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金人瑞认为《三国演义》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尊蜀汉为正统,三国人才奇绝,指出曹操是奸雄,严诛乱臣贼子,他将《三国演义》和《春秋》等量齐观.《三国演义》贯穿着正统思想,与曹操对立到底,对"爱民如子"的人一意表扬.蜀汉集团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被称为"桃园弟兄",是为人民所拥护的、正义的、团结的、战斗的、胜利的政治集团.刘、关、张三人自结拜后,历经生死患难,践行桃园誓言,信守桃园大义."桃园弟兄"应增加诸葛亮和赵云,赵云武艺高强且极知大体,怀揣忠信大义,领会人民疾苦.诸葛亮被列为桃园集团核心成员,扮演军师形象,善于"将将"且"忠贞报国".桃园集团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是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三国演义》的主题是"桃园"思想,正面人物是"桃园"人物,中心故事是"桃园"故事.桃园故事体现人民的优秀品质、中国文学的传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在传入韩国之后,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韩国人民所喜爱的小说作品。韩民族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并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和鉴赏的层面上,以《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为底本的《三国演义》派生作品也在韩国开始出版发行。而韩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盘骚俚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同样受到了《三国演义》这一外来文化因子的影响。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一经与本土文化结合,就必然发生变异,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这是文化传递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当《三国演义》与盘骚俚相结合后,也产生了诸如《赤壁歌》这样的文学作品。笔者在本文当中将从文化传递和变异的视角出发,运用原典实证的方法论对《赤壁歌》等韩国盘骚俚作品进行考察,阐释《三国演义》与盘骚俚作品影响关系,以求进一步加深对于盘骚俚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是各类传播方式共同参与的结果,经历代文人撰述与长期的民间记忆,相关故事呈现出多样的姿彩和状貌,也因此出现差异和演化。此多元并存的特征,也影响到《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的完成是三国故事漫长流播史的一个环节和支脉,它并不是三国故事传播的最后定本。  相似文献   

4.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5.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失街亭》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九十六两回。由“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个连续性并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所组成。五百年来,这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管是达官士人、老媪村妇、庸夫俗子,凡是稍为懂得《三国演义》内容的人,没有一个不喜闻乐道这个故事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传统哲学观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体现王新勇《三国演义》作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产物.正是在中国古老的传统哲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三国演义》展示的是军事斗争的方方面面,而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斗争,因此它是最集中最典型的政治社会的形象写照.那么在展示这一特...  相似文献   

8.
关羽与貂蝉     
文章通过分析关羽与貂蝉故事的演变,探讨这些故事的背景,首先讲述《三国演义》怎么描写关羽与貂蝉;然后,介绍“关羽斩貂蝉”故事以及新的关羽与貂蝉的故事;最后,探讨这些故事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空城计"的故事家喻户晓,尤其是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更是广为流传。在几百年的《三国演义》接受过程中,人们试图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对这个经典故事进行演绎,如戏曲、评书、电视剧等。由于各种艺术门类自身的特点,在对小说文本进行生发的同时自然要带有鲜明的自身的烙印。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电视剧技巧以及京剧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各种艺术表现方式对"空城计"故事解读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政协四川省绵阳市委员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发起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0年9月10日至14日在四川绵阳(汉代三国时期的涪县)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共提交论文130篇。近几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体研究”(文学的研究)硕果累累,“应用研究”(文化的研究)初见成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本届讨论会鲜明地提出“《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的命题,力图从更广阔的视野,对《三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国演义》研究状况活跃 ,关于版本与作者、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地域文化与《三国演义》以及电子化数字化研究等新方法问题 ,得到了充分的阐发。学术界热烈的研究探讨气氛 ,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队伍老中青的结合 ,学术会议的定期召开 ,及时交流 ,使得这一研究领域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的解读往往伴随着种种疑虑与困惑。困惑的根源在于作品本身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通常表现为作者意图与“内视点”之间的分歧。分歧的来源一部分出自于作者的疏漏,更多情况是由于作者的不得已而为之。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三国演义》“世代累积型”成书方式、版本演变、评点本的主观导向及其他文学样式对民众《三国演义》印象形成的重大影响等因素。作品文本及解读过程中“众声喧哗”局面的出现正是《三国演义》成为经典的一个缘由。在“众声喧哗”的背后其实一直也蕴藏着作者与传播者价值建构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乃动乱与割据之世,该时期内南北政权围绕蜀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通过对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蜀道争夺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的蜀道争夺战极为频繁,在中国历史上较为罕见;三国时期各条蜀道的使用频率较为平均,五代时期则严重倾向于选取故道和金牛道;三国时期蜀道争夺战多取用其中一条,而五代时期则数条同时进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秦汉时期颇为重视蜀道建设,以至于三国时期蜀道的畅通性仍保持良好,而隋唐五代时期故道长期作为官方驿道,便于行军打仗;与三国时期相比,故道在五代时期的军事地理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三国时期曹魏以长安为伐蜀基地,与五代王朝多以凤翔为伐蜀基地不同。  相似文献   

14.
自瓯北(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一书给《三国志》的书法定下专门以"曲笔"替曹魏"讳败夸胜为得体"的"铁案"之后,历来有史界名家力主此说并为之张目,致播及社会人云亦云,信而不疑者甚众。然而,当我们平心细究《三国志》,发现瓯北给《三国志》书法定性为"曲笔回护"的论据是根本不存在、不真实的,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因此是不可靠、不能成立的。研读《三国志》的书法是一个很严肃的事,需要尊重客观真实的历史和科学求证的严谨态度。不重视权威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是不可取的,而对他们盲目崇信同样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艺术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毛宗岗肯定《三国演义》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系列“奇才”.小说情节的审美魅力,既在于犯而能避,“同树异枝”、“同花异果”,又在于变化莫测,“星移斗转”、“雨覆风翻”.尽管《三国演义》“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但并不排斥它在描述其他人物、事件时存在艺术虚构.在历史小说艺术真实的问题上,毛宗岗坚持“虚实相生之法”,分析《三国》写人叙事,“文之变者出人意外,未尝不在人意中”.毛宗岗还通过与《史记》《西游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诸“才子之书”的比较,肯定《三国演义》为古代“第一才子书”,表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三国分魏、蜀、吴,其中魏、吴是国号,但蜀不是国号,而是地域号。《三国志》陈寿开始正式用地域名称"蜀"代称刘备建立政权的国号"汉",以与建都长安的西汉王朝以及建都洛阳的东汉王朝区别,但在行文中仍然保留不少反映蜀汉政权国号"汉"的记载。裴松之的注、《三国演义》也保留一定数量的记载,后人对"汉"作为蜀汉政权国号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7.
论"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它在审美旨趣上表现为对中和圆融之美的认同与崇尚."天人合一"促使<三国演义>等古代章回小说在创作构思和谋篇布局等方面追求一种中和圆融的审美理想,努力营造和谐完满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三国演义>的三大叙事特点叙事时空的自由灵活,叙事机制的摇曳生姿以及叙事结构的严整圆满.  相似文献   

18.
论《三国演义》的文学性及其创作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文学的标准是艺术感染力。《三国演义》的文学性在于它有意突出的情感因素是渗透弥漫于全书的本质特征 ,使一部主要以故事取胜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诗意 ,成为耐人咀嚼的“有意味的形式” ,标志了《三国演义》的文学水准和创作性质。进而表明 :我国历史小说由“讲史”话本向章回说部的过渡 ,其实是民间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 ;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中国古代由个人创作长篇小说的历史从罗贯中《三国演义》开始。  相似文献   

19.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是<三国演义>一个重要版本,其评语多抄自毛纶毛宗岗评改的<四大奇书第一种>的评语(称"毛批"),所以学术界对它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笔者在研读许多异于毛批的"李渔评语"[1]之后认为它在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读者接受心理等方面见解独到、定位准确,自有高于毛批之处,对文学批评史有一定的贡献,应该肯定.  相似文献   

20.
从17世纪初开始经由长崎而传至日本的小说《三国志演义》,由于在1692年出版了京都湖南文山的翻译本(日译本)《通俗三国志》而非常迅速地广为传播,成为日本人所爱读之书。到江户时代后期,《三国志演义》也为日本的传统艺能提供了题材,"带图本"之外又成为"净瑠璃"、"洒落本"等等各种艺能的节目之一,一般庶民对之深感亲切。在这过程中,《三国志演义》中上场的人物为合于日本人的爱好口味而被改变,逐渐失掉了原来的形态。从各种艺能里对《三国志演义》所采用的种种变化的过程里,可以明白江户时代的日本庶民所要求的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