均产出的,国际、国内贸易比重同人均资本和制度变革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文章分析了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支出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财政支出的经济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冲击对GDP的作用较弱。GDP的增加对财政支出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年GDP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加0.011个百分点,且这种作用不断加大,第10年的贡献值为77%。从因果关系检验来看,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天然橡胶的供求研究中,一般的回归模型不能很好地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拟合。本文应用单位根检验,对1991-2012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供给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天然橡胶年均价和橡胶制品出口金额等非平稳数据进行取对数和差分处理,在保证数据平稳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天然橡胶供求系统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VAR模型。通过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天然橡胶供求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冲击响应分析,这对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确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产品异质的角度分析中圆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汽车拥有量之睫的荧系,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与人均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都是囝阶平稳的时间序列,两者之阃存在协整荚系,实际人均GDP对人均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存在Granger因果性。人均汽车拥有量的收入弹性大,弦与理论分析中关于收入分布参数的假设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从长期来看 ,教育投入所产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教育投入作为一种纯粹的资本投资 ,同样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这将反映在一个不变替代的 (CES)模型当中。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对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并对中国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现代化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95-2011年农民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和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财政支农支出显著地抑制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短期内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显著地抑制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过低,与农业现代化对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需求相矛盾,且初始人力资本水平的微小差异经时间的放大效应,将会造成农户收入水平的较大差异,而收入水平过低是导致当期我国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