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选择湖南省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为典型研究区域,以土地集约利用为目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区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岳阳市耕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6838;常德市耕地处于高度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7465;益阳市耕地处于一般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6581。总体上看,环洞庭湖三市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均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加大耕地投入强度、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是三市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程度、生产效率、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4方面选择了11个指标,采用熵权法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宿州市2003、2005和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值。结果表明:宿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逐年增高趋势,说明宿州市能够做到比较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但利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影响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因素、人口因素、制度政策等因素构建耕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四川省1978-2015年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人口和农业科技是推动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政府对耕地的利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农民集约利用耕地;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耕地保护内涵,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采用基于AHP法的物元模型,进行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省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呈中等水平,用地规模挖潜和盘活潜力有提升的空间;市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多数呈良好和中等水平,沿海市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高,内陆市域建设用地利用相对粗放;县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其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占用耕地比例、批地供地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和供而未用土地处置率等评价指标相关。据此,提出3点针对性建议:(1)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挖潜盘活建设用地;(2)完善用地审批系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3)研究耕地价值补偿机制,提高占用耕地成本。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3—2007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等模型,通过SPSS软件,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五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7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耕地、园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和公路通车里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法、AHP法、综合评价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2001年和2007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通过时空比较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地区水平差异慢慢拉大。建议中部城市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后进优势",尽量避免"先进劣势"。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潜力研究,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条件基础、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水平为中潜力,属于低度利用,潜力较大。运用障碍因子分析法找出阻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因素,主要有综合容积率、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DPSIR模型建立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驱动力—耕地占用压力—耕地存在状态—耕地占用影响因素分析—耕地保护政策响应"系统,运用IPAT方程脱钩计算法和变化量综合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近10年来武汉市域和区域耕地占用和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域尺度2003-2012年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呈"扩张性复钩—强脱钩"的周期性变化;武汉市各区尺度2007-2012年扩张性复钩区由中心城区向远城区转移;影响建设占用耕地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差异、区位经济优势的差异和政策的导向。政府应制定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措施和土地调控政策,才能有效遏制武汉市建设占用耕地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新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遥感影像,对天津市滨海新区1994年至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定滨海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海新区1994年至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整体集约利用程度较低,除2005年为较集约外,1994~1999年为粗放利用,其他年份处于基本集约水平,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最后对滨海新区土地进一步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宜昌市1998~2012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宜昌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随着时间变化而逐年递增,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具有可行性,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宜昌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更合适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文章以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为例,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各开发区之间的集约用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高度集约级”,其余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中度集约级”和“轻度集约级”;南京各开发区集约用地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但主要为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等;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相比,采用模糊物元模型不仅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集约等级,也能反映评价对象单项指标的集约等级,还能反映评价对象或评价对象单项指标在所属集约等级的稳定状态和转化趋势,反映的信息更丰富,是一种更适应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农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安徽省土地的基本省情,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为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地和谐的用地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土地投入、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大,城市土地投入次之,城市规模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小。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要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快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二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反对"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三要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四要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结合黑龙江尚志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方面选取六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并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因子总分,对全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高,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但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低,仍有待提高。分析提出加强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合理制订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开发区内投资环境、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资源利用方式。本文在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福建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阐明了福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改善的相关对策。文章同时也指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资源利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趋势、定性和实证等 3个方面分析 ,认为人均耕地资源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因素 ,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将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集中表现:在城市扩展侵占耕地现象严重,城市快速扩展造成旧城存量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较大,不切实际的"大城市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在土地集约经营过程的一些政府行为。提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健全辽宁省的土地使用制度,健全和强化土地利用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市场管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现象的普遍存在和土地供求紧张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尤其是大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迫在眉睫。文章以我国北方某一大城市为实证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并按照综合指数对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的情况进行排序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